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统计年鉴2010年
2010年广东统计年鉴 《广东统计年鉴-2010》(下简称《年鉴》)系统收录了全省及各市、县(区)2009年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统计数据,以及1978年以来各个主要时期全省的一些主要统计数据,是一部全面反映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年刊。本《年鉴》正文内容分为22个篇章,即:1.行政区划和自然资源;2.综合;3.国民经济核算;4.人口;5.从业人员和职工工资;6.固定资产投资;7.能源;8.财政、银行和保险;9.价格指数;10.人民生活;11.农业;12.工业;13.建筑业;14.运输和邮电;15.国内贸易;16.对外经济;17.旅游;18.教育、科技和文化;19.体育、卫生、社会福利、环保和其他;20.区域经济主要指标;21.城市主要经济指标;22.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同时,附录有4个篇章:1.部分省(市)主要统计指标;2.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主要统计资料;3.中国台湾省主要统计指标;4.部分国家和地区主要统计资料。本《年鉴》在内容上主要做了如下修订:1.根据广东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对部分专业2008年及相关年份的数据进行了调整,各相关栏目均已作具体说明。2.恢复了《国内贸易篇》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统计资料。3.在《人民生活篇》中增加21个地级以上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资料;《体育、卫生、社会福利、环保和其他篇》增加了各市环境保护基本情况资料。4.《综合篇》取消了重点企业集团资料。本《年鉴》资料主要来自政府各级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的各种定期统计年报表和抽样调查资料;部分资料来自中央部属单位和省属各主管部门。附录资料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整理。资料中所使用的度量衡单位,除灌溉、播种面积照顾我国使用习惯继续用“亩”为单位外,其余均采用国际统一标准计量单位。本《年鉴》中计算的平均每年增长速度,均用“水平法”。本《年鉴》统计表中的符号使用说明:“…”表示数据不足本表最小单位数;“#”表示其中主要项;“空格”表示该项统计指标数据不详或无该项数据;“①”表示本表下有注解。本《年鉴》在整理编辑过程中,得到省直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1-2 自然资源(2009年),1-5 各地区年日照时数,二、综合,2-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与速度指标,16-27 一类口岸开放使用情况(2009年末),简要说明,17-3 城市接待外国游客数,17-6 各市旅行社组团出境游人数(2009年),17-9 各市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简要说明,2-5 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数,2-8 各市按机构类型分法人单位数(2009年),2-11 民营经济主要指标,18-2 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18-5 各级各类成人教育在校学生数,18-8 各市普通中学情况(2009年),18-11 各市学龄儿童入学情况,18-14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平均每万在岗职工专业技术人员数,2-16 主要行业大类企业景气指数(2009年),2-19 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简要说明,3-3 地区生产总值指数,18-16 科技成果项数,18-19 各市县级及以上政府部门属研究与开发机构基本情况(2009年),18-22 各类技术合同签订情况,18-25 各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和经费,3-5 三次产业贡献率,3-8 各行业增加值构成项目(2009年),3-11 最终消费及构成,3-14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及人均消费水平指数,3-17 各市第三产业增加值,18-29 文化部门艺术表演团体演出基本情况(2009年),18-32 各市文化、文物事业机构数(2009年),18-35 图书出版情况(2009年),18-38 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情况,18-41 各市广播、电视事业机构数(2009年),简要说明,19-3 卫生事业机构、床位及人员数,19-6 各类卫生事业机构、床位和人员数,19-9 优抚、社会救济和福利事业情况,3-19 各市地区生产总值(2009年),3-22 各市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2009年),3-25 各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主要统计指标解释,4-1 人口主要指标,4-4 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4-7 各市年末户籍人口数(2009年),五、从业人员和职工工资,5-2 从业人员年末人数,5-5 各市按三次产业分从业人员年末人数,5-8 各市城镇单位各行业在岗职工年末人数(2009年),5-11 各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和在岗职工工资(2009年),5-14 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劳动报酬(2009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6-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指标,6-4 按构成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9年),6-7 各市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9年),6-10 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完成投资额,19-12 各市“三废”排放及治理情况(2009年),19-15 交通事故发生情况(2009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20-1 区域主要经济指标,20-4 珠江三角洲九市工业企业主要指标(2009年),20-7 东翼主要经济指标,20-10 山区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简要说明,二十二、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6-15 各市农业、能源、原材料、运输邮电业投资和比重(2009),6-18 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或效益,6-21 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2009年),6-24 各市房地产开发房屋建筑面积及价值(2009年),6-27 各市商品房屋销售情况(2009年),简要说明,7-3 综合能源平衡表,7-6 各市单位GDP能耗,7-9 