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统计年鉴2011年

2018-08-12 未知
2011年温州统计年鉴 《温州统计年鉴-2010》是一部全面反映温州市闲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年刊。本书收录内容为:全市2010年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详细统计数据,主要年份主要统计数据,各县(市、区)主要指标数据本年鉴将历年主要数据分别列人各篇章中,集中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情况。附录部分收录了全国、全省及省内各市主要统计资料,同时还保留了第五次人门普查、第一次和第二次经济普查和第二次农业普查的主要数据。首次公布了第六次人日普查主要数据。本年鉴内容分10篇:1综合;2农业;3.工业、交通和通信;4.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5.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6.金融和财政;7,社会;8.从业人员和职工工资;9.物价和人民生活;10,附录各篇末附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本年鉴统计资料范围按国土原则统计。市区数据包括市直属部门和鹿城、龙湾、欧海二区的数据龙湾区数据包括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数据;市直属部门资料统计在市区范围内,或按在地统计原则划归相关县(市、区)。1949年以来历史资料,全市数据按现行政区划整理,县级按原行政区划整理;1980年平阳县苍南县分置前,苍南县数据包括在平阳县统计资料内。苍南县、鹿城、龙湾、欧海只区分别从置县(区)时整理历史数据。2009年起鹿城区统计资料包括市直属单位部门数据。本年鉴资料来自政府统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年度统计资料整理汇编,规模(限额)以下工业、贸易业、服务业、物价和城乡居民收支等数据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整理汇编。第一次和第二次经济普查后.按规定调整1992年至2008年生产总值及二三产业增加值,并相应调整各年份的发展速度,在使用上述数据时,均以本年鉴为准。本年鉴统计资料的统计标准,按当时国家统计制度执行.有关指标的涵义、口径、范围、计算方法等,在不同时期可能有所不同,使用时请注意。近几年来,统计指标口径变化主要为:1.2002年开始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按GB/T4754-2002标准.同时企业规模划分2003年开始也按国家新标准执行;2.工业统计中,“规模以上工业”指年销售收人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但2006年之前包括全部国有企业;贸易业统计中,“限额以上企业”指批发贸易业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零售贸易业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餐饮业年营业额200万元以上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中,“限额以上单位”指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农林牧渔业产值中农项下的1980年起增列了“农民家庭兼营工业”产值.2002年起划归为工业产值;2003年起包括了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本年鉴统计资料的价值量指标,如生产总值、工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等指标,除特别注明的外,均按当年现行价格计算,发展(增长)指数按可比价格计算。本年鉴个别数据与以前年鉴不一致时,则以本年鉴公布的数据为准。本年鉴几种符号的表示方法:“#”表示其中数;“空格”表示此数为零或数据不详,或为免报的数据。《温州统计年鉴—2011》编辑委员会,综合,1-3 分县(市、区)按年龄分组人口(2010年),1-6 分县(市、区)年末总户数和总人口(2010年),1-9 分县乡镇街道人口(2010年),1-12 各部门机构数(2010年),1-15 1979-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发展指数(以上年为100),1-18 1979-2010年国民经济三次产业贡献率,1-21 2005-2010年全市分行业生产总值,1-24 2005-2010年最终消费和居民消费水平,1-27 1990-2010年分县(市、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发展指数,1-30 1990-2010年分县(市、区)人均生产总值和发展指数,1-33 分季度企业景气指数(2010年),1-36 园区、开发区基本情况(2010年),农业,2-3 分县(市、区)乡村人口和从业人员(2010年),2-6 历年分县(市、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数(以1949年为100),2-9 分县(市、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0年),2-12 1978-2010年分县(市、区)农作物播种总面积,2-15 1978-2010年分县(市、区)年末生猪存栏量,2-18 分县(市、区)茶叶、水果和林业生产情况(2010年),2-21 历年林业、渔业、农业机械和物资消耗情况,2-24 乡镇基本情况(2010年),主要指标解释,3-2 历年工业生产基本情况,3-5 2005-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类及指数,3-8 1978-2010年分县(市、区)工业总产值指数(以上年为100),3-11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财务指标(2010年),3-14 主要年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3-17 2006-2010年分县(市、区)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3-20 分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能源消费量(2010年),3-23 历年客运量,3-26 1978-2010年分县(市、区)公路和水运客运量,3-29 主要年份水路运输工具实用数,3-32 分县(市、区)桥梁、隧道情况(2010年),3-35 历年邮政电信事业情况,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4-3 1978-2010年分县(市、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4-6 2005-2010年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概况,4-9 分县(市、区)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概况(2010年),4-12 分县(市、区)限额以下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概况(2010年),4-15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2010年),4-18 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一览表(2010年),4-21 建筑企业财务状况(2010年),主要指标解释,5-2 1978-2010年分县(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基本情况(2010年),5-8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分类(2010年),5-11 商品交易市场主要商品成交情况(2010年),5-14 主要年份对外经济和旅游业主要指标,5-17 分县(市、区)使用外资(2010年),5-20 进出口总额分国(地区)别(2010年),5-23 1984-2010年旅游业基本情况,6-1 2005-2010年分县(市、区)本外币存款和贷款,6-4 1978-2010年分县(市、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7 历年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6-10 2008-2010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与支出,6-13 分县(市、区)财产保险业务(2010年),主要指标解释,7-2 2005-2010年科学技术事业基本情况,7-5 各县(市、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2010年),7-8 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情况(2010年),7-11 分县(市、区)限额以上服务业财务状况表(2010年),7-14 普通高等教育基本情况(2010年),7-17 中等职业学校基本情况(2010年),7-20 分县(市、区)幼儿园基本情况(2010年),7-23 分县(市、区)职业高中教育基本情况(2010年),7-26 民办教育基本情况(2010年),7-29 卫生事业基本情况(2010年),7-32 主要年份体育运动情况,7-35 主要年份环境保护情况,7-38 主要年份民政福利事业情况,7-41 社会团体情况(2010年),7-44 主要年份共青团、妇联组织和工作情况,8-1 历年职工人数,8-4 1978-2010年职工工资总额指数,8-7 1978-2010年分县(市、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8-10 分行业女性从业人员数(2010年),8-13 分县(市、区)非国有和非集体经济单位从业人员数和劳动报酬(2010年),8-16 分行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10年),8-19 分县(市、区)人才资源(2010年),物价和人民生活,9-3 2005-2010年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9-6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分月环比指数(2010年),9-9 2005-2010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9-12 工业品出厂价格分月同比指数(2010年),9-15 市区房屋销售价格指数(2010年),9-18 城市居民按相对收入分组的收支情况(2010年),9-21 2005-2010年城市居民每百户耐用消费品购买量与拥有量,9-24 城镇居民按相对收入分组的收支情况(2010年),9-27 1978-2010年分县(市、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30 2005-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支出,9-33 1978-2010年农村住户抽样调查主要指标,附录1-1 全国行政区划、自然资源概况(2009年),附录2-2 1978-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附录2-5 全省主要统计资料一览(2010年),附录4-2 第六次人口普查分县(市、区)主要数据,附录6-2 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从业人员(2006年),温州便览20112011年温州统计年鉴
温州统计年鉴2011年下载地址、温州统计年鉴PDF版、温州统计年鉴2018、温州统计年鉴最新版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