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1-12-20 未知

(1990年11月12日)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市进行了第四次人口普查。普查登记的标准时间为北京时间1990年7月1日零时。这次普查采用按常住人口登记的原则。在各级党政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和全市人民的积极配合下,经过各级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精心组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认真、艰苦、深入、细致的工作,按时完成了普查登记任务,并在普查登记工作结束后进行了全面的复查核实。经过登记质量的检查验收,各个项目的差错率均低于国家规定的误差指标,普查质量是比较高的。这次人口普查的全部资料,正在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现将手工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全市普查登记总人口为6330875人。

按照《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办法》的规定,在普查登记的总人口中,分为下列五种情况:

1、常住本县、市,并已在本县、市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口6159969人,占总人口的97.30%;

2、已在本县、市常住一年以上,常住户口在外地的人口87690人,占总人口的1.39%;

3、在本县、市居住不满一年,但已离开常住户口登记地一年以上的人口6454人,占总人口的0.10%;

4、普查时住在本县、市,常住户口待定的人口75719人,占总人口的1.20%;

5、原住本县、市,普查时在国外工作或学习,暂无常住户口的人口773人,占总人口的0.01%。

各县(市、区)外出一年以上人口为407829人。

这次人口普查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相比,全市常住总人口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82年7月1日零时我市普查登记的常住总人口为5928328人,八年间全市共增加了402547人,增长6.79%,平均每年增加50318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82%。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共有家庭户1555019户,人口为6269869人,占总人口的99.04%,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4.03人,比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的4.44人减少0.41人。

三、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全市1989年7月1日至1990年6月30日,出生人口为95654人,死亡人口为30613人。出生率为15.19‰,死亡率为4.86‰,自然增长率为10.33‰。

四、人口的性别构成。全市总人口中,男性3308725人,占52.26%,女性3022150人,占47.74%,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9.48。

五、民族构成。全市普查登记总人口中,汉族人口为6264520人,占98.95%,各少数民族人口为66355人,占1.05%。

同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八年间汉族人口增长了391145人,增长6.66%;年平均增长率为0.81%,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1402人,增长20.75%,年平均增长率为2.38%。

这次普查结果,全市少数民族由1982年的23个,增加到39个。39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百人的民族由1982年普查时的3个,增加为6个。这6个少数民族是:

回族10248人

苗族383人

壮族659人

侗族158人

土家族226人

畲族54070人

六、各种文化程度的人口。全市普查登记总人口中,具有大学(包括各种研究生、大学本科生、大学专科生,下同)文化程度的39692人,中专文化程度的51317人,高中文化程度的224725人,初中文化程度的1178766人,小学文化程度的2734043人(上述各类文化程度的人口中包括毕业生、肆业生和在校生,下同)。

与1982年人口普查数据相比,每10万人口中拥有各种文化程度的人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48人上升到627人,高中文化程度(含中专)的由2993人上升到4360人,初中文化程度的由12887人上升到18619人,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6012人,上升到43186人。其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上升幅度最大,八年间上升了1.53倍,平均每年上升12.3%。

全市普查登记总人口中,文盲、半文盲(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为1225732人。同1982年人口普查数据相比,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27.10%下降为19.36%,文盲、半文盲人口占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由42.53%下降为27.69%。

七、市镇人口。全市普查登记总人口中,居住在市、镇的人口为1793386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8.33%。其中,市区人口为604389人,占全市总人口的9.55%,镇人口为1188997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8.78%。

八、人口的地区分布。各县(市、区)的人口分布如下:

鹿城区523413人

龙湾区80976人

瑞安市1946030人

瓯海县506253人

洞头县120148人

乐清县953377人

永嘉县730765人

平阳县702776人

苍南县1044502人

文成县312544人

泰顺县310091人

九、各种年龄的人口。全市普查登记总人口中,零至14岁人口为1905014人,占总人口的30.09%,比1982年普查时的36.28%下降6.19个百分点;15至64岁人口为4035734人;占总人口的63.75%,比1982年普查时的58.56%,上升5.19个百分点;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为390127人,占总人口的6.16%,比1982年普查时的5.16%上升1个百分点。男性16至59岁和女性16至54岁劳动年龄人口为3595243人,占总人口的56.79%,比1982年普查时的52.58%,上升4.21个百分点。育龄妇女人口为1628888人,占总人口的25.73%,比1982年普查时的22.85%上升2.88个百分点。年龄中位数为24.6岁,比1982年普查时的21.0岁提高3.6岁。

注:(1)总人口:按户籍管理人口的口径计算,我市1990年7月1日的总人口为6644290人,比1982年7月1日总人口(同口径)5942021人,增长11.82%;

(2)自然变动的时期:1990年人口普查为7月1日普查登记前12个月,1982年人口普查为1981年;

(3)市、镇人口:1990年人口普查的市人口是指鹿城区和龙湾区的总人口;镇人口是指县级市所辖镇的居委会人口和县辖镇的居委会人口,其中含镇建成区中的村委会人口,1982年人口普查的市人口是指市建制的人口(不含市辖县人口),镇人口是指县辖镇的人口;

(4)年龄中位数:全市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间那个人的年龄值。即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我市一半人口在24.6岁以上,一半人口在24.6岁以下。

(5)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系电子计算机汇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