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年鉴2011
《中国诗词年鉴2011》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华诗词从长时间的沉寂休眠状态复苏复兴进而繁荣起来。为了记录这一复苏复兴繁荣的伟大进程,促进诗词创作与研究更快更健康的发展,线装书局从2007年开始编辑出版线装本《中国诗词年鉴》,到现在已连续出版四卷。由于线装年鉴容量小发行量有限,难以满足诗界及广大诗词爱好者的需求,所以线装书局、中华诗词学会都希望新成立的中华诗词研究院创办一个规模更大、更权威的诗词年鉴,借以弥补线装年鉴之不足。有鉴于此,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领导批准中华诗词研究院创办了这本精装《中国诗词年鉴》。
现在,在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诗词》、《诗刊》,特别是线装书局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两个多月加班加点的工作,一本70万字的《中国诗词年鉴》已经编竣付梓,其容量是线装年鉴的十倍,内容涵盖了近几年诗词创作与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
一、特载特别刊载了李长春同志、刘云山同志致中华诗词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贺信,以及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李文朝将军学习中央领导贺信精神的体会;特别刊载了马凯国务委员《在中华诗词研究院成立大会上的讲话》全文,以及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陈进玉,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兼中华诗词研究院院长袁行霈及著名诗人、学者刘征、郑欣淼、王立平、赵仁畦、杨逸明、刘庆霖等的致辞和贺辞。
二、诗词特稿 特别转发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新诗《仰望星空》和刘云山、马凯、郑欣淼写给中华诗词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贺诗。
三、2010年诗词作品选载 逐月选载了《中华诗词》、《诗刊》、《中华书画家》、《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的古体诗词。
四、当代诗坛百家 以姓名首字笔画为序选载了当代100位诗家的简贪及2006~ 2009年发表在《中华诗词》、《诗刊》、《光明日报》等报刊上的诗词作品。
五、当代新诗名家择要以出生年月为序介绍l3位新诗名家及作品。
六、理论与实践以刘云山同志在中国作协2009年10月29日召开的文学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纲,以马凯同志有关诗词创新发展的讲话为引导,选载了数十位诗家、学者的诗词理论研究或创作体会文章。
七、评鉴与推介选载诗评、文评,推广介绍普及、弘扬中华诗词的好方法、好经验。
八、名录分别选载中央文史研究馆与各地文史研究馆名录、中华诗词学会与各地诗词学会名录和省级以上诗词报刊名录。
本卷2010年诗词作品的初选工作,是由杨逸明、王贺分别进行的。马波、李琳、温明华、李津红、曹胜利、程俊蓉和李曼等参与了年鉴前期的准备工作。杨逸明、刘庆霖、莫然参与了本卷的通审通校。参与本书编校工作的还有吴秋野、刘香兰、殷鑫和杜姝文等。书法篆刻家陈国振先生为本年鉴篆刻了封底用印。中华书局总经理李岩、总编辑徐俊,以及责任编辑俞国林等也给予本年鉴以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我们的编辑人员少且经验不足,加之时间紧迫,本卷一定会有不少缺憾,诚请方家指正,以便编好以后各卷。
明年,我们在编辑《中国诗词年鉴》2012卷的同时编辑“中华诗词研究丛刊”。“丛刊”以刊发诗词理论研究文章和诗评为主,兼发诗人自选自评诗词,以求诗文并茂。再在此基础上选编“年鉴”。另外,2012年《中国诗词年鉴》将增设“华北诗阵”、“东北诗阵”、“华东诗阵”、“中南诗阵”、“西南诗阵”、“西北诗阵”和“军旅诗阵”等专栏,专门选编各大区省级以上诗词报刊和军旅诗词报刊所载诗词作品。还将增设新体诗歌、歌词和楹联专栏,以便全面反映中华诗词歌联的总体风貌。希望得到诗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支持指导。
中国诗词年鉴2011下载地址、中国诗词年鉴PDF版、中国诗词年鉴2016、中国诗词年鉴最新版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