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成都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
2018年5月15日
2017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成都市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十九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市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重塑产业经济地理,全市经济呈现活力增强、稳中向好、信心倍增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889.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00.87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998.19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390.33亿元,增长8.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6911元,增长7.0%。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3.6:43.2:53.2。
表1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2017年(亿元)
比上年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13889.39
8.1
第一产业
500.87
3.9
指标
2017年(亿元)
比上年增长(%)
第二产业
5998.19
7.5
第三产业
7390.33
8.9
图12013-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22013-2017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效。完全退出煤炭开采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其他采矿业四个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比上年增长1.9%。钢材产量下降20.1%,水泥产量下降4.9%。商品房库存面积持续减少,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下降15.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96.7%。去杠杆有效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4.7%,总资产贡献率14.7%。企业成本不断降低,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费用为61.9元,减少2.4元。短板领域投资快速增长,交通运输仓储邮政通信业完成投资801.5亿元,增长15.1%;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1339.1亿元,增长34.8%。
新经济新动能加快发展培育。出台支持新经济发展的18条具体措施,聚焦“六大形态”,构建“七大应用场景”。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5%。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8%。新兴工业产品产量大幅提升,城市轨道车辆、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分别增长49.1%、13.5%、7.6%、41.1%、84.3%。限额以上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526.0亿元,增长32.1%。新登记市场主体46.4万家,增长42%。新增科技型企业2万家,增长55.0%。
质量效益明显改善。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税收收入900.9亿元,增长10.8%。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56.7亿元,增长1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全社会劳动生产率逾15.5万元/人,单位劳动力投入产出的效益比上年提高1.4万元。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815.0亿元,增长9.5%;实现利税1471.5亿元,增长8.0%;企业亏损面12.2%。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5.8%,其中,规模以上信息消费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分别增长20.8%、17.8%,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利润增长69.3%。
图32013-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898.5
1025.2
1157.6
1175.4
1275.5
16.6
14.1
12.9
7.0
11.3
0
5
10
15
20
0
400
800
1200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
亿元
年份
乡村振兴战略成效初显。召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会,大力实施“十大重点工程”,扎实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深入推进农商文旅融合发展,全面启动农业产业功能区建设。农产品加工产值1400亿元,年末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有513个,销售收入2400亿元;已认证各类安全优质农产品1310个。乡村旅游实现总收入327.7亿元,增长25.6%。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农产品认证104个。年末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0715个,家庭农场5330个,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达60.8%,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面为90%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5061个。年末全市共有农产品著名商标399个,其中国家级著名商标30个。创新建立“农贷通”融资平台,全市累计受理贷款金额16.54亿元,成功发款14.19亿元,申贷成功率达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