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巴东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城乡居民增收为重点,全面实施“生态统领、产业兴县、科学发展、开放包容”的发展战略,确保了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的发展。 一、综合 经济总量 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5164万元,同比增长13.5%(可比价增幅,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40439万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29932万元,增长15.8%;第三产业增加值204793万元,增长17.7%。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达到14.0%、52.2%和33.8%,拉动GDP增长1.2、5.9和6.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0年的26.1:38:35.9调整到24.4:40:35.6,第一产业和三产业占比分别下降1.7和0.3个百分点,二产业提高2个百分点。人均指标逐年提高。据测算,人均GDP达到13669元,同比增加1913元,增长16.3%;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储蓄存款分别为914元和7479元,同比增长61.5%和21.5%。 物价 2011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持续保持高位运行,价格总指数为105.6%,涨幅较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价格呈“七升一降”的格局。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6%、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和衣着类均上涨1.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4.9%、居住类价格上涨4.6%,家庭设备用品类上涨1.5%、交通及通讯类下降0.5%。同时,商品零售、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分别上涨5.4%和13.1%。 二、农业 农业生产 2011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5533万元,同比增长4.6%。其中:农业产值127749万元、畜牧业产值96840万元、林业产值9029万元、渔业产值794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21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4.9%、3.1%、15.9%、29.5%和3.8%。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40439万元,较上年增长4.5%。其中:农业增加值73897万元,同比增长4.9%;林业增加值4819万元,增长15.0%;牧业增加值60488万元,增长2.9%;渔业增加值539万元,增长17.9%,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696万元,增长3.9%。 农产品获得全面丰收。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4.4千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2.1千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9.5%;粮食产量207100吨,同比增长2.4%;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42.3千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0.5%。其中油料、烟叶、蔬菜、蘑芋、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12.9、5.5、11.3、4.2、5.9千公顷,较上年增长1.3%、12.6%、2..7%、2.9%和3.5%;油料产量19014吨,较上年增长2.7%、烟叶产量11891吨,增长9.9%、蔬菜产量185610吨,增长5.8%、蘑芋产量118472吨,增长6.8%;全县柑桔总面积达到10.2万亩,产量4.1万吨;新植茶叶2160亩,茶叶总面积达3.8万亩,生产干茶817吨;核桃、白果、板栗等种植面积也都有不同程度增长,全年生产干果889吨。全县生猪存栏67.5万头、出栏肥猪75.3万头,同比分别增长4.9%和0.1%;山羊存栏20.1万只、出栏17.2万只,分别增长6.5%和57.3%;家禽出栏94万只,增长3.6%。 基础设施和社区环境 2011年全县常用耕地面积35.98千公顷,农机总动力达27.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3.2%;使用化肥3.6万吨、农用塑料薄膜479吨,农村用电量4772万千瓦时,有效灌溉面积达3.98千公顷。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新建和改造特色民居800户,消除农村危房1728户,年末全县自来水受益村达231个,占总村数的47.1%,解决了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到2011年末,全县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58家,其中当年新发展142家。建设“521”(年产值500万元,入社农户200户,辐射带动农户1000户)高标准合作社17家,建设合作社示范乡镇1个、示范村2个,创建县级示范社18家,州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1家。全年有1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已通过县级示范社检查验收,7家专业合作社正在申报州级示范社,成功创建“湖北省着名商标”6件、州知名商标达18件。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3家,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州级龙头企业7家,占全县规模工业企业的43.3%,完成加工产值7952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1.6%。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1年,全县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共完成总产值380500万元,同比增长31.8%,实现增加值210132万元,增长16.4%,对GDP的贡献率达52.1%。其中30家规模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89393万元,较上年增长23.7%,占工业企业总产值的76.1%,实现增加值124597万元,增长8.7%。 在规模工业10种主要产品产量中,呈现“七增三减”格局。其中:原煤产量76.9万吨,增长27.3%;精制茶212吨,增长7.1%;服装59万件,增长34.1%;饲料0.55万吨,增长85.3%;中成药0.44万吨,增长16.4%;大米0.86万吨,增长77%;塑料制品0.41万吨,增长2.18倍;白酒1.77万吨,下降18.3%;发电量37.08亿千瓦时,下降3.7%;鲜冷藏冻肉0.55万吨,下降39.7%。主要产品产量见下表: 建筑业 2011年,全县具有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6家,完成总产值45536万元,同比增长44.6%,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9800万元,增长10.6%。期末从业人员2005人,房屋建筑施工面积达33.5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1.31万平方米,分别较上年增长16.2%、65.7%和56.9%。 四、固定资产和房地产投资 固定资产 2011年,全县在建施工项目达228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52个,分别较上年净增38个和20个。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5241万元,同比增长33.4%。其中:城镇500万元以上投资337249万元,占投资总额的81.2%,增长28.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411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1%,同比下降71.4%、农村私人建房及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2586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6.2%,增长0.2%。 分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4445万元,同比下降21.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98866万元(工业性投资),增长0.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61930万元,增长81.6%。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比由上年的22:32:46调整为13.1:23.8:63.1。 房地产业 全县房地产完成总投资48022万元,是上年的5.3倍。房屋施工面积达37.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08.3%,其中:商品房新开工面积30.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8万平方米。全年销售面积4.02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7959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6.4%和32.8%。 五、国内外贸易、对外经济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901万元,同比增长19.3%。从销售地域来看,城镇消费市场完成零售额136853万元,增长18.6%,农村消费市场完成零售额43048万元,增长21.5%;分行业看,批发业完成零售额10910万元,零售业完成零售额144219万元,住宿业完成零售额6108万元,餐饮业完成零售额18664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5.2%、21.1%、11.9%和17.5%;分规模看,限上企业共完成零售额90827万元,同比增长37.7%,限下企业完成零售额89074万元,增长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