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劳动统计年鉴1995年
1995年福建劳动统计年鉴 《福建劳动统计年鉴—1995》收集了福建省各地区、各部门1994年及主要年份的劳动统计数据,是第一部公开出版的全面系统地反映全省劳动领域发展现状的资料性年刊。《福建劳动统计年鉴—1995》分为十二个部分:(一)综合指标;(二)就业与待业;(三)国有经济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四)城镇集体经济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五)其他各种经济类型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六)城镇个体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基本情况;(七)劳动、工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情况;(八)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情况;(九)保险福利;(十)职业技术培训情况;(十一)工会组织情况;(十二)分县主要劳动指标。并在第一部分前面列有统计图。本年鉴均包括驻闽铁路系统和后勤部队有关数据。本年鉴各部分资料来源如下:(一)、(三)、(四)、(五)由省统计局提供;(二)、(七)、(八)、(九)、(十)由省劳动厅提供;(六)分别取自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和省乡镇企业管理局年报资料;(十一)由省总工会提供;(十二)分别取自省公安厅、省统计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省乡镇企业局年报资料,个别分县资料系由地区提供。在此仅向支持和协助我们《年鉴》编辑工作的单位和有关人员一并表示衷心感谢。本年鉴表中符号使用说明如下:“空格”表示该项指标无数据;“#”表示其中的主要项。3-16 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二),3-17 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3-20 按中央、地方和轻重工业分的采掘业职工人数和工资,3-23 按细行业分的制造业职工人数和工资,3-26 职工人数变动情况,4-1 企业、事业、机关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4-3 工业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4-6 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一),4-7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二),4-9 社会服务业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二),4-11 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4-14 工业企业职工人数和工资,4-17 制造业职工人数和工资,4-20 按细行业分的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职工人数和工资,5-1 各种经济类型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二),5-4 建筑业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5-6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一),5-8 金融业、社会服务业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一),5-10 工业企业职工人和工资,5-13 按细行业分的制造业职工人数和工资,6-1 城镇私营、个体户数及从业人员年末人数,7-2 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7-5 分经济类型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职工人数,7-8 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本收支情况,7-10 外商投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情况,8-2 矿山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原因,8-5 非矿山产业职工因工伤亡人数,1994年福建劳动发展概况,主要年份职工人数经济类型构成变化,主要年份职工年工资收入,1-2 全省人口数及构成,1-5 全社会从业人员年末人数,1-8 全省城镇从业人员年末人数,8-6 非矿山企业职工因工伤亡原因及伤亡类别,9-2 各地区国有经济单位分行业职工保险福利费用,9-5 截止1994年末离休、退休、退职人员数,十、职业技术培训情况,10-3 技工学校教职工分类,10-6 技工学校财务情况,1-13 国有经济单位职工年末人数,1-16 全省女职工年末人数,1-19 其他各种经济类型单位女职工年末人数,1-22 城镇集体经济单位合同制职工年末人数,1-25 乡村劳动力年末人数,1-28 城镇集体经济单位职工工资总额,1-31 国有经济单位各行业职工年平均工资,1-34 全部职工奖金和计件超额工资,1-37 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和劳动报酬,2-1 城镇劳动力供给情况,2-4 城镇待业人员变化情况,2-7 待业职工变化情况,2-10 劳动服务公司基本单位情况,2-13 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情况,2-16 跨县、市劳务输出情况表,2-19 县区以上就业训练中心基本情况,3-1 按隶属关系分的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二),3-4 省属企业、事业、机关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3-6 工业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3-9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一),3-10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3-12 房地产业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七、劳动、工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情况,11-1 基层工会组织及会员数,11-4 工会企事业发展情况,11-7 工会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情况,12-2 农业人口转非农业人口年末人数1995年福建劳动统计年鉴
福建劳动统计年鉴1995年下载地址、福建劳动统计年鉴PDF版、福建劳动统计年鉴2018、福建劳动统计年鉴最新版
福建劳动统计年鉴1995年下载地址、福建劳动统计年鉴PDF版、福建劳动统计年鉴2018、福建劳动统计年鉴最新版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