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

2018-04-23 未知
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年鉴—2007》系统收录了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06年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统计数据,以及近三十年和其他历史重要年份的全国主要统计数据,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年刊。本年鉴正文内容分为25个篇章,即:1.行政区划和自然资源;2.综合;3.国民经济核算;4.人口;5.就业人员和职工工资;6.固定资产投资;7.能源;8.财政;9.价格指数;10.人民生活;11.城市概况;12.环境保护;13.农业;14.工业;15.建筑业;16.运输和邮电;17.国内贸易;18.对外经济贸易;19.旅游;20.金融业;21.教育和科技;22.文化、体育和卫生;23.其他社会活动;24.香港特别行政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25.澳门特别行政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同时附录两个篇章:台湾省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和我国经济社会统计指标同世界主要国家比较。1—2 自然状况,1—5 主要山脉基本情况,1—8 内陆水域面积,1—11 浅海滩涂海湾可养殖面积,1—14 各地区主要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基础储量,1—17 主要城市降水量,简要说明,2—2 平均每天主要社会经济活动,2—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比例和效益指标,2—8 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2—11 民族自治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3 国民经济核算,3—3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3—6 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3—9 分行业增加值及构成,3—12 地区生产总值和指数,3—15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3—18 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3—21 各地区最终消费支出及构成,3—24 2002年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中间使用部分),3—27 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表,3—30 国际收支平衡表,4 人口,4—3 各地区人口数和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4—6 各地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4—9 各地区分性别、户口登记状况的人口,4—12 各地区按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分的人口,4—15 育龄妇女分年龄、孩次的生育状况(2005年11月1日至2006年10月31日),5 就业人员和职工工资,5—3 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数(年底数),5—6 各地区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年底数),5—9 各地区按行业分职工人数(年底数),5—12 各地区按行业分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5—15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劳动报酬和指数,5—8 各地区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劳动报酬,5—21 职工工资总额和指数,5—24 各地区按行业分职工工资总额,5—27 各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就业人数和劳动报酬,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10—1 人民生活基本情况,10—4 各地区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10—7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10—10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拥有量,10—13 按收入等级分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主要商品数量,10—16 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10—19 农村居民按纯收入分组的户数占调查户比重,10—22 各地区按来源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0—25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构成,10—28 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10—31 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主要食品消费量,10—34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10—37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住房情况,11 城市概况,11—3 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主要经济指标,21—4 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数,21—7 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数,21—10 高等教育学校(机构)数,21—13 普通本、专科分学科学生数,21—16 中等职业学校(机构)学生分科类情况,6—8 各地区全社会建设总规模,6—11 按构成和建设性质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14 按行业、隶属关系和注册类型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和按构成分固定资产投资,22—25 卫生机构数,22—28 按市县分卫生机构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11—5 城市公用事业基本情况,11—8 各地区城市燃气情况,11—11 各地区城市公共交通情况,11—14 各地区城市设施水平,12 环境保护,21—18 普通高中学校和学生情况,21—21 普通小学学校和学生情况,21—24 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各级普通学校毕业生升学率,21—27 各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机构)学生情况,21—30 各地区普通初中基本情况,6—16 各地区按行业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19 各地区城镇施工、竣工房屋建筑面积和价值,6—22 城镇新增固定资产及交付使用率,12—3 供水用水情况,12—6 主要城市工业废水排放及处理情况,12—9 各地区废气排放及处理情况,12—12 各地区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利用情况,21—33 各地区特殊教育基本情况,21—36 各地区教育经费情况,21—39 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基本情况,21—42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情况,6—25 全社会主要产品建设规模,6—28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个数,6—31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建设投资总规模及完成投资,6—34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建设房屋建筑面积和造价,12—16 主要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情况,12—19 各地区森林资源情况,12—22 各地区湿地面积,12—25 地质灾害及防治情况,12—28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情况,21—45 高技术产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产出情况,21—48 按地区分国内三种专利申请受理数和授权数,21—51 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我国科技论文按学科分布,6—37 按用途分商品房屋销售面积,6—40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经营情况,6—43 35个大中城市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简要说明,12—30 主要海洋灾害情况,12—33 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完成情况,主要统计指标解释,13—1 农村基层组织和农业基本情况,13—4 乡村从业人员(年底数),21—52 高技术产品、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额,21—55 各地区技术市场成交额,21—58 各地区气象业务站点及观测项目情况,21—61 各地区产品质量情况,21—64 中国科协系统科技活动情况,7—4 石油平衡表,7—7 能源生产弹性系数,7—10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7—13 