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崂山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2-05-20 青岛市崂山区统计局

人才建设进展良好。2011年成功举办了崂山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见面会,8位海外博士与崂山区7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另有9位海外高层次人才与驻区企业达成合作意向;5家企业获批“青岛市专家工作站”,签约进站首席专家5名。截止2011年末,全区拥有市级专家工作站9家,签约进站首席专家16名。全国公开招聘137名事业单位人员。新建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1个,入驻创业企业22家,培育创业者67人,创业带动就业943人。新建6家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见习基地总数达30家,提供见习岗位1300个,安排见习1209人。召开崂山籍应届毕业生就业洽谈会等各类招聘会82场,本区户籍应届毕业生1162人,就业率达95%,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100%。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2011年崂山区被国家文化部评定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成功举办2011年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第二届崂山图书文化节、“光辉的历程”——崂山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型歌会;投入经费40余万元,新购15000余册图书;联合青岛大剧院推出了“崂山艺术讲堂”活动,举办了8期讲座,吸引观众1万余人。截至到2011年底,全区共有各类文化机构9处,其中文化馆1处、文化站4处、文物管理所1处、图书馆1处、崂山画院1处、广播电视中心1处。2011年末,全区拥有图书总量22万册(不含学校),人均藏书量1.8册;区图书馆实现读者流通人次16.9万人次,流通总册次11.4万册次,入藏文献1.7万余册,书刊宣传409种。2011年末,全区拥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526家,从业人员8000人。全年举办文化活动728场,其中送戏下乡30场、送电影下乡665场;其中青岛大剧院、国信体育馆等共举办张学友演唱会、蔡琴演唱会、“天王天后”音乐会等各类商业演出200余场,吸引观众30余万人次。

卫生事业不断推进。2011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340元,比2010年增加了70元;年度个人最高报销限额提高至10.54万元;将各级定点医院的住院报销起付线分别降至100元、300元、500元;将住院医疗费和门诊大病补偿比分别提高到85%、70%、60%,使用中草药饮片和中医诊疗类费用的补偿比例再提高10%。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25元。按人均150元标准,为全区65岁以上老年人开展了免费查体工作。我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33565份,全部录入电子档案,建档率达到87.9%。投资600万元建设83处集体性质的农村社区卫生室。截至2011年底参加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109949人,参保率达到99.84%。2011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439处(含个体诊所),其中:疾病控制中心1处、卫生监督所1处,妇幼保健所1处、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处、一级医院12处(街道卫生院3处、一级专科医院6处、一级综合医院3处),二级医院1处(麦岛精神病院),三级医院2处,村卫生室248处,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21处,个体诊所、门诊部128处,卫生院办诊所2处,社区卫生服务站21处。拥有医疗床位1217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940人;其中医生866人,护士667人;其中中级以上技术人员1231人,占63.4%。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11年崂山一中男子篮球赛在全省高中男子篮球联赛中获亚军。崂山九中获得“市长杯”足球赛初中男子组冠军。参加青岛市中小学生运动会田径项目比赛,取得金牌2枚。全区市级篮球、田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帆船特色(俱乐部)、足球项目试点等学校达19所,占全区普通中小学校(不含私营)总数的47.5%。完成33处社区健身设施的配备工作。截至2011年底,全区体育设施配套工程总计233处。社区体育健身设施示范点工程配备率达100%。

十二、城市建设

供水能力不断增强。全区供水总量3353万吨(不含生态用水218万吨),比2010年增加495万吨;其中海润自来水供水932万吨,比2010年增加267万吨。从用途来看,全年生产运营用水1241万吨,比2010年增加224万吨;居民生活用水1399万吨,比去年增加187万吨。城区日综合供水能力达到6.9万吨。用水普及率达到100%。截至到2011年底,全区供水管道总长度218.8公里,比2010年增加3.9公里。

城市公用事业保障能力不断改善。道路:截止2011年底,城区道路面积258.04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109.01万平方米,桥梁8座,安装路灯的道路长度45公里,路灯11962盏。供气:天然气供应总量2447.57万立方米,其中家庭用量1055.0万立方米,用气户数7.2万户。液化气供应总量4800.0吨,用气户数3.1万户。供热:全区集中供热面积850万平方米,本年新增119.76万平方米。住宅供热面积665.56万平方米。热水管道长度139公里,热水供热总量249.435万吉焦(522MW);蒸汽管道长度26.58公里,蒸汽供热总量88.88万吉焦。绿化:2011年城区新增绿地19.5938公顷,建成区内绿化覆盖面积608.16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43.1%。园林绿地面积1237.23公顷(建成区内590.58公顷,建成区外646.65公顷)。公园9个,公园面积463.38公顷(含建成区内外)。

十三、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生态建设扎实推进。2011年全区淘汰“黄标车”1030辆;发放黄、绿标志14149个;3家单位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8家重点企业集中发布环境报告书;9家企业签订了清洁生产审核协议书。2011年空气质量达到优、良级别的天数为330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0.4%,与2010年持平。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值分别为0.084毫克/立方米、0.045毫克/立方米、0.037毫克/立方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1.5分贝,城市交通干线道路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7.4分贝。

安全总体保持稳定。全区全年发生各类事故208起,死亡23人,伤214人,直接经济损失415.29万元。与2010年相比,事故起数下降3.7%,死亡人数与2010年持平。

十四、人口、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人口低速增长。截止2011年底,全区公安户籍总人口为249130人,比2010年增加7312人;77127户,比2010年增加2233户。全年出生2388人,出生率为9.02‰;死亡1385人,死亡率5.64‰;人口自然增长率3.38‰。合法生育率为98.6%。新生婴儿男女性别比为105:100。办理结婚登记3302对,离婚登记359对。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73元,增长14.3%;人均消费支出17955.5元,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入14113.5元,增长17.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124.5元,增长9.5%。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5483元,增长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