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8.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限上企业零售额291.51亿元,增长14.0%;限下企业和个体户零售额296.99亿元,增长7.0%。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48.70亿元,比上年增长18.8%。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9.7%,汽车类增长15.5%,中西药品类增长11.7%,日用品类增长10.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9.9%,粮油、食品类增长8.6%。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172.30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出口164.50亿元,增长12.0%;进口7.80亿元,下降18.9%。进出口顺差156.70亿元,比上年增加19.40亿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54.27亿元,下降1.5%。
新设外商直接投资企业45家,比上年增长66.7%。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62亿元。
核准备案对外直接投资项目1个,对外投资额50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32.31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公路通车里程15273公里,增长0.7%;其中高速公路735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全省前列。
年末全市汽车保有量27.97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4.9%,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24.86万辆,增长15.4%。轿车保有量16.65万辆,增长16.0%,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15.71万辆,增长16.2%。
全市邮政业务总量9.18亿元,比上年增长21.4%;邮政业务收入7.67亿元,增长9.6%。邮政函件业务124.74万件,下降23.6%;包裹业务2.36万件,下降26.5%。快递业务3011.18万件,增长26.7%。全市电信业务总量92.28亿元,增长133.5%;电信业业务收入20.25亿元,下降1.8%。年末全市电话用户总数292.33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39.9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52.37万户,其中4G电话用户192.52万户,净增27.24万户,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为74.6%,比上年提高10.3个百分点。全市电话普及率为113.3%,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15.5%,移动电话普及率97.8%。全市互联网用户303.86万户,增加34.82万户,其中:固定宽带用户91.92万户,增加15.70万户,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为35.6%,比上年提高6.0个百分点;移动互联网用户211.94万户,增加19.12万户。全市互联网用户普及率为117.8%,提高11.1个百分点。
全年接待入境游客9.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0%。其中,接待外国人3.44万人次,增长11.2%;台湾同胞4.89万人次,增长35.8%;港澳同胞1.23万人次,增长14.2%。国际旅游外汇收入0.97亿美元,增长35.7%。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3303.09万人次,增长20.1%;国内旅游收入323.90亿元,增长34.3%。旅游总收入330.33亿元,增长34.3%。
八、金融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748.0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4%;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367.87亿元,增长4.2%。
全年内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54.14亿元,比上年增长9.8%;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6.85亿元,增长10.1%。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00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01元,比上年增长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62元,比上年增长8.1%。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6.4%,城镇居民为34.3%。
年末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数48.81万人,比上年增加1.92万人。其中,在职35.28万人,离退休人员13.54万人,全部实现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人数12.50万人,比上年增加0.39万人。其中,在职8.32万人,离退休人员4.19万人,全部实现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23.08万人,比上年增加2.23万人,其中参保缴费80.27万人,领取养老金36.64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1.05万人,增加0.6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21.25万人,增加0.0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2.07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9967人。
全市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0.46万人,比上年减少0.03万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3.06万人,增加0.04万人;城乡特困人员0.47万人,减少0.01万人。
年末全市养老机构床位数增至16605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4.4张。全市建立社区服务中心(站)183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6849.62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5211万元。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9663人,在校生27309人,毕业生7384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2660人,在校生6394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0.82万人,在校生2.59万人,毕业生0.93万人。普通高中招生1.56万人,在校生4.72万人,毕业生1.58万人。普通初中招生2.84万人,在校生8.19万人,毕业生2.61万人。普通小学招生3.88万人,在校生20.36万人,毕业生2.85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2088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0.81万人。
初中毕业生普高升学率95.1%。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98.76%。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全市高考文史、理工类报名人数1.56万人。全市5238人、10153人次参加自学考试,4190人次获得单科合格证书,699人获得本、专科毕业证书。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0.68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占全市生产总值的0.97%[4]。全市共申报各类科技项目68项,获上级科技部门批准立项和支持的项目45项。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7家,总数109家。新增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6家,总数176家。新认定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23家,总数108家。新增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家,总数分别为3家和49家。新增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共有省级重点实验室7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8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4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80家。全市共建成市级及以上众创空间43家,其中2家经国家级备案、8家经省级认定;建成市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7家,其中7家经省级认定、13家经省级备案;共建成省级星创天地9家,其中7家经科技部备案。全市专利申请384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39件;专利授权295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15件。全市共拥有有效发明专利647件,比上年增长15.7%。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5件,比上年增加0.3件。全市共登记技术合同76项,成交额1.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