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2006年

2018-04-02 未知
2006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 《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2006》收录了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年第三产业方面的统计数据以及部分历史数据,是第一部全面反映全国第三产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年刊。本年鉴正文内容分为5个篇章:(一)第三产业单位数和人员数;(二)第三产业增加值;(三)第三产业资产和投资;(四)第三产业主要业务指标;(五)港澳台第三产业情况。附录4个篇章:(一)世界及主要国家第三产业主要统计资料;(二)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第三产业部分);(四)2005年中国百家第三产业大企业集团名单。各篇章前设有《简要说明》,对本篇章的主要内容、资料来源、统计范围、统计方法以及历史变动情况予以简要概述,篇末附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本年鉴所涉及的全国性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数据。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统计是构成国家统计总体的一部分。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有关原则,香港、澳门与内地是相对独立的统计区域,根据各自不同的统计制度和法律规定,独立进行统计工作。本年鉴中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统计资料分别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提供,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负责整理、编辑。台湾省数据来自台湾省行政院主计处统计资料,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负责整理、编辑。本年鉴中凡未注明年份的数据,均指2005年的数据。本年鉴所使用的度量衡单位,均采用国际统一标准计量单位。符号使用说明:年鉴各表中的“空格”表示该项统计指标数据不足本表最小单位数、数据不详或无该项数据;“#”表示其中的主要项。4-12-30 分地区生育保险基本情况,4-12-33 离休和退休费,主要统计指标解释,4-13-1 艺术表演团体演出情况,图片,第一部分 第三产业 单位数和人员数,1-3 各地区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及所占比重,1-6 按第三产业行业分内资企业单位数(2004年),4-13-6 各地区有线电视入户率排序,4-13-9 全国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情况,4-13-12 图书出版分类构成情况,4-13-15 全国各类图书总印张,4-13-18 课本出版情况,1-8 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及比重,1-11 按第三产业行业门类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1-14 按第三产业行业门类分职工人数,1-17 各地区按第三产业行业门类分城镇集体单位工人数(2005年底),1-20 按第三产业行业门类分其他单位职工人数,4-13-20 全国期刊出版数量,4-13-23 全国版权引进情况,4-13-26 我国与外国体育活动交往情况,4-13-29 运动员获世界冠军情况,简要说明,4-14-3 妇联干部情况,1-23 各地区按第三产业行业门类分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2005年底),第二部分 第三产业增加值,2-3 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2-6 三次产业贡献率,2-9 各地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增加值构成,2-12 各地区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构成,4-14-7 各地区交通事故情况,4-14-10 律师、公证和调解工作基本情况,4-14-13 调解民间纠纷分类,4-14-16 公安机关受理、查处治安案件数,4-14-19 检察机关处理申诉案件情况,4-14-22 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罪犯情况,4-14-25 人民法院审理权属、侵权纠纷及其他民事一审收结案情况,主要统计指标解释,简要说明,5-1-2 按当年价格和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生产法本地生产总值,5-1-5 按行业类别划分的就业人口名义和实际平均工资指数,5-1-8 商品转口的主要来源和去向,5-1-11 按主要目的地和来源地划分的服务出口及进口,5-1-14 按居住国家和地区划分的访港旅客人均消费和逗留时间,5-1-17 通讯及互联网服务,2-16 各地区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发展速度,2-19 各地区房地产业增加值发展速度,2-22 各地区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发展速度,3-1 按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第三产业企业资产总额(2004年),简要说明,3-4 各地区按第三产业行业门类分企业资产总额(2004年),3-7 按第三产业行业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建设总规模,3-10 城镇按第三产业行业分投资资金来源和新增固定资产,第四部分 第三产业 主要业务指标,4-1-1 交通运输业基本情况,4-1-4 客运量,4-1-7 旅客周转量,4-1-10 旅客运输平均运距,4-1-13 各地区货运量,4-1-16 各地区货物周转量,4-1-19 国家铁路基本情况,4-1-22 铁路主要干线客货运输量,4-1-25 按货类分国家铁路货物运输量,4-1-28 国家铁路运输主要财务指标,4-1-31 民用汽车拥有量,4-1-34 新注册民用汽车数量,4-1-37 内河航道年末里程,4-1-40 沿海主要港口码头泊位数(2005年底),4-1-43 内河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4-1-46 