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计摘要2006年

2018-04-04 未知
2006年中国统计摘要 《中国统计摘要-2006》是为及时反映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而编辑的一本综合性简明统计资料性年刊。《中国统计摘要-2006》收录了2005年社会经济主要指标数据,同时简要列示了1978年以来的历史资料。正文内容具体分为综合,国民经济核算,人口、就业和职工工资,固定资产投资,财政和金融,物价指数,人民生活,农业,工业和能源,建筑业,运输和邮电,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和旅游,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和环境保护,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台湾省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及国际比较共17个部分。正文之后还附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为确保本书的出版时效,书中2005年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均以即将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06》为准。书中所涉及的全国性统计指标,除行政区划、国土面积、森林资源和降水量外,均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数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统计是构成国家统计总体的一部分。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有关原则,香港、澳门与内地是相对独立的统计区域,根据各自不同的统计制度和法律规定,独立进行统计工作。本书中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统计资料分别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提供,国家统计局进行编辑。与2005年版《中国统计摘要》相比较,本书主要增加了如下内容:“十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资料;按城乡分组的全社会固定生产投资额、全社会房屋建筑面积资料;按行业分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资料;综合能源平衡表、能源生产和消费弹性系数资料;按主要国别和地区分组的货物进出口总额和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资料;中;国外汇储备、能源消费量居世界位次资料。此外,根据制度方法的改革,删减了部分表格或指标。依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修订了按生产法计算的国民核算数据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历史数据。本书所使用的度量衡单位,均采用国际统一标准计量单位。本书中部分数据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本书有关符号使用说明:摘要各表中的“空格”表示该项统计指标数据不足本表最小单位数、不详或无该项数据;“#”表示其中的主要项;“*”或“①”表示本表下有注解。科技事业发展情况,国家财政科技支出,图书、杂志和报纸出版数,群众体育活动和等级运动员人数,社会保障基本情况(二),十五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香港特别行政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三),澳门特别行政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二),台湾省主要社会经济指标(二),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总收入,中国主要经济指标和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位次,附录二,编者说明,各地区行政区划(一),按行业分法人单位数,各地区按行业分法人单位数(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量指标(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结构指标,“十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三),二、国民经济核算,国民总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二),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二),三次产业拉动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二),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主要构成项,三、人口、就业和职工工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和城镇人口比重,就业和工资基本情况,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及失业率,职工平均工资及指数(二),各地区职工平均工资,按经济类型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按行业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二),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概况,各地区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土地购置及开发情况,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和指数,国家财政债务还本付息支出,各地区财政支出,各地区财政收入分项数(三),各地区财政支出分项数(二),各地区财政支出分项数(五),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和货币供应量,人民币一年期存贷款利率,黄金和国家外汇储备,证券市场主要指标,国际收支平衡表,六、物价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各地区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按工业行业分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状况,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和年增加额,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支出和购买的主要商品数量,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支出和主要食品消费量,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农村基层组织和农业基本情况(一),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数,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及比例,主要农产品产量(三),牲畜饲养情况,受灾和成灾面积,各地区主要农产品产量(二),各地区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和增长速度,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六),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一),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二),各地区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综合能源平衡表,十、建筑业,各地区建筑业总产值和房屋建筑面积,各种运输线路长度,客运量,货运量,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邮政局所数及邮电通信电路,邮电业务量(三),十二、国内贸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各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货物进出口总额,货物进出口额分类,各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按主要国家和地区分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对外经济合作,国内旅游情况,各级各类学校数,香港特别行政区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各级民办教育基本情况(二)2006年中国统计摘要
中国统计摘要2006年下载地址、中国统计摘要PDF版、中国统计摘要2018、中国统计摘要最新版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