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巫山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5-16 重庆市巫山县统计局

六、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0410万元,比上年增长19.0%。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75157万元,增长65.4%;限额以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18708万元,增长2.2%。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93865万元,增长20.0%;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6545万元,增长11.9%。全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和个体户38家,住宿餐饮企业和个体户21家。

七、财政金融

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6875万元,比上年增长108.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0451万元,增长51.0%。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增值税5651万元,增长44.5%;营业税6810万元,增长21.2%;企业所得税2207万元,增长30.1%;个人所得税1174万元,增长47.3%;房产税409万元,增长15.2%。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97976万元,比上年增长55.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44710万元,增长38.5%。在一般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3068万元,国防及公共安全支出11090万元,教育支出41642万元,科学技术支出444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516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4518万元,医疗卫生支出21456万元,环境保护支出21117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8891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42896万元,交通运输支出11826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3324万元,商业服务等事业支出6638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1016万元。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81650万元,较年初增加146142万元,增长19.9%。其中:单位存款余额311528万元,较年初增加53213万元,增长20.6%;储蓄存款余额526161万元,较年初增加104811万元,增长24.9%。各项贷款余额301972万元,较年初增加34099万元,增长12.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86067万元,较年初增加5405万元,增长6.7%;中长期贷款余额208394万元,较年初增加27353万元,增长15.1%。全年现金净投放39736万元,存贷比为34.3%。

全年保险承保总额33218324万元,比上年增长56.9%;保费收入12678万元,增长17.1%;已决赔款4180万元,增长43.5%。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成果丰硕。全年征集下达一般科技计划项目35项,下达重点科技计划项目21项,投入应用与研发资金50万元。落实13个农业重点科技项目,引进新技术5项、新品种20个;推广实用新技术23项、新品种24个。登记的6项科技成果得到了转化应用,转化率达100%。继续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接收市级公益型、企业型和创业型科技特派员8名,在农业、畜牧、生物、食品等领域为全县提供服务。下派30名县级科技特派员,服务范围达12个乡镇、20个村,服务农户7000多户;承担重点科技项目16项,建立科技示范点7个,开展技术培训50余次,共培训农民21066人次,其中培训农民技术能手1086名,发放各类技术、科普资料2万多份(册),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户1.25万户。认真开展科普及科技宣传,发放科技资料、科普图书、科普光碟共计1万余册(份)。组织农、林、畜、医等行业科技人员,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书籍8万余份(册)。知识产权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专利申请24件,其中发明专利9件、实用新型14件、外观设计1件;专利授权6件,其中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5件。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年末拥有各类学校260所,其中:普通中学20所,小学237所;专任教师4928人;在校学生95885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8305人,小学在校学生51273人;在园幼儿数12086人,适龄幼儿入园率达到78%;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两基得到巩固提高,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比例达到92.1%,高中阶段在校生万人平达到336人。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85%。其中城镇学生占全县学生比例达64.7%。教育的人口聚集效益显着增强,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小学教育质量多样化评价机制不断完善;中考优生率保持在30%以上,全县普通高中统招录取线超出全市联招线;全县参加高考人数3155人,上线总人数2994人,上线率达94.8%(本科上线率达65.9%),高出全市平均上线率20多个百分点。职教中心学生升学上线242人,其中重点本科32人,名列全市前茅;巫山师范98人参加“3+2”转段高考,上线98人,居全市第一。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取得新成绩。重大文化设施项目快速推进,博物馆主体工程已完成,现正进行陈列布展及装饰装修,环境附属工程已经启动;演艺大厅装饰装修工程已竣工;江东地面文物复建主体工程已完工;滨江路文化雕塑建设项目已进入泥稿翻模阶段;文化馆顺利提档升级为国家二级馆;电影院建设项目完成招投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图书馆、文化馆、25个乡镇文化站、308个农家书屋、924个文化中心户(农家书屋外借点)已完全建成投入使用,6月1日起实现对外免费开放;全面完成25个乡镇、308个行政村“响通工程”,实现广播行政村全覆盖;有线电视入户率2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7%;累计完成4.7万套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完成4655台建卡贫困户电视机赠送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大,《神女传说》、《背二哥号子》、《巫山山歌》进入全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强对《龙骨坡抬工号子》、《邓家踩堂戏》、《三峡皮影》、《巫音》等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挖掘传承。深入开展文化进乡镇、社区、学校、农村活动,完成送戏37场、电影5471场、展览9场、图书4500册、故事17场、春联400余幅,不断丰富了基层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十二五”重大卫生项目规划的制定和申报顺利完成。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档,投入2380万元完成2010年度下达的国债县人民医院医技楼建设任务;成功争取世行贷款8000万元、划地60余亩新建江东新区中医院,全力打造库区“三甲”中医院;水上120急救船通过论证并纳入国家三峡后扶项目;县中医院、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先后成功创建成为国家“二甲”医院。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提速,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实施、三年任务、一年完成”的总体目标要求,筹集资金2324万元强力推进,全年共启动8个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完成铜鼓、庙宇等6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扩建项目。村卫生室建设提质,按照“县聘、乡管、村用”的原则,扎实推进村卫生室分级管理,308个行政村卫生室全面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标准化村卫生室累计达109个,合格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县中医院康复理疗科等科室成功创建为市级特色专科,启动治“未病”中心建设,新创建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5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中医诊室、中药房达标率100%。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参合率)96.9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03‰。全县拥有卫生机构3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7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234张;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240人,其中:执业医师(助师)643人,注册护师、护士35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