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

2018-01-20 未知
2000年安徽省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册) 安徽省第五次人口普查,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省50万普查员和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普查登记、编码、数据汇总等项工作业已圆满完成。普查数据通过严格检查验收和科学论证,准确性大大高于国际通用标准。为了更好地发挥普查资料的使用价值和社会效益,我们编印了《安徽省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本资料凝结着全省广大普查人员和编辑人员的心血和汗水。我们希望本资料的出版,能为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为社会各界加深对安徽省情的认识,提供翔实的资料。为了便于读者使用本资料,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每个人都在常住地进行普查登记。应在本地进行登记的人包括:1、居住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的人;2、居住本乡、镇、街道半年以上,户口在外乡、镇、街道的人;3、在本乡、镇、街道居住不满半年,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4、居住本乡、镇、街道,户口待定的人;5、原住本乡、镇、街道,现在国外工作学习,暂无户口的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时点是2000年11月1日零时。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采用了长短两种普查表。普查表短表为反映人口基本状况的项目,普查表长表包括所有短表内容和有关迁移、受教育、经济活动、婚姻家庭、生育和住房等情况的项目。根据普查办法和普查表长表抽样细则,长表由随机抽取的户填报,短表由其余的户填报。本资料选取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汇总资料的部分表式。所编辑资料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全部人口的数据;第二部分为普查表长表的人口数据。共分三册,具体内容安排为:上册——第一部分综合汇总资料(1—8卷);中册——第二部分长表汇总资料(1—4卷);下册——第二部分长表汇总资料(5—8卷)及附录(主要是安徽省人口普查公报、普查的有关规定和技术文件等)。本资料数据未作任何调整,为直接登记的普查表计算机汇总数,与普查公报发表的快速汇总资料有所差别。本资料不合人口普查漏登的人口数。人口普查事后质量抽查,直接登记的总人口漏登率为1.46%:根据本汇总资料计算的长表抽样比为9.59%,其计算方法是:长表汇总的总人口与全部资料的总人口数之比。可以此推算总体。长表是以户为抽样单,因此长表人口各种结构数据的抽样比不可能与全部人口数据结构完全一致。请读者在使用本资料,特别是推算总体时,必须对以上因素予以充分注意。本次人口普查的城乡划分标准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执行。为准确理解和方便使用本资料,附录中编印《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办法》、《普查表长表抽样细则》、《安徽省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和《普查表填表说明》等资料和文件。由于时间紧,资料编印过程中可能存在偏差,请读者注意分析使用。L1-1b 分地区户数、人口数和性别比(镇),L1-2 分年龄、性别的人口,L1-2b 分年龄、性别的人口(镇),第二卷 民族,L2-2 各民族分性别、职业的人口,L2-4 各民族分性别、婚姻状况的15岁及以上人口,L2-6 各民族15-50岁妇女平均活产子女数和平均存活子女数,L3-1 分学业完成情况、性别、受教育程度的6岁及6岁以上人口,L3-1b 分学业完成情况、性别、受教育程度的6岁及6岁以上人口(镇),L3-2 分年龄、性别、学业完成情况的6岁及6岁以上人口小学和初中人口,L3-2b 分年龄、性别、学业完成情况的6岁及6岁以上小学和初中人口(镇),L3-3 分年龄、性别、受成人学历教育的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L4-1 分地区分性别、按各行业门、大类分的人口,L4-1b 分地区分性别、按各行业门、大类分的人口(镇),L4-2 分地区分性别、按各职业大、中类分的人口,L4-2b 分地区分性别、按各职业大、中类分的人口(镇),L4-3 分性别的未工作人口,L4-3b 分地区分性别的未工作人口(镇),L4-4 分年龄、性别的经济活动人口,L4-4b 分年龄、性别的经济活动人口(镇),L4-5 分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的各行业人口,L4-7 分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的未工作人口,L4-9 按失业者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失业前的主要职业分的人口,L4-11 按性别、行业、工作时间分的人口,L4-13 按户规模和户内失业人数分的家庭户户数2000年安徽省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册)
安徽省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下载地址、安徽省人口普查资料PDF版、安徽省人口普查资料2018、安徽省人口普查资料最新版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