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秦皇岛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秦皇岛调查队
(2023年3月28日)
2022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认真落实省委十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解放思想、奋发进取,持续推动国家、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及接续政策落地见效,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加固、持续恢复,民生保障不断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1909.5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2.17亿元,比上年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681.45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975.90亿元,增长2.2%。三次产业比例为13.2:35.7:51.1。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61277元,比上年增长4.2%。
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309.8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6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02.8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7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47%,比上年末提高0.52个百分点。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84万人,比上年减少0.63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21万人,比上年增加0.67万人。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0.93万人。
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3.5%,衣着价格上涨0.7%,居住价格上涨0.3%,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9%,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5.6%,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0.2%,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3%,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2.3%。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成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9%,增速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4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4.5%,其中,高端技术装备制造业增长16.0%,新能源产业增长58.5%。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3.5%和18.0%。
民营经济增加值1177.48亿元,比上年增长3.2%,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1.7%。
二、农 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30552公顷,比上年增长0.7%。粮食总产量77.02万吨,比上年增加1.02万吨,增长1.3%。其中,夏粮产量9.10万吨,增长0.4%;秋粮产量67.91万吨,增长1.5%。
全年油料播种面积23432公顷,比上年下降4.6%;总产量9.05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中草药材播种面积3686公顷;总产量9.52万吨,增长9.9%。蔬菜播种面积36388公顷,增长3.1%;产量250.99万吨,增长3.1%。食用菌产量3.45万吨,增长7.4%。园林水果产量77.06万吨,增长7.2%。
全年生猪出栏210.23万头,比上年增长2.8%。牛出栏13.77万头,增长4.6%。羊出栏225.91万只,增长9.2%。蛋鸡存栏612.29万只,增长6.4%;活家禽出栏4851.22万只,增长1.6%。肉类总产量28.71万吨,增长3.1%。牛奶产量7.66万吨,增长9.7%。禽蛋产量8.14万吨,增长2.2%。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32.48万吨,比上年增长4.0%,其中,海水产品产量31.87万吨,增长3.8%;淡水产品产量0.61万吨,增长16.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部工业增加值588.07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7%,集体企业增长6.5%,股份制企业增长7.8%,外商及港澳台企业下降0.8%。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7%,制造业增长7.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5%。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增加值增长10.5%,中型企业增长4.4%,小型企业下降2.9%。
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7%,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1.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2.6%,医药制造业增长9.8%,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7.7%,汽车制造业增长22.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9.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精制食用植物油比上年增长8.5%,服装增长10.7%,钢材增长23.3%,平板玻璃下降0.7%,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下降29.8%,金属冶炼设备下降23.9%,电动机增长16.3%,变压器增长19.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1.43亿元,比上年下降48.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77亿元,下降12.6%;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4.81亿元,下降56.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4.76亿元,下降3.2%。分门类看,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2.51亿元,下降33.0%;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95.94亿元,下降51.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2.99亿元,而上年亏损4.70亿元。
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03.16亿元,比上年下降0.3%。具有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业企业227家,实现总产值234.01亿元,下降10.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54.38万平方米,下降8.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24.91万平方米,下降17.0%。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10.64亿元,比上年增长1.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12.29亿元,下降2.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9.22亿元,下降11.6%;金融业增加值98.24亿元,增长9.5%;房地产业增加值92.05亿元,下降1.3%;其他服务业增加值395.69亿元,增长5.1%。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4.3%,利润总额下降13.2%。
全年公路货运量6102.33万吨,比上年下降21.8%;公路客运量278.19万吨,下降27.4%。港口货物吞吐量1.93亿吨,下降3.9%;集装箱吞吐量62.99万标准箱,下降1.8%。民用航空客运量10.80万人。全市公路通车里程8908公里,下降0.3%。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56.66公里,增长26.6%。
年末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1742辆,比上年下降7.2%;全年公共汽(电)车客运总量3330万人次,下降49.3%。年末实有出租车运营数量4540辆。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90.83万辆,增长10.9%,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83.58万辆,增长9.4%。
全年邮政业务收入10.89亿元,比上年下降11.7%。其中,快递业务收入7.46亿元,下降13.1%。电信业务收入25.81亿元,增长6.4%。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97.25亿元,比上年增长0.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完成475.88亿元,增长1.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21.37亿元,下降1.7%。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19.2%,饮料类增长11.9%,烟酒类增长10.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8.0%,化妆品类下降2.2%,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14.7%,通讯器材类下降11.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2.0%,金银珠宝类增长31.5%,日用品类增长20.1%,书报杂志类增长10.9%,中西药品类增长21.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2.0%,汽车类下降10.4%。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8.1%。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增长12.8%,房地产开发投资与上年持平。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0.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7%,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2.6%,工业技改投资增长6.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0%,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3.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2.7%。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7%。
