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2011年

2018-08-28 未知
2011年中国人口 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统计局组织实施的基本国情国力调查。调查开展以来采集了大量的人口信息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为社会各界提供了丰实的统计信息,受到广泛的好评。《2011中国人口》利用2011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分析论述了中国的人口现状和发展态势并对我国港澳台人口状况进行了分析可供各级领导、从事人口工作和关心中国人口问题的读者参考。2011年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以全国为总体,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次总体,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方法共抽取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133个县(区、市)4420个乡(镇、街道)4800个村(居)委会,共调查登记常住人口1145万人全国抽样比为0.850%。调查数据以2011年末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常住人口、分城乡人口、分年龄和分性别人口进行了加权汇总。本书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历次人口普查数据、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年度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人口数据为人口普查数据2005年为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其他年份为年度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本书中一至七部分中的数据如无特殊说明均为2011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计算所得。本书在编辑过程中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的大力支持。 尽管我们为完成该报告书付出了很大努力但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4.人口自然增长率区域差异显著,6.城镇人口比重首次超过乡村人口,8.婚姻和家庭状况在稳定中发生缓慢变化,10.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快,1.总人口性别结构变化,3.出生人口性别比继续下降,5.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新格局,三、妇女生育水平,2.出生人数继续少量回升,4.生育年龄和生育间隔基本稳定,6.受教育程度显著影响妇女生育水平,1.人口老龄化导致我国粗死亡率持续上升,3.死亡人口老龄化导致平均死亡年龄不断上升,5.死亡人口的月份分布存在季节性差异,1.在婚比例年龄模式“中间高、两端低”,3.未婚比例地区和受教育程度差异明显,5.城镇女性离婚比例较高,7.丧偶比例随年龄增长,9.平均家庭户规模进一步降低,11.户主率基本保持稳定,六、受教育状况,2.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比重的变化,4.不同地区受教育水平状况,6.老年人口受教育状况,1.人户分离人口规模继续扩大,3.不同类型人户分离口的性别年龄结构有显著差异,5.人户分离人口的平均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高,7.人户分离人口受教育程度地区分布不均,9.不同年龄段人口的迁移原因构成有较大差别,11.跨省流动人口的流入地、流出地空间分布极不均匀,13.跨省流动人口的流向具有强选择性,1.港澳台地区2011年总人口超过3千万人,3.居住在大陆地区的港澳台居民超过40万人,5.港澳台地区中香港老龄化最严重,7.港澳台地区人类发展指数较高,9.港澳台地区近年失业率呈下降趋势,九、世界人口状况,2.各洲人口增长速度反差巨大,4.各国(地区)生育水平参差不齐,6.发达国家老龄化更加严重,附录一 2011年中国主要人口数据,表2 各地区人口的城乡构成,表4 各地区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表6 各地区按家庭户规模分的户数,表8 各地区分性别的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表10 全国15岁及以上人口分年龄、性别的婚姻状况,表12 全国分年龄、性别的死亡人口状况(2010.11.1-2011.10.31),基本情况2011年中国人口
中国人口2011年下载地址、中国人口PDF版、中国人口2018、中国人口最新版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