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统计年鉴2009年
2009年温州统计年鉴 《温州统计年鉴—2009》是一部全面反映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年刊。本书收录内容为:全市2008年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详细统计数据,主要年份主要统计数据,各县(市、区)主要指标数据。本年鉴将建国以来或1978年以来年度主要数据单列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果。附录部分收录了全国、全省及省内各市主要统计资料,同时还保留了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和2006年第二次农业普查的主要数据。本年鉴内容分11篇:1.历年主要统计资料;2.综合;3.农业;4.工业、交通和通信;5.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6.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7.金融和财政;8.社会;9.从业人员和职工工资;10.物价和人民生活;11.附录。各篇末附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本年鉴统计资料范围按国土原则统计。市区数据包括市直属部门和鹿城、龙湾、瓯海三区的数据。龙湾区数据包括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数据;市直属部门资料统计在市区范围内,或按在地统计原则划归相关县(市、区)。建国以来历史资料,全市数据按现行政区划整理,县级按原行政区划整理;1980年平阳县苍南县分置前,苍南县数据包括在平阳县统计资料内。苍南县、鹿城、龙湾、瓯海三区分别从置县(区)时整理历史数据。本年鉴资料来自政府统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年度统计资料整理汇编,规模(限额)以下工业、贸易业、服务业、物价和城乡居民收支等数据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整理汇编。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后,按规定调整1992年至2003年生产总值及二三产业增加值,并相应调整各年份的发展速度,在使用上述数据时,均以本年鉴为准。本年鉴统计资料的统计标准,按当时国家统计制度执行,有关指标的涵义、口径、范围、计算方法等,在不同时期可能有所不同,使用时请注意。近几年来,统计指标口径变化主要为:1.200 3年开始国民经济分类标准按新标准执行;2.2002年开始行业分类按新标准GB/T4754-200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同时企业规模划分2003年开始也按国家新标准执行;3.工业统计中,“规模以上工业”指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但2006年之前包括全部国有企业。4.贸易业统计中,“限额以上企业”指批发贸易业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零售贸易业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餐饮业年营业额200万元以上的企业;5.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中,“限额以单位”指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6.农林牧渔业产值中农业项下的1980年起增列了“农民家庭兼营工业”产值,2002年起划归为工业产值;2003年起包括了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本年鉴统计资料的价值量指标,如生产总值、工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等指标,除特别注明的外,均按当年现行价格计算,发展(增长)指数按可比价格计算。本年鉴个别数据与以前年鉴不一致时,则以本年鉴公布的数据为准。本年鉴几种符号的表示方法:“#”表示其中数;“空格”表示此数为零或数据不详,或为免报的数据。1—3 1978—2008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1—6 1978—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1—9 1978—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结构,1—12 历年耕地面积和农作物播种面积,1—15 历年主要农作物产品产量,1—18 历年工业生产基本情况,1—21 历年货运量,1—24 历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7 1985—2008年协议使用外资,1—30 历年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1—33 历年卫生机构、床位和人员数,1—36 历年职工平均工资,1—39 历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42 1979—2008年分县(市、区)生产总值指数,1—45 1990—2008年分县(市、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和发展指数,1—48 1978—2008年分县(市、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1 1978—2008年分县(市、区)农作物播种面积,1—54 历年分县(市、区)水产品产量,1—57 历年分县(市、区)工业总产值指数,1—60 1978—2008年分县(市、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63 1978—2008年分县(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4 道路交通事故和火灾概况(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5—2 2004—2008年城镇集体以上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概况,5—5 限额以上投资项目完成情况(2008年),5—8 分县(市、区)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概况(2008年),5—11 分县(市、区)限额以下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概况(2008年),5—14 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一览表(2008年),5—17 建筑企业财务状况(2008年),主要指标解释,6—1 分县(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8年)(一),6—4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基本情况(2008年),6—7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分类(2008年),6—10 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经营状况(2008年),6—13 分县(市、区)使用外资(2008年),6—16 进出口总额分国(地区)别(2008年),主要指标解释,7—1 2004—2008年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7—4 2004—2008年金融机构现金收支,7—7 财产保险业务分类(2008年),7—10 分县(市、区)人身保险保费支出(2008年),1—66 1978—2008年分县(市、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69 1978—2008年分县(市、区)在岗职工人数,1—72 1978—2008年分县(市、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综合,2—1 历届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数,2—4 行政区划(2008年),2—7 各部门机构数(2008年),2—10 分县乡镇街道人口(2008年),社会,8—2 2004—2008年科学技术事业基本情况,8—5 主要年份教育事业基本情况,8—8 成人高等教育基本情况(2008年),8—11 各类学校学校办学条件情况(2008年),8—14 分县(市、区)普通高中教育基本情况(2008年),8—17 分县(市、区)小学教育基本情况(2008年),8—20 卫生事业基本情况(2008年),8—23 2004—2008年市区公用事业,8—26 主要年份标准计量和质量监督情况,8—29 2004—2008年社会保障事业基本情况,8—32 社区服务情况(2008年),主要指标解释,9—1 分行业从业人数(2008年),9—4 分县(市、区)非国有和非集体经济单位从业人员数和劳动报酬(2008年),9—7 分县(市、区)人才资源(2008年),9—10 分行业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008年),9—13 分县(市、区)在岗职工人数及工资(2008年),市花·茶花,10—3 2004—2008年城市主要服务项目平均价格,10—6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累计指数(2008年),10—9 2004—2008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分类指数,10—12 工业品出厂价格分月环比指数(2008年),10—15 市区房屋租赁、物业管理及土地交易价格指数(2008年),10—18 2004—2008年城市居民人均现金收支,10—21 2004—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收支,10—24 城镇居民按相对收入分组的收支情况(2008年)2008年,10—27 2004—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支出,主要指标解释,附录1—1 全国行政区划、自然资源概况(2007年),附录2—2 1978—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附录2—5 全省主要统计资料一览(2008年),附录4—2 历次人口普查主要指标,附录6—2 第一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2004年)(二),附录7—1 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人口户籍分布(2006年),2—14 2004—2008年支出法生产总值,2—17 分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2008年),2—20 分季度劳动力需求指数(2008年),2—23 企业集团主要财务指标(2008年),2—26 分县(市、区)用电情况(2008年),市花·茶花,3—3 分县(市、区)乡村人口和从业人员(2008年),3—6 分县(市、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08年),3—9 分县(市、区)茶叶、水果和林业生产情况(2008年),3—12 乡镇基本情况(2008年),主要指标解释,4—1 工业企业主要指标(2008年),4—4 2004—2008年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分类及指数,4—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指标(2008年),4—10 规模以上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财务指标(2008年),4—1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2008年),4—16 机动车保有量(2008年),4—19 分县(市、区)公路养护里程(2008年),4—22 分县(市、区)桥梁、隧道情况(2008年),附录7—3 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社会保障和居住(2006年)2009年温州统计年鉴
温州统计年鉴2009年下载地址、温州统计年鉴PDF版、温州统计年鉴2018、温州统计年鉴最新版
温州统计年鉴2009年下载地址、温州统计年鉴PDF版、温州统计年鉴2018、温州统计年鉴最新版
下载地址
上篇:宜昌统计年鉴2009年
下篇:忻州统计年鉴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