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郫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5-22 成都市郫县统计局

2011年,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全县人民紧紧抓住“宜居宜业和谐幸福生态田园城市”建设有利契机,着力推进“一城两带三基地”建设,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为我县新一轮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1.74亿元,比上年增长16.5%(按可比价计算,下同),高全市1.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10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73.29亿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增加值90.35亿元,增长15.1%。三次产业结构6.4:61.5:32.1。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5%、68.7%和29.8%。

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172.47亿元,增长19.9%,占GDP的比重为61.2%,对GDP的贡献率为71.8%。

二、农业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1.3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种植业23.4亿元,畜牧业6.7亿元。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6533公顷,比上年减少7303公顷,下降30.6%;油料作物4138公顷,减少1188公顷,下降22.3%;蔬菜15329公顷,增长21.9%。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8.1亿元,增长3.4%。农副产品有增有减,全年粮食总产量116498吨,下降28.7%;油菜籽产量10073吨,下降20.8%;蔬菜产量651370吨,增长24.5%。全年出栏生猪262492头,减少118401头,下降31.1%;全年肉类总产量24866吨,减少10905吨,下降30.5%。其中,猪肉产量18321吨,减少7846吨,下降30%;禽肉产量6246吨,减少2575吨,下降29.2%。禽蛋产量2910吨,减少1308吨,下降31%;牛奶产量11581吨,减少4379吨,下降27.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加快发展。全年实现全口径工业增加值156.72亿元,增长20.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6.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53家,实现增加值152.32亿元,增长21.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6.6%。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2.82亿元,增长32.3%,实现利税36.61亿元,增长25.5%,利润20.41亿元,增长24.5%。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到358.6%。

工业集中发展区企业个数2011年末为279户,实现增加值132.6亿元,增长26.5%,工业集中度达87.1%。

建筑业发展平稳,资质以上建筑企业33家,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6.58亿元,同比增长4.9%。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84.09亿元,竣工产值达47.3亿元。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32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0.3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7.17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0.98亿元,调整口径后增长25.8%。2011年全县投资项目283个,其中:新开工116个,下降51.3%,民间资金完成投资155.66亿元,下降2.4%,全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84.26亿元。从三次产业看,第二产业完成投资99.22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投资151.76亿元,增长29.4%。

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100.52亿元,增长23.4%。全年含预售在内的商品房销售面积达276.18万平方米,增长53.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57.74万平方米,增长50.6%;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37.13亿元,增长57.4%,其中住宅销售额达126.72亿元,增长56.7%。

五、国内贸易

全县消费品市场销售繁荣活跃,限额以上企业数量不断增加。2011年限额以上单位52家,比2010增加11家。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93亿元,增长16.9%。

按行业划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9.97亿元,增长16.9%;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0.96亿元,增长17%。

六、对外经济

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合作。紧紧抓住成都实施“项目突破年”、“扩大开放年”战略机遇,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投资拉动”战略,成功引进美国当纳利、河北东旭等一批重大项目,其中世界500强项目3个。2011年,实际到位内资107.54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3036万美元;实现出口创汇总额38452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电力、天然气、旅游

年末公路总里程1171.62公里。年末拥有汽车76586辆,增长42.1%。开通公交线路44条,通车里程达742.65公里,村通公交率达98%。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5400万元,比上年增长25.8%。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924万元,较上年增长39.8%。

全年用电量17407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1.9%,其中工业用电量10387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8.1%,居民生活用电量4939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6.8%;2011年全年天然气用气量12214万立方米,同比增长8.6%,其中:工业用气量4477万立方米,同比下降9.1%。

全年接待游客493.69万人次,同比增长20.36%,旅游总收入12.19亿元,同比增长21.78%。

八、财政、金融、保险

全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82.32亿元,同比下降5.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2.21亿元,同比下降15.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97亿元,增长54.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9.06亿元,增长19.7%。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352.46亿元,增长6.8%;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204.74亿元,增长3.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2.90亿元,增长19.4%;个人消费贷款余额55.01亿元,较年初增长11.04%。

全年保费收入35100万元。其中财产险收入为3900万元;人身险收入31200万元。全年处理各项赔款金额3290万元,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2110万元,人身险赔付金额1180万元。

九、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

我县拥有中小学校52所,在校学生62427人,教职工4404人,其中,专任教师384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全年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108项,其中国家、省、市80项,县级项目28项。全年科技立项46项,其中国家6项、省14项、市26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家。共申请专利716件,其中专利授权数425件。

年末拥有县级博物馆1个,民间博物馆8个;县级文化馆1个,镇文化站14个;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15万册。年末拥有广播电视台1座,制作广播节目1套,制作电视节目3套。年末全县有线电视用户15万户,其中数字电视9万户。

年末有医疗卫生机构395个,其中医院16个,镇卫生院12个,社区卫生中心2个,疾控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2746张,其中医院床位数1888张。卫生技术人员3714人,其中职业(助理)医师1560人,注册护师、护士1249人;全年总诊疗4472714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