民用航空航线及飞机年末数,4-1-49 输油(气)管道长度和运输量(2005年底),4-1-52 各地区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4-1-55 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公共交通客运量,4-1-58 邮政邮路,4-1-61 各地区邮政通信服务水平,简要说明,4-2-3 各地区固定电话用户情况,4-2-6 各地区电信主要通信能力,4-2-9 各地区互联网上网人数,简要说明,4-3-3 各地区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6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类值,4-3-9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限额以上批发业商品购、销、存总额,4-3-12 各地区限额以上零售业商品购、销、存总额,简要说明,4-4-3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星级住宿业经营情况,4-4-6 各地区限额以上餐饮业经营情况,简要说明,4-5-3 金融机构现金收入,4-5-6 国家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年底余额),4-5-9 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利率,4-5-12 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年底余额),4-5-15 证券市场基本情况,4-5-18 股票发行量和筹资额,4-5-21 全国基金成交概况,6.房地产业,4-6-2 各地区按资质等级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土地购置面积,4-6-5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建造住宅面积和造价,4-6-8 按用途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竣工房屋面积,4-6-11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建设成套住宅竣工与销售情况,4-6-14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经营情况,简要说明,主要统计指标解释,4-8-1 科技活动基本情况,4-8-4 研究与开发机构研究与试验发展(R&D)课题学科分组情况,4-8-7 各地区气象业务站点及观测项目情况,4-8-10 各地区测绘部门生产完成情况,4-8-13 各地区产品质量情况,4-8-16 各地区技术市场成交额,简要说明,4-9-3 供水用水情况,4-9-6 主要城市工业废水排放及处理情况,4-9-9 主要城市工业废气排放及处理情况,4-9-12 各地区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利用情况,4-9-15 各地区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和处理情况,4-9-18 各地区湿地面积,4-9-21 地质灾害及防治情况,4-9-24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情况,4-9-27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4-9-30 各地区城市市政设施水平,10.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4-10-2 各地区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总产出与增加值,简要说明,4-11-3 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数,4-11-6 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数,4-11-9 高等学校(机构)学生数,4-11-12 中等职业学校(机构)分科类学生情况,4-11-15 普通初中学校和学生情况,4-11-18 技工学校数、学生数和教职工数,4-11-21 各地区高等学校普通本、专科学生数,4-11-24 各地区普通初中基本情况,4-11-27 各地区特殊教育基本情况,主要统计指标解释,4-12-1 卫生机构床位数,4-12-4 各类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及入院人数,4-12-7 医疗机构病床使用情况,4-12-10 孕产妇保健情况,4-12-13 食品卫生监督行政处罚情况,4-12-16 享受补助、救济人员情况,5-1-20 香港国际收支平衡表,5-1-23 按居所租住权划分的家庭住户数目,5-1-26 股票价格指数、证券交易成交额及市场总值,主要统计指标解释,5-2-1 澳门主要统计指标概览,5-2-4 生产法本地生产总值,5-2-7 按行业划分的每月工作收入中位数,5-2-10 按标准国际贸易分类划分的商品进口和出口,5-2-13 零售业销售额,5-2-16 通信服务,5-2-19 外币兑换率,3.台湾第三产业情况,5-3-2 本地居民生产总值,5-3-5 服务业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5-3-8 出口与进口商品分类,5-3-11 港口旅客、货物运量,5-3-14邮政及电信营运量,5-3-17 主要金融指标,附录1 世界及主要国家第三产业主要统计资料,6-2 人均国民总收入,6-5 三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6-8 按行业分类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员,6-11 国际储备与黄金储备,6-14 货币汇率(年末中间价),三次产业划分规定,附录4 2005年中国百家第三产业大企业集团名单,4-12-18 各地区城镇社区服务设施基本情况,4-12-21 农村社会救济情况2006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
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2006年下载地址、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PDF版、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2018、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最新版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