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00年
2000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 1993年中国政府制定了著名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该计划宣布:从1994年到2000年,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中国政府做出的庄严承诺。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中国政府加大了扶贫投人,对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进行了重点扶贫。一些国际组织也非常关注和支持中国政府的反贫困事业,世界银行通过扶贫信贷项目先后对中国西南、秦巴和西北等部分省区进行项目扶贫。经过近7年的不懈努力,目前中国农村贫困状况显著改善,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度下降,“八七扶贫攻坚”目标实现在即。但是解决了温饱,不等于消灭了贫困,新世纪新时期还需要继续扶贫。这不仅是因为现行的农村贫困标准偏低,而且主要是因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农村贫困还将长期存在。因此新时期还要继续扶贫开发。为了全面反映中国反贫困斗争的成就,总结扶贫经验,为制定新世纪反贫困战略提供决策依据,也为了全方位地服务于社会,国家统计局决定利用现有调查资料,编辑出版《2000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该报告包括了如下内容:当前贫困变化的宏观背景;1999年贫困人口现状;全国592个国定贫困县的监测报告;世界银行西南和秦巴扶贫项目监测报告;过去20年反贫困政策和实践;21世纪农村贫困形势与展望;以及贫困监测最新统计数据和制度。该贫困监测报告是我国公开出版的第一本贫困发展报告。希望该报告的出版,有利于唤起更多的人关心中国的扶贫事业,有助于中国反贫困政策的制定和贫困监测系统的建设。由于时间和经验不足,这本报告难免有不尽人意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帮助我们改正,使今后的贫困监测报告趋于完善。东、中、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分布,1999年国定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布图,背景 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乡镇企业发展,社区发展,农民负担,贫困人口规模与分布,国定贫困县发展状况监测,1999年国定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缓,世界银行贷款扶贫项目监测,反贫困实践回顾及政策评价,1986年以来中国农村扶贫的主要成效和问题,21世纪农村扶贫战略,1-1 基础设施及生产条件,社区调查资料,2-3 文教卫生情况,3-1 农村住户基本情况表,3-4 人均总支出及构成,3-7 人均现金收支情况,4-2 劳动力及劳动力文化程度,4-5 劳动力外出情况,住户调查分组资,5-3 按老少边类型分组,5-6 按人均纯收入分组,5-9按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组,附录,主要指标解释,箐口村贫困状况,贫困地区聚类分析,贫困地区农户看病难依然存在,国务院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小额信贷扶贫试验,中国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劳务输出”项目,农村贫困标准确定,1978-1998年乡镇企业单位数及职工人数变动,1999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构成,东中西部国定贫困县的贫困人口分布,文教卫生变化情况,1999年劳动力接受培训情况,西南三省项目村7-15岁儿童入学率,西南项目村全部扶贫项目农户覆盖率,秦巴项目村7-12岁儿童入学率,按扶贫资金强度分的项目村农户构成,1978-1999年农村贫困人口变化,贫困特征的地区比较,农民人均现金收支情况,东中西部国定贫困县比较,劳动力外出打工地点及工种,西南项目贫困程度指数,西南项目区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情况,西南项目区教育状况主要指标,西南项目村农户获得扶贫资金情况,按1998年扶贫资金强度分的农户比重和1997年人均纯收入,秦巴项目区贫困程度指数,秦巴项目区农户主要经济指标,秦巴项目区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秦巴项目区教育状况主要指标,农户参加秦巴项目情况,按1998年扶贫资金强度分的农户比重和1997年人均纯收入,扶贫贴息贷款的还款率2000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
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00年下载地址、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PDF版、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8、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最新版
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00年下载地址、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PDF版、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8、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最新版
下载地址
下篇:中国气象年鉴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