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1-12-20 未知

长沙市统计局

2001年4月14日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市于2000年11月1日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市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经过全市近3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又经过事后质量抽查,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登记任务。目前,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

一、全市总人口

全市按普查口径登的常住人口为613.30万人(包括外来人口,不包括外出人口),同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的549.07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64.23万人,增长11.70%。平均每年增加6.22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8%。

二、家庭户人口

2000年11月1日0时,全市共有家庭户170.85万户,家庭户人口为545.38万人,占总人口的88.92%,平均家庭户规模为3.19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3.59人减少了0.4人。

三、年龄构成

全市总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05.83万人,占17.26%;15-64岁的人口为460.52万人,占75.09%;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6.95万人,7.65%。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7.4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9个百分点。

四、性别构成

全市总人口中,男性为318.41万人,占51.92%;性为294.89万人,占48.08%。性别比为107.97(以女性为100)。

五、民族构成

全市总人口中,汉族人口为608.52万人,占99.22%;各少数民族人口为4.78万人,占0.78%。与1990年第四次人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61.25万人,增长了11.19%;各少数民族人口加了2.98万人,增长了1.65倍。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总人口中,接受小及以上文化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81.83%上升到91.90%,增加10.07个百分点。6岁及以上人口中,接受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50.77万人,占8.73%;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93.13万人,占16.02%;接受初中教育的221.32万人,占38.07%;接受小学教的198.40万人,占34.12%(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学生)。

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数有如下变化: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由3702人上升为8279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由9892人上升为15185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5434人上升为36087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42799人下降为32350人。

全市总人口中,文盲人口为13.23万人,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文盲率(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由8.49%下降为2.61%,下降了5.88个百分点。

七、城乡总人口

全市总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273.72万人,占总人口的44.6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339.58万人,占总人口的55.37%。

注:

1、本公报为初步汇总数。

2、普查登记以2000年11月1日0时(北京时间)为标准时间,普查登记的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上常住的人。

3、记的常住人口中,包括驻长武警部队,不包括解放军现役军人。

4、城乡人口是按国家统计局1999年发布的《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计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