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张北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起步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年初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协力,开拓进取,全县经济在新一轮增长周期的高平台上,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好势头,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一五”第一年起好步,开好局的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近年来,全县经济一直处在较高平台上运行。2002年,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5.9;2003年增长25.6%;2004年增长23.3%;2005年增长14.2%;200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59201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5844万元,比上年增长10.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5706万元,比上年增长19.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7651万元,比上年增长12.9%,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10.1%、109.2%、124.1%、10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6.2:23.8:30.0,调整为40.8:33.1:26.1,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了5.4%。人均生产总值9124元,比上年增长27.7%。县域经济保持了稳定快速增长的运行态势。 物价总体保持平稳。2006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5%,涨幅为2.5%。其中,食品类和服务类上涨幅度较大,涨幅分别为2.8%和2.7%,是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就业形势看好。2006年城镇新就业人员1801人,全年有778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其中,“4050”人员275名。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比市政府下达的4.3%失业率控制目标降低了0.5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33446万元,比上年增长29.0%,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突破50%,达52.7%,比全市高出7.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1%;实缴税金9392万元,增长120.6%,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5.2%,民营经济已占全县经济的半壁江山,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链条不够完善,工业化水平较低;农民、城镇居民持续增收的任务艰巨;民营经济总量不大,对外开放程度低,外经外贸规模较小;节能降耗任务艰巨。 二、农业 农业生产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农业结构不断优化。2006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84873万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农业产值88322万元,比上年增长11.5%;林业产值2412万元,比上年下降29.4%;牧业产值92004万元比上年增长11.9%;渔业产值773万元,比上年下降1.4%;服务业产值1362万元,比上年增长12.2%。产品结构进一步调整,蔬菜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达22.1%。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0.5万亩,比上年减少14.8万亩,粮食总产量8.9万吨,比上年增长5.9%;油料播种面积15万亩,比上年减少2.7万亩,总产量9300吨,比上年增长5.3%;蔬菜播种面积18万亩,与上年持平,总产量77.7万吨,比上年增长0.2%;甜菜播种面积19万亩,比上年增长58.3%,总产量52.5万吨,比上年增长73.8%。畜牧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9.8%。奶牛养殖快速发展,年末奶牛存栏达7.9万头,比上年增长40.7%,牛奶产量达166980吨,比上年增长29.2%;肉类、禽蛋产量分别达38797吨和6100吨,分别增长5.5%和0.7%。2006年在全县部分乡镇遭受严重旱灾的情况下,粮油单产仍高于常年。 龙头产业逐步壮大。2006年全县大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加强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牛羊养殖及加工、奶牛养殖、甜菜、蔬菜四大主导产业带动作用明显,实现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4.4%。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继续提高,产业化经营额达到16448万元。全县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发展至11家,市级龙头企业达到6家。被中国奶业协会授予“全国牛奶生产强县”称号,被省政府认定为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县。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2%,全年农村用电量275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3%,农用化肥使用量(折纯)9107吨,比上年增长31.5%,农田水利建设逐步加强。2006年全县农村拥有机电井2301眼,比上年增加192眼,有效灌溉面积33.7万亩,比上年增加1.7万亩。随着全县村村通工程的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2006年农村自来水受益村(行政村)达146个,比上年增加14个。通汽车村(行政村)数达到366个,比上年增加6个,通电话村(行政村)数达365个,比上年增加6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2006年,全县15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620万元,比上年增长59.2%,增速比上年提高43.5个百分点。工业主导行业拉动明显。全年食品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5394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0.9%,增长速度达到50.1%。民营工业活力进一步加强。2006年全县民营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3221万元,比上年增长43.8%,实现营业收入195765万元,同比增长13.0%,实缴税金11359万元,同比增长100.7%。 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49.5%,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全年累计实现工业产品销售收入93799万元,比上年增长90.9%,实现利税44171万元,比上年增长326.4%,实现利润36589万元,比上年增长361.9%,亏损企业亏损额8万元。 建筑业平稳增长。2006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8585万元。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房屋施工面积15.6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9.2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2006年,全县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364万元,比上年增长38.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04948万元,比上年增长36.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4303万元,比上年增长9.6%。投资结构得到改善。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478万元,增长356.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74110万元,增长48.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6252万元,下降25%。截止年底,已完成投资105040万元(不包括房地产),同比增长20.0%。从行业看,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5478万元,制造业完成投资15649万元,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完成投资55098万元,分别增长218.5%、85.0%、183.3%。 项目建设成效显着。大项目支撑作用明显。千万元以上在建项目20个,比上年增加3个,完成投资93736万元,增长32.4%,拉动城镇投资增长29.8个百分点。其中河北天露糖业有限公司完成投资5200万元,增长171.7%,河北马利食品有限公司年产4000吨高活性干酵母生产线、二台润坦乳业公司奶粉生产线,坝上蔬菜城错季蔬菜项目、福建超大集团绿色蔬菜基地、华田集团畜牧科技试验场、满井风电场一期、二期、河北华澳矿业、华田仙那都国际生态度假村、交通局村村通、海燕商贸城、盛世锦源美食城等一大批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