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6年

2018-04-04 未知
2006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是一部反映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和居民健康状况的资料性年刊。本书收录了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和居民健康水平的统计数据以及历史重要年份的全国统计数据。本书为《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6卷,收编的内容截至2005年底。全书分为15个部分,即(1)卫生机构;(2)卫生人员;(3)卫生设施;(4)卫生经费;(5)医疗服务;(6)农村和社区卫生;(7)妇幼保健;(8)人民健康水平;(9)疾病控制与公共卫生;(10)居民病伤死亡原因;(11)卫生监督;(12)医学教育与科研;(13)人口指标。另附:主要社会、经济指标,我国卫生状况与世界主要国家比较。各篇前设《简要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简要说明》简要概述了本篇的主要内容、资料来源、统计范围、统计方法以及历史变动情况。书中所涉及的全国性统计数据,除“行政区划”外,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数据。历年卫生机构、卫生人员和诊疗人次等均未包括村卫生室数据,村卫生室单独统计。1949~1984年以前卫生机构及其床位和人员按城市、农村分组;从1985年开始按市、县分组。市包括直辖市区、地级市辖区和郊区、县级市内全部卫生机构及其床位和人员,县包括直辖市和地级市辖县内的全部卫生机构及其床位和人员。为贯彻执行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1998年开始的政府机构改革,卫生部分别于1995和2001年两次修订《全国卫生统计年报表制度》,相应调整了医疗卫生机构的统计口径,导致1996和2002年卫生机构和人员数变动较大。本资料大部分来自年度统计年报表,一部分来自抽样调查。人口、社会、经济指标数据来自有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公安部和教育部统计资料,世界主要国家卫生状况数据摘自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世界卫生统计》。符号使用说明:“空格”or“.”表示无数字,“…”表示数字不详,“#”表示其中的主要项,“①”表示表下有注解。本年鉴数据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做调整。5-15-2 1998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就诊率及未就诊率,5-16-2 2003年调查地区居民疾病别两周就诊率(‰),5-17-3 2003年调查地区居民住院率(‰),5-19-1 1998年调查地区居民经常就诊单位及原因构成(%),5-20-2 2003年调查地区住户距最近医疗单位离和时间构成(%),六、农村与社区卫生,6-1 2005年各地区县及县级市医院工作情况,6-4-1 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及病床使用情况,6-4-4 2005年各地区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与平均住院日,6-7 2005年各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工作情况,主要统计指标解释,7-2-2 2005年各地区孕产妇保健情况,7-4-2 婚前检查保健情况(男),7-6-1 2005年各地区计划生育手术情况,简要说明,8-1-2 各地区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8-2-3 各地区婴儿死亡率与期望寿命,8-3-3 2003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病率(‰),8-5 1993、1998、2003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疾病严重程度,8-6-3 2003年调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编辑部,简要说明,1-1-2 2005年各地区卫生机构数,1-2-2 2005年各地区医疗机构数(非营利性),1-3-2 2005年各地区医院等级情况,8-8 1998年调查地区居民残障流行率及其严重程度,8-10-2 城乡居民膳食结构(%),简要说明,9-1-2 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及病死率,9-3 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率(%),1-4-2 2005年各地区按床位数分组的医院数,1-5 村卫生室数,主要统计指标解释,2-3 2005年各类卫生机构人员数,2-5-2 2005年各地区卫生人员数(市),9-5 2005年克山病防治情况,9-7-2 2005年地方性氟中毒(燃煤污染型)防治情况,9-9 2005年碘缺乏病防治情况,9-11 农村改厕情况,9-12-3 1996年居民被动吸烟及戒烟情况,主要统计指标解释,10-3 2000年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10-4-3 2005年中小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10-5-3 2005年城市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女),2-8-1 2002年执业(助理)医师性别、年龄、学历及职称构成(%),2-9-2 2002年各地区分科执业(助理)医师数,2-11-2 2005年医疗机构卫生人员数(政府办),2-13-1 2005年各地区乡镇卫生院人员数,2-14-2 2002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卫生人员性别、年龄、学历及职称构成(%),2-16-1 2005年各地区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人员数,2-17-2 2002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专业卫生人员性别、年龄、学历及职称构成(%),2-18-2 2002年卫生监督员数及构成,10-6-1 2005年大城市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合计),10-7-1 2005年中小城市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合计),三、卫生设施,3-1-1 卫生机构床位数(万张),3-2-2 2005年各地区医疗机构床位数(非营利性),3-4 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10-7-3 2005年中小城市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女),10-10 2000年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10-12-2 2005年农村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男),3-8-1 2005年卫生机构房屋建筑面积(平方米),四、卫生经费,4-1 卫生总费用,4-4 卫生基本建设投资,4-6-2 2005年卫生机构资产与负债(按经济类型/主办单位/地区分),4-8-2 2005年卫生机构收入与支出(按经济类型/主办单位/地区分),十一、卫生监督,11-1-1 2005年食品卫生监督情况,11-1-4 2005年食品卫生监督行政处罚情况,11-2-3 2005年有害作业工人职业性健康检查情况,11-3-1 2005年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监督情况,4-11-1 卫生部门综合医院收入与支出,4-12-2 2005年各地区卫生部门综合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4-14 2005年诊所、卫生所、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收入与支出,简要说明,5-1-2 医院诊疗人次数,5-2-3 2005年营利性医疗机构门诊服务情况,5-3-2 2005年各地区非营利性医院门诊服务情况,5-4-1 综合医院分科门诊人次及构成,5-5-2 医院入院人数,5-6-3 2005年营利性医疗机构住院服务情况,5-7-2 2005年各地区非营利性医院住院服务情况,5-8 医院病床使用情况,5-9-3 2005年营利性医疗机构床位利用情况,11-5-1 2005年生活饮用水供水卫生监督情况,11-6-2 2005年放射卫生监测情况,11-7-1 2005年学校卫生经常性监督情况,十二、医学教育与科研,12-1 医学专业招生及在校学生数,12-4 医学科技成果获奖情况,主要统计指标解释,13-3 各地区总人口(万人),13-6 各地区人口年龄结构,13-9 各地区文盲人口和文盲率,主要统计指标解释,附录1-3 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支,附录1-6 就业和工资情况,附录1-9 城乡居民家庭收支情况,附录1-12 入学率、升学率及每万人口学生数,主要统计指标解释,附录2-3 各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附录2-6 环境危险因素,5-12 2005年各地区卫生部门医院医生人均担负工作量,附录2-8卫生人力资源2006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6年下载地址、中国卫生统计年鉴PDF版、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8、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最新版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