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13—9 农村水电建设和发电量,13—12 农村居民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年底数),13—15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3—18 主要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简要说明,22—2 文化、文物单位数,22—5 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业务活动及经费情况,22—8 摄制电影片产量,22—11 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情况,主要统计指标解释,8—1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8—4 国家财政主要支出项目,8—7 国家财政用于科学研究的支出,8—10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13—21 畜产品产量,13—24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出售主要农产品,13—27 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简要说明,14—2 按行业分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指标,8—14 各地区财政收入,8—17 预算外资金分项目支出,8—20 外债风险指标,9 价格指数,14—4 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指标,14—7 按行业分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22—31 各地区卫生机构人员数,22—34 医疗机构病床使用情况,22—37 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及死亡情况,简要说明,23—2 历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人数,23—5 劳动争议处理情况,14—12 私营工业企业主要指标,14—15 按行业分“三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9—4 商品零售价格分类指数,9—7 商品零售价格分类指数,9—10 各地区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23—6 律师、公证和调解工作基本情况,23—9 调解民间纠纷分类,23—12 公安机关受理、查处治安案件数,23—15 各地区交通事故情况,23—18 检察机关审查批准、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和提起公诉被告人情况,23—21 人民法院审理刑事一审案件收结案情况,23—24 人民法院审理合同纠纷一审案件收结案情况,23—27 收养、救助类单位情况,23—30 社会福利企业基本情况,23—33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3—36 各地区失业保险情况,23—39 各地区生育保险情况,23—42 婚姻登记和离婚情况,24 香港特别行政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24—3 土地用途分布情况,24—6 人口主要指标,24—9 按每月收入划分的就业人数,24—12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生产法本地生产总值,24—15 本地居民生产总值,24—18 电力、煤气、水消费量,24—21 按楼宇种类划分的获批准可动工兴建私人楼宇,24—24 进出香港货物,24—27 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24—30 涉及外发中国内地加工的贸易,24—33 按主要投资者国家/地区划分的外来直接投资头寸及流动,24—36 按母公司的国家/地区划分的驻港地区办事处数目,24—39 政府收入(一般收入帐目及各基金),24—42 外币兑换率及港汇指数,24—45 消费物价指数(2004年10月—2005年9月=100),24—48 按年龄组别/教育程度/经济活动身份划分曾使用互联网服务的10岁及以上人士数目,24—51 15岁及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24—54 社会保障,简要说明,25—2 按堂区划分的澳门面积,25—5 按行业划分的就业人口,25—8 支出法本地生产总值,25—11 电力、燃料及水消费量,25—14 零售业销售额,25—17 海路集装箱总吞吐量,25—20 主要商品进口原产地和出口目的地,25—23 货币供应,25—26 按双周开支五等分位及商品与服务分类统计之每户双周平均消费开支,25—29 医疗卫生条件,主要统计指标解释,附录1—2 面积和人口主要指标,附录1—5 本地生产总值支出构成,附录1—8 主要农产品产量,附录1—11 能源生产和消费,附录1—14 邮政及电信营运量,附录1—17 出口与进口货物分类,附录1—20 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净额,附录1—23 金融概况,附录1—26 科技人员数和科研开发经费,简要说明,附录2—2 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构成,14—16 “三资”工业企业主要指标,14—19 按行业分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14—2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简要说明,15—2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建筑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15—5 各地区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15—8 各地区建筑业企业利税总额,15—11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建筑业企业单位数,15—14 国有建筑业企业技术装备情况,15—17 各地区按行业分建筑业总产值,15—20 各地区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情况,15—23 各地区建筑业企业资产,15—26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建筑业企业所有者权益,15—29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建筑业企业总收入,15—32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建筑业企业利润总额,15—35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建筑业企业工程结算利润,15—38 各地区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主要指标,15—41 建设工程监理企业和人员数,简要说明,16—2 交通运输业基本情况,16—5 运输线路质量,16—8 货运量,16—11 货物运输平均运距,16—14 各地区货运量,16—17 铁路机车拥有量,16—20 按货类分国家铁路货物运输量,16—23 国家铁路主要车站货物发送量,16—26 民用汽车拥有量,16—29 公路运输汽车拥有量,16—32 沿海主要港口分货类吞吐量,16—35 内河主要港口码头泊位数,16—38 邮电业务基本情况,16—41 电信主要通信能力(年底数),简要说明,17—2 消费品市场交易情况,17—5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数,17—8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购、销、存总额,17—11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主要商品分类销售额,17—14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资产及负债,17—17 限额以上批发业资产及负债,17—20 限额以上餐饮业资产及负债,17—23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主要财务指标,17—26 按登记注册类型和行业分限额以上餐饮业主要财务指标,17—29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基本情况,17—32 按业态分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企业基本情况,17—35 分地区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企业基本情况,17—38 各地区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基本情况,18 对外经济贸易,18—3 货物进出口总额,18—6 历年进口货物分类金额,18—9 出口主要货物数量和金额,18—12 各地区按境内目的地和货源地分货物进出口总额,18—15 按国别(地区)分实际外商投资额,18—18 按行业分外商投资企业年底注册登记情况,18—21 按行业分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主要统计指标解释,19—1 旅游业发展情况,19—4 按国别分外国入境旅游人数,19—7 国内旅游情况,20 金融业,20—3 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0—6 货币供应量(年底余额),20—9 金融机构法定贷款利率,20—12 外资银行资产负债表(年底余额),20—15 上市公司数量,22—12 图书出版分类构成情况,22—15 课本出版情况,22—18 档案馆机构和人员情况,22—21 群众体育活动情况,附录2—5 工业生产指数,附录2—8 货物进出口额,中国统计出版社最新资料书简目,9—15 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20—19 保险公司业务经济技术指标,21 教育和科技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下载地址、中国统计年鉴PDF版、中国统计年鉴2018、中国统计年鉴最新版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