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高明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区高新技术企业21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24家。建有各类工程中心39个,其中:省级工程中心7个,市级工程中心18个,区级工程中心14个。全年获各级科技进步奖29项,其中:获省科技进步奖1项,佛山市科技进步奖7项,高明区科技进步奖21项。全年共申请各类专利554件,比上年增长32%,其中:发明专利129件,实用新型专利333件,外观设计专利92件;共获专利授权344件,比上年增长11%,其中:发明专利32件,实用新型专利189件,外观设计专利123件。实有专业技术人员18710人,其中:高级资格806人,中级资格4200人,初级资格13704人;按学历划分,研究生以上217人,大学(本科、大专)11507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区共有区级图书馆1个,乡村图书馆(室)76个,总藏书量达719千册;区级文化馆1个,乡村文化馆(室)76个;影剧院6个;文化活动广场9个;名人故居、纪念馆12个;博物馆1个。全年举办群众文化活动120场次,参与活动2.8万人次,观众达50万人次;放映电影1339场次,观众达32万人次;有线电视用户数103453户,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 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13个,其中:医院10家,卫生院4家,门诊部(所)22个;卫生工作人员2008人,其中:医生747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715人,其中:执业医师620人,执业助理医师127人,注册护士812人;医疗机构床位1563张;村设医疗点31个,乡村医生21人;农村改水受益率100%。 全区体育健儿在各类市以上体育竞赛中,共获奖牌228枚。获国家级赛事奖牌11枚,其中金牌6枚;获省级赛事奖牌31枚,其中金牌7枚;获市级赛事奖牌186枚,其中金牌75枚。 十一、人口、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42.1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6万人,增长0.38%。 按户籍人口统计,全区年末总户数83918户,总人口296706人,比上年增加1889人。出生率为11.92‰,死亡率为6.24‰。 2011年,全区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月均值)二级标准。其中,孔堂大气自动监测站监测数据显示,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为364天,其中空气质量达到优的有160天,空气质量达到良的有203天,优良天数占总天数的99.7%,空气质量达到轻微污染的为1天,占总天数的0.3%,比2010年减少了6天;高明大气自动监测站监测数据显示,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为362天,空气质量达到优的有181天,空气质量达到良的有177天,优良天数占总天数的98.9%,空气质量达到轻微污染的有4天,占总天数的1.1%,比上年减少了1天。我区空气质量总体比去年有所提升。 2011年,西江(高明段)各断面水质均值达到Ⅱ类标准。高明河的沧江水闸、三洲上社、三防中心断面均值达到Ⅲ类标准;水质维持稳定。 全年发生各类事故424起,死亡64人,受伤625人,直接经济损失277.61万元。其中:火灾事故发生数4起,直接经济损失9.57万元;道路交通事故417起,死亡共61人,受伤625人,直接经济损失69.04万元;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事故3起,死亡3人,直接经济损失199万元。全区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23,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10万人死亡率3.08;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4.38。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483元,比上年增长1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71元,比上年增长14.6%;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0.5%,城镇为39.9%。 年末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54415人,比上年末增加12375人,领取离退休养老保险待遇20384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02069人,增加13748人,领取失业保险待遇19295人次。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112787人,增加3228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10051人,增加13724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79646人,参保率达97%。 年末享受救济人数7540人,其中城镇795人,农村6745人。接收社会物资捐赠0.06万件,捐款1205.05万元,受益2285人次。 全区共有敬老院6间,床位数340张,入住人数152人;社会福利院1间,床位数180张,收养人数86人。 注: ①本公报中2011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统计图中2006-2010年数据为年报数。 ②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产值、增加值绝对值按现行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