平均每天各种能源消费量,7-12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主要统计指标解释,8-1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支和增长速度,8-4 各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支,8-7 各市中资金融机构基本情况,8-10 中资金融机构现金投放回笼差额,22-2 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2009年),22-5 各县(市)区工、农业总产值,22-8 各县(市)区生猪年末存栏头数、肉猪出栏头数和猪肉产量,22-11 各县(市)区年末在岗职工人数(2009年),附录,8-11 财产保险公司主要指标,九、价格指数,9-2 各种价格定基指数,9-5 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9-8 各市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2009年),9-11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9-14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9-17 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简要说明,10-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性支出,10-6 接收入等级分的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现金收入(2009年),10-9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构成(2009年),10-12 按收入等级分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拥有量(2009年),10-15 农村居民家庭房屋情况,10-18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家庭经营纯收入及构成,10-21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现金收入,10-24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主要耐用物品年末拥有量,10-27 广东农村全面小康监测情况,简要说明,11-3 农业机耕、农田水利、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及农村用电量,11-6 农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和效益指标,11-9 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点分布情况,11-12 农村居民家庭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11-15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数(1978年=100),11-18 各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数(2009年),11-21 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亩产及总产量,11-24 水产养殖面积和水产品产量,11-27 茶叶、桑、水果面积及产量,11-30 乡镇企业基本情况(2009年),十二、工业,12-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和产值,12-5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指数,12-8 各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指数,12-11 各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09年),12-1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2009年),12-17 规模以上股份合作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2009年),12-20 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2009年),12-23 规模以上九大产业工业总产值和增长速度,12-26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主要经济指标,12-29 各市私营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2009年),12-32 各市按经济类型分的工业企业资产(2009年),12-35 全省主营业务收入最大的50家工业企业(2009年),十三、建筑业,13-2 建筑业企业主要指标,13-5 各市建筑业企业增加值,13-8 各市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主要统计指标解释,14-1 运输邮电主要指标,14-4 各市旅客周转量,14-7 各市货物周转量,14-10 各市私人汽车拥有量(2009年),14-13 输油(气)管道长度和运输量,14-16 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14-19 各市邮电业务总量,十五、国内贸易,15-2 按行业及城乡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 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15-8 各市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销售总额,15-11 各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购、销、存总额(2009年),15-14 各市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经营情况(2009年),15-17 限额以上批发企业财务状况(2009年),15-20 限额以上住宿企业财务状况(2009年),15-23 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15-26 各市按行业分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单位数(2009年),15-29 按行业和所在地分批零售企业从业人员数(2009年),15-32 各市按行业和所在地分批发零售企业从业人员数(2009年),十六、对外经济,16-2 人民币对主要外币年平均汇价,16-5 按产品类型分的进出口额,16-8 进出口商品分类金额,16-11 各市出口总额,16-14 各市外商投资企业进口总额,16-17 外商投资企业进口主要商品数量和金额,附录B-2 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附录D-2 部分国家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附录D-5 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6-19 利用外资情况,16-22 分国别(地区)外商直接投资,16-25 分行业外商投资企业工商注册登记情况(2009年末)2010年广东统计年鉴
广东统计年鉴2010年下载地址、广东统计年鉴PDF版、广东统计年鉴2018、广东统计年鉴最新版
广东统计年鉴2010年下载地址、广东统计年鉴PDF版、广东统计年鉴2018、广东统计年鉴最新版
下载地址
下篇:广州统计年鉴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