七、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值完成453.21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出口总值275.80亿元,增长17.1%;进口总值177.41亿元,增长7.0%。实际使用外资9209万美元,增长33.2%。
八、财政金融
全年全部财政收入272.35亿元,比上年下降10.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1.88亿元,下降0.2%,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5.2%。其中,税收收入81.09亿元,下降24.6%,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15.2%。全部财政支出407.48亿元,增长0.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6.11亿元,增长1.7%。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939.24亿元,比年初增加410.58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605.36亿元,比年初增加329.05亿元。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026.99亿元,比年初增加277.85亿元。
年末实有保险公司45家,保险公司保费收入86.14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4.18亿元,增长8.5%;人身险保费收入61.96亿元,下降2.8%。各类保险业务赔款给付金额28.43亿元,下降3.0%。其中,财产险赔款给付14.23亿元,下降2.8%;人身险赔款给付14.20亿元,下降3.3%。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85元,比上年增长5.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142元,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79元,增长6.1%。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2.34,比上年缩小0.05。全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2269元,增长4.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400元,增长3.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337元,增长5.4%。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9%,比上年上升2.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29.9%,农村为36.1%。
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4.8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22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参保人数106.44万人,减少0.96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03.74万人,减少4.75万人,人均筹资标准提高至930元,其中政府补助610元,个人缴费320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2.1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6.97万人,增加0.7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57.85万人,增加0.53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68.15万人。
全市共有提供住宿的社会工作机构52个,其中养老机构51个;提供住宿的各类社会工作机构床位9380张,其中养老机构床位9239张。年末共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2516个。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45项,有15个项目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励;成交技术合同1455项,成交额76.15亿元。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4家,总数达到388家,新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05家,总数达到3848家。新建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20家,年末建有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0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325家。全市拥有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2家),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1家,拥有众创空间17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6家),拥有国家级星创天地2家、省级星创天地31家。
年末共有幼儿园570所,在园儿童7.61万人;小学412所,在校生19.84万人;普通中学157所,在校生15.21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1.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5.1%。中等职业学校38所,招生数1.38万人,在校生3.84万人。普通高等学校11所,招生数5.08万人,在校生15.65万人,其中在校研究生1.40万人。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市有博物馆8个,公共图书馆8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8个,文化站101个,完善提升村、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场所)150个。有线电视用户103.74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885.78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63.37亿元。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018个,其中,医院85个,乡镇卫生院7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30个,妇幼保健院(所、站)8个。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2.06万张,比上年增长4.0%。其中医院床位数1.63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58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11万人,注册护士1.13万人。
全市共有体育场地11844个,体育系统举办运动会32次,参加运动会人数3.25万人。运动员在省级以上体育系统各类比赛中,获金牌46枚,银牌37枚,铜牌52枚。少年儿童业余体校5个,在校生3875人。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市完成营造林面积18787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3707公顷,新封山(沙)育林面积6067公顷,退化林修复面积2067公顷,森林抚育面积6947公顷。
全年全社会能源消费量为1638.3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6%;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4.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当量值)为1139.76万吨标准煤,下降3.3%。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伤亡事故42起,比上年减少10起。事故死亡人数43人,比上年减少11人。
注释:
1、本公报2022年部分数据为快报数。
2、部分数据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3、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4、按照我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规定,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最终核实数据确定后,初步核算数据不再使用。经最终核实,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1843.7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8%。
5、民营经济统计口径为除国有控股、港澳台商控股和外商控股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具体包括五类经济单位:民营企业(企业控股情况中除国有控股、港澳台商控股、外商控股之外的企业);民间非营利组织(社会组织);个体经营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其他民营组织。
6、工业战略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大产业中的工业相关行业。
7、水产品产量中不包含远洋捕捞产品。
8、基础设施投资是指建造或购置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基础性、大众性服务的工程和设施的支出。基础设施投资包括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交通运输、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等投资。
9、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10、房地产业投资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外,还包括建设单位自建房屋以及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投资。
11、公报中部分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