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3)
梅林大道以西“二纵四横”道路建成通车,“四纵七横”主骨架道路回字形路网全面贯通,首座110KV变电站和中心污水泵站建成投用。城市综合体商务酒店、写字楼等项目全面开工,人才公寓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研发、孵化中心)一期结顶。 九、人口和民生保障 1、人口 人口总量平稳增长。2011年末,总人口为401699人,比上年增长2.06%。其中户籍人口101817人,下降5.36%;暂住人口279444人,增长33.5%;高教园区中未办户籍迁入或暂住证的人口数为20438人。户籍人口中,非农业人口为95336人,占总数的93.6%,比上年减少5541人,下降率为5.49%。全年新生儿974人,出生率为9.57‰;死亡人数130人,死亡率为1.28‰;人口自然增长率8.29‰。 2、就业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显着。全年就业人数共计21.54万人,年末新增就业人数1.99万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14.81万人,年末新增1.81万人。城镇新增就业(农转非)人数7473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68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95%以上。辖区内无"零就业家庭",2个街道全部达到创建充分就业街道标准。再就业培训1254人;高技能培训1205人;培训外来务工人员2800人。 3、社会保障 保障制度逐步完善,保障水平不断增强。全年净增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030人,净增工伤保险参保15334人;净增生育保险参保14488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全区征地农转非人员城镇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6%。 4、教育事业 教育资源投入逐步加大,基础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截止2011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学校30所,其中大学14所,中小学16所。大学在校生181476人;中小学在校学生12531人,教职员工1051人。幼儿园26所,入园儿童数6575人。 5、文体事业 “文化下沙”品牌显现,新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全区拥有文化经营单位56家。新建1个街道综合文化站,成功创建2个市级“文化示范社区”,新建“一证通”基层服务点5个。 2011年围绕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主线,承办了全省开发区庆祝建党90周年大型红歌会,举办了开发区元宵灯会、第三届“下沙之韵”摄影大赛和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书画大赛。 举办开发区第二届篮球联赛、特色体育项目展示及全民健身日活动。加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及特色学校建设的力度,普及推广中小学生跆拳道,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等,掀起全民健身热潮。 6、卫生事业 卫生体系不断健全,服务品质逐步提升。全区拥有各类卫生机构66个,其中医院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区内医生数583人,病床数541张,卫生防疫机构1个。 顺利通过“国卫”复评工作。实施12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 7、公共安全 防控体制优化创新,专项整治确保安全。开发区创建了“平安工地110”,在工地初步形成了全方位监控、重点部位值守的科技助防新机制。进一步完善视频监控体系。建立了以“指挥扁平化、出警动态化、巡逻网格化、防控立体化”为特色的110接处警巡逻防控新机制。 扎实开展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实现“三个零增长”目标。全年重点开展了食品安全联合大检查、“打击非法添加和乳制品质量安全”专项行动,对“八小”行业实施了专项整治,保证了食品安全。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依法开展各类劳动争议仲裁和纠纷处理。 十、节能减排与生态环境 1、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稳步推进。2011年实现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9.83%。全年完成了15个工业企业废气处理设施提升改造项目的实施以及区内全部7所加油站的油气回收整治任务,强力推进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推进燃煤小锅炉使用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替代工作。 全年开发区空气质量状况为Ⅱ级,优良天数319天,优良率87.4%。 2、生态环境 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2011年末,全区已累计完成22条河道的综合整治,总长度约48公里,占全区河道的92%。完成411个雨污水排放口的标准化设置;完成住宅小区局部截污纳管工程14处,市政道路管网整治工程6处;农业源截污纳管超额完成市局下达的2.8%COD减排任务。完成10家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治理设施的提升改造。全区在建及已建工程产生的污水全部纳入七格污水处理厂。 开发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顺利通过国家综合评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