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徽州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5-16 黄山市徽州区统计局

八、交通运输

全年货运总量1922万吨,货物周转量130601.5万吨公里;旅客运输总量104.3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669.22万人公里。年末全区公路通车里程46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9公里。按行政级别分:国道47公里、省道7公里、县道27公里、乡道118公里、村道265公里。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列入国家创新基金项目2项;取得省认定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获得省级科技成果鉴定9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1个;获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2011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年末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12家,全年实现产值13.2亿元,增长13%,缴税8912万元,增长52%。

全年申请专利85件,其中发明专利27个、实用新型专利57个、外观设计专利1个;授权专利71个,其中发明专利19个、实用新型专利51个、外观设计专利1个。

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学校73所,分别为:中等职业教育2所,普通教育71所。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337人,毕业生142人,专任教师55人。在普通教育中,普通中学7所,分别是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6所;在校学生3483人,分别是高中1386人、初中2097人;毕业生1295人,分别是高中343人、初中952人;专任教师371人,分别是高中71人,初中300人。在普通教育中,小学教育54所,在校生数4871人,毕业生786人,专任教师数351人。在普通教育中,幼儿园9所,在园幼儿2251人,毕业幼儿615人,专任教师74人。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均达到100%。小学、初中、高中生师比分别为13.88、6.99和19.52。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8%,毕业普及率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9.41%,毕业普及率99.31%,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7.2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9.98%。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区拥有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42000册,其中本年新购4900册,举办展览1次,参观1000人次;博物馆1个,藏品529件,其中三级68件,参观40万人次。全年共举办“迎新春”、纪念建党90周年、“文化三下乡”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117次。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7个、农家书屋51家。2011年完成4个古村落和30幢古民居保护利用。

2011年末全区共有乡以上卫生机构10个,其中区综合医院2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乡镇卫生院7个;病床位274张;卫生技术人员26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20人、注册护士101人。年末全区共有村卫生室43个,从业人员6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5人、乡村医生45人。各项医疗改革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继续巩固完善。2011年全区参合农民77624人,参合率104.9%;全年新农合基金支出1350.06万元,占当年筹资总额的75.62%;全年参合农民住院率和住院补偿比例分别为7.42%和51.74%,比上年分别上升0.3个百分点和6.72个百分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实施,免费提供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依次实施了健康体检、健康教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活动。全区完成乡(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的村卫生室43个,一体化覆盖率达100%。艾滋病、结核病、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传染病防治防控工作良好,全区未出现聚集性病例爆发和死亡病例发生。

年末全区拥有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所,市级传统项目学校2所,田径场1个,新成立区棋类协会和太极运动协会共2家;国家一级裁判员3名,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名,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1名,国家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78名。全年开展全民健身赛事12次,参加人数达5000余人。2011年,在省级常规赛上,本区运动员获得1个第一名;在全市跆拳道锦标赛上,获得22枚金牌。全年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个,全民健身苑项目3个,晨晚练点3个,社会体育俱乐部1个。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486万元。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年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噪声符合功能区要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丰乐河地表水环境达标率100%。截至2011年底,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国家级生态村2个;省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村6个,市级生态乡镇2个,市级生态村18个。全年实施COD减排项目4个、二氧化硫减排项目2个,年度污染减排任务全面完成。2011年,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率、达标排放率达100%;省“861”计划项目、区重点项目和经济开发区入园项目的环评执行率均达到100%,“三同时”执行率达100%以上。全年荒山荒地造林面积218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880公顷,全区森林覆盖率为73.33%。

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9起,与上年持平;死亡7人,比上年减少2人。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为0.246人/亿元,比上年下降37%。全年重点开展了化工、非煤矿山、烟花爆竹、服装纺织、道路交通、重大危险源等安全大检查36次,共查出安全隐患2097项,完成整改2076项。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101023人,比上年增加577人。其中:男性51855人,女性49168人,性别比为105.5;非农业人口26868人,比上年增加398人。全年出生人口1004人,出生率9.938‰;死亡人口728人,死亡率为5.970‰;自然增长率为3.969‰,比上年上升1.609‰。

全年全区流动人口37421人,其中流入14335人,流出23086人。主要流往地区为浙江11102人、本省6055人、江苏1653人、上海1815人、广东824人、福建249人、北京499人、天津63人、其他地区799人。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063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工资性收入4115元、家庭经营收入3282元、财产性收入139元、转移性纯收入527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129.8元,比上年增加456.8元,增长9.8%。其中,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分别增长7.5%、29.5%、6.3%,医疗保健降低31.0%。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8.74%,比上年下降0.4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2.8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51平方米。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00元,其中工资性收入12909元;人均消费性支出11464元。

2011年全年征缴五项社会保险5078万元。年末全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088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000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900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035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4526人。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职)人员1933人,比上年增长8%,全年发放养老金2431万元,比上年增长34%。年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有3477人,领取养老金人数283人,本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收入0.45万元,养老保险金支出5.28万元。年末全区拥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4个,床位数99张,共收养人员58人。全区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户数达2778户,共5519人。其中:城镇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1253户,2192人,发放低保金602万元;农村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1525户,3327人,发放低保金346万元。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598万元,比上年增长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