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5年

2018-03-23 未知
2005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5》由17部分组成:一、发展综述;二、综合与概要;三、农村基本情况与农业生产条件;四、农业生态与环境;五、农村投资;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间消耗及增加值;七、主要农产品种植面积与产量;八、农村市场与价格;九、农产品进出口;十、农产品成本与效益;十一、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十二、农村文化、教育、卫生及其他事业;十三、国营农场;十四、区域农村经济;十五、各地区主要农村经济指标排序;十六、国外主要农业指标;十七、如何使用《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与2004年版相比,2005年版第六部分内容做了适当调整,在第六部分增加农林牧渔业可比价产值统计资料,同时取消农林牧渔业不变价产值统计资料。第八部分删减了消费品市场主要农副产品成交量和全国消费品市场基本情况的统计资料。《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5》收录了2004年农村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及建国以后各关键历史年份全国主要统计数据。本年鉴中所涉及的全国性数据均未包括台湾省及港澳地区。《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5》中,从2002年起税金按费改税后的口径计算。已实行费改税的地区按照农业税及附加的实际数额填报,尚未实行的地区按原口径的税金与村提留、乡统筹之和的70%计算。为与2002年数据保持可比性,2001年及以前的税金相应作了调整,调整后的税金等于原口径的税金与村提留、乡统筹之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5》中,执行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自2003年起,农林牧渔业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5》第十四部分的资料,仅包括县和县级市部分,没有包括市辖区部分资料。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和部分单位数据的修正,本书中不同区域农村经济历史数据也相应调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5》中的符号:“…”表示数据不足本表最小单位;“空格”表示缺或无该项数据;“#”表示其中项,未标年份的数据均为2004年数据。15—4 糖料总产量与人均占有量,15—7 水果总产量与人均占有量,16 国外主要农业指标,16—3 谷物收获面积、总产量与单产,16—6 玉米收获面积、总产量与单产,16—9 油菜籽收获面积、总产量与单产,16—12 麻类收获面积、总产量与单产,16—15 烟叶收获面积、总产量与单产,16—18 猪、牛、羊存栏数,16—21 禽蛋产量,16—24 水产品产量,《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5》编辑委员会,2004年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综述,2—2 按人口平均的主要农产品产量,2—5 各地区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占全国的比重,2—8 主要农产品供需情况,3—2 各地区农村基层组织情况,3—5 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3—8 主要农业机械年末拥有量,3—11 农村电力、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情况,3—14 各地区农村电力和农田水利建设情况,3—17 各地区农用柴油和农药使用量,3—20 各地区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农业用地面积构成,4—2 各地区自然保护基本情况,4—5 灌区、水库和除涝、治水、治碱情况,4—8 全国受灾、成灾和绝收面积,5 农村投资,5—3 农村集体单位和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额,5—6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生产投入现金支出,5—9 各地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情况,6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间消耗及增加值,6—3 各地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值和中间消耗,6—6 各地区分部门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6—9 各地区分部门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比重,6—12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15 各地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18 各地区畜牧业分项产值,6—21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4 各地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占全国的比重,6—27 各地区农业分项产值,6—30 各地区渔业分项产值,7—2 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及增减情况,7—5 各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及增减情况,7—8 各地区油料播种面积,7—11 各地区烟叶和药材播种面积,7—14 主要农作物产品产量,7—17 各地区分季粮食作物产量,7—20 各地区棉花和麻类产量,7—23 主要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7—26 各地区油料作物单位面积产量,7—29 茶叶、水果产量,7—32 各地区果园面积,7—35 营林面积和主要林产品产量及增减情况,7—38 主要牲畜出栏量和畜产品产量及增长情况,7—41 各地区其他畜产品产量,7—44 水产品产量和养殖面积,7—47 各地区水产品产量,7—50 各地区海水产品产量,7—53 各地区水产养殖面积,8—2 各地区农村商品零售价格分类指数,8—5 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8—8 主要农产品集贸市场价格指数,9—2 海关进口主要农产品数量,9—5 海关进口农副产品及加工品数量,9—8 各地区进口农产品数量,10—2 各地区平均每一农业劳动力生产的主要农产品,11 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11—3 农村居民主要食品消费量,11—6 各地区农村居民纯收入,11—9 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现金支出及构成,11—12 各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现金支出,11—15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年末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11—18 农村居民主要实物消费量,11—21 三个经济地带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12—1 农村普通中学和小学的学生与教师数,12—4 村卫生室及人员数,12—7 农村文化机构,12—10 各地区农村文化机构,13 国营农场,13—3 农垦系统国营农场种植业生产情况,13—6 各地区农垦系统国营农场茶、果、干胶、林业生产情况,14 区域农村经济,14—1—3 黄土高原地区农村经济情况,14—1—6 丘陵地区农村经济情况,14—1—9 陆地边境县农村经济情况,14—2—1 西部大开发12省(区、市)农村基层组织和乡村从业人员,14—2—4 西部大开发12省(区、市)农用化肥、农膜、柴油和农药使用量,14—2—7 西部大开发12省(区、市)主要农作物产量,14—2—10 西部大开发12省(区、市)畜牧业生产情况,14—2—13 西部大开发12省(区、市)按人口平均的主要农产品产量,14—2—16 西部大开发12省(区、市)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及构成,14—2—19 西部大开发12省(区、市)农村居民收入及构成,14—2—22 西部大开发12省(区、市)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现金支出,14—2—25 西部大开发12省(区、市)扶贫工作重点县基本情况及占全部扶贫工作重点县的比重,14—2—28 西部大开发12省(区、市)陆地边境县基本情况及占全部陆地边境县的比重,14—2—31 西部大开发12省(区、市)平原县基本情况及占全部平原县的比重,16—29 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2005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5年下载地址、中国农村统计年鉴PDF版、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8、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最新版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