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7年

2018-04-16 未知
2007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7)》,是以“科学发展、依法建设、和谐城市”为主题,对这一年全国城市发展历程的综合评述和总结。按照近年来已经大体形成的结构框架,《报告》分为论坛、综论、观察、专题和案例五篇,加上附录等共60个章节,内容丰富。《报告》是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组织各领域专家,以第三方的立场,一年来辛勤工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报告》作为年度性的专业文献,其持续出版将有助于国内外各界把握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和脉络。我衷心希望编著者们能不断总结经验,将《报告》越办越好。京津联手 营建现代化区域城市,三、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的探索与提升,二、坚持改革和开放的理念 促进区域城市建设,五、联手共建生态文明,一、生态(Ecology)——城市规划中一个热点的概念,有序城镇化与和谐社会,三、正确的村镇建设方针与城乡协调发展,六、通过“堵”、“疏”两手抓来破解耕地保护的难题,中国节能减排的行动与进展,三、加大攻坚力度,确保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二、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新趋势,一、《物权法》的新规定,四、结束语,二、总体规划的基本原则,五、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八、规划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2007中国城市发展综述,三、城市发展问题观察,Ⅰ.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Ⅳ.New Progress of Harmonious Cities Development in China,二、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五、举国上下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八、太湖水污染及蓝藻暴发导致无锡供水危机,2007中国城市经济的特点与趋势,三、城市经济中突出的热点问题,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2007中国住房保障年——兼述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路径,三、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路径,二、推进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重大行动和实践,一、中国智能交通发展概况,四、智能公路与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七、电子支付系统,十、发展战略,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进展理论认识深化,一、城市信息化政策法规建设取得新突破,四、典型应用推动城市信息化向深度广度发展,七、城市信息化技术进一步发展,中国城镇化进展问题的观察,三、城镇化的规模结构问题,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四、结束语,二、城市人口发展趋势展望,二、住房保障制度发展状况总体评估,五、来住房制度改革面临的若干战略性问题,二、硬件设施,专题篇,二、保护发展并重,强化城乡规划的调控和引导职能,《城乡规划法》颁布后的社会反响,三、重视三农,强化乡村规划,六、政府有责,二、我国主要城市群及相关城市承载力状况评价,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优化国土空间结构,三、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重大意义,一、国家高新区的成效,四、应对挑战,实现国家高新区的更大发展,二、我国创意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思考,天津城市结构调整的实践与探索,三、统筹区县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科学规划与管理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成都实践,三、加强城乡规划的统筹与协调作用,一、奥运会场馆概况,四、2007年奥运工程建设取得的主要工作成果,一、南宁市城市建设加快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论现代城市旅游的发展战略,三、发展城市旅游的目标和战略,一、城市突发事件的类型,四、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系统的建设,二、城市生态建设的布局规划,五、城市水域的保护与恢复,八、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构架,二、数字城市基本内涵,五、结束语,一、引言,四、结束语,二、现时公共交通系统,五、展望2010年后,直辖十年重庆的发展与规划进程,三、城市发展“上升阶段”中规划的“主动应对”,二、建筑特色,扬州可持续的古城更新,三、老城保护与更新的举措,澳门世界文化遗产的整合、利用与管理经验,三、澳门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营销,一、城市滨水区及其现状问题,四、2006~2007年大中城市滨水区规划与开发典型思路,一、城市湿地建设的意义,四、结束语,二、规划过程,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与示范作用,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长效机制,附录2 党的十七大报告有关城乡建设论述摘录,附录5 2006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附录6 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单,附录9 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名录2007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7年下载地址、中国城市发展报告PDF版、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8、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最新版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