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统计年鉴2012年

2018-09-10 未知
2012年温州统计年鉴 《温州统计年鉴-2012》是一部全面反映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年刊。本书收录内容为:全市2011年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详细统计数据,重要历史年份和近年主要统计数据,各县(市、区)主要指标数据。本年鉴将历年主要数据分别列入各篇章中,集中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情况。本年鉴内容分10篇:1.综合;2.农业;3.工业、交通和通信;4.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5.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6.金融和财政;7.社会;8.从业人员和职工工资;9.物价和人民生活;10.附录。附录部分收录了全国、全省及省内各市主要统计资料,同时还保留了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第一次和第二次经济普查和第二次农业普查的主要数据。各篇末附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本年鉴统计资料范围按国土原则统计。市区数据包括市直属部门和鹿城、龙湾、瓯海三区的数据。龙湾区数据包括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数据;市直属部门资料统计在市区范围内,或按在地统计原则划归相关县(市、区)。1949年以来历史资料,全市数据按现行政区划整理,1980年苍南县分置前,苍南县数据包括在平阳县统计资料内。苍南县、鹿城、龙湾、瓯海三区分别从置县(区)时整理历史数据。2009年起鹿城区部分统计资料包括市直属单位部门数据。本年鉴资料来自政府统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年度统计资料整理汇编,规模(限额)以下工业、贸易业、服务业、物价和城乡居民收支等数据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整理汇编。第一次和第二次经济普查后,按规定调整1992年至2008年生产总值及二三产业增加值,并相应调整各年份的发展速度,在使用上述数据时,均以本年鉴为准。本年鉴统计资料的统计标准,按当时国家统计制度执行,有关指标的涵义、口径、范围、计算方法等,在不同时期可能有所不同,使用时请注意。近几年来,统计指标口径变化主要为: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按2002年GB/T4754-2002标准执行,企业规模划分2003年开始也按国家新标准执行;2.工业统计中,“规模以上工业”2010年之前指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但2006年之前包括全部国有企业;2011年之后指年销售收入2000万以上工业企业。3.贸易业统计中,“限额以上企业”指批发贸易业年销售额200。万元以上、零售贸易业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餐饮业年营业额200万元以上的企业;4.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中,“限额以上单位”指计划总投资00万元以上的项目;5.农林牧渔业产值中农业项下的1980年起增列了“农民家庭兼营工业”产值,2002年起划归为工业产值;2003年起包括了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本年鉴所使用的度量衡单位均采用国际统一标准计量单位,并统一使用最新颁布实施的行业分类及产品目录(参见国家局翻译)。本年鉴统计资料的价值量指标,如生产总值、工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等指标,除特别注明的外,均按当年现行价格计算,发展(增长)指数按可比价格计算。本年鉴个别数据与以前年鉴不一致时,则以本年鉴公布的数据为准。本年鉴几种符号的表示方法:“#”表示其中数;“空格”表示此数为零或数据不详,或为免报的数据。7-25 历年卫生机构、床位和人员数,7-28 2007-2011年分县(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7-31 主要年份市区公用事业,7-34 主要年份档案事业基本情况,7-37 基本养老保险人员情况(2011年),7-40 主要年份律师、公证及调解工作情况,8-1 历年职工人数,8-4 历年职工平均工资,8-7 1978-2011年分县(市、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8-10 分行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2011年),8-13 分行业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011年),8-16 分县(市、区)在岗职工人数及工资(2011年),8-19 分县(市、区)人才资源(2011年),物价和人民生活,9-3 主要年份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9-6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分月同比指数(2011年),9-9 主要年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9-12 工业品出厂价格分月同比指数(2011年),9-15 市区房屋销售价格指数(2011年),9-18 城市居民按相对收入分组的收支情况(2011年),9-21 主要年份城市居民每百户耐用消费品购买量与拥有量,9-24 城镇居民按相对收入分组的收支情况(2011年),温州便览,1-1 人口和自然资源(2011年),1-4 分县(市、区)街道、乡镇(2011年),1-7 各部门机构数(2011年),1-10 分县(市、区)年末户籍总户数和总人口(2011年),9-27 1978-2011年分县(市、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30 主要年份农村居民人均支出,9-33 1978-2011年农村住户抽样调查主要指标,附录1-1 全国行政区划、自然资源概况(2010年),附录2-2 1978-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附录2-5 全省主要统计资料一览(2011年),附录4-2 第六次人口普查分县(市、区)主要数据,附录5-2 第二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2008年)(一),附录5-5 第二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2008年)(四),附录6-3 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社会保障和居住(2006年),1-13 2010-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比例指标,1-16 1979-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发展指数(以上年为100),1-19 1979-2011年国民经济三次产业贡献率,1-22 主要年份全市分行业生产总值指数(以上年为100),1-25 1979-2011年分县(市、区)生产总值指数(以上年为100),1-28 1990-2011年分县(市、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和发展指数,1-31 市、县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指标(2011年),1-34 分季度生产总量指数(2011年),1-37 分县(市、区)用电情况(2011年),农业,2-3 分县(市、区)乡村人口和从业人员(2011年),2-6 历年分县(市、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数(以1949年为100),2-9 分县(市、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1年),2-12 1978-2011年分县(市、区)农作物播种总面积,2-15 历年畜牧业生产,2-18 分县(市、区)畜牧业生产情况(2011年),2-21 历年农业生产条件,2-24 街道乡镇基本情况(2011年),主要指标解释,3-2 主要年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类,3-5 1978-2011年分县(市、区)工业总产值指数(以1949年为100),3-8 大中型工业企业财务指标(2011年),3-11 2006-2011年分县(市、区)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3-14 分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能源消费量(2011年),3-17 历年货运量,3-20 1978-2011年分县(市、区)公路和水运客运量,3-23 主要年份水路运输工具实用数,3-26 分县(市、区)桥梁、隧道情况(2011年),3-29 历年邮政电信事业情况,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4-3 1978-2011年分县(市、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4-6 主要年份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概况,4-9 分县(市、区)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概况(2011年),4-12 分县(市、区)限额以下固定资产项目投资概况(2011年),4-15 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2011年),4-18 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一览表(2011年),4-21 建筑企业财务状况(2011年),主要指标解释,5-2 1978-2011年分县(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产业活动单位(个体户)商品购进、销售和库存(2011年),5-8 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法人单位经营状况(2011年),5-11 各类市场基本情况(2011年),5-14 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财务状况表(2011年),5-17 主要年份对外经济和旅游业主要指标,5-20 分县(市、区)使用外资(2011年),5-23 进出口总额分国(地区)别(2011年),5-26 1984-2011年旅游业基本情况,6-1 主要年份分县(市、区)本外币存款和贷款,6-4 1978-2011年分县(市、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7 历年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6-10 2008-2011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与支出,6-13 分县(市、区)财产保险业务(2011年),主要指标解释,7-2 主要年份科学技术事业基本情况,7-5 各县(市、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2011年),中国统计出版社最新资料书简目,7-10 历年在校学生数,7-13 成人高等教育基本情况(2011年),7-16 各类学校学校办学条件情况(2011年)2012年温州统计年鉴
温州统计年鉴2012年下载地址、温州统计年鉴PDF版、温州统计年鉴2018、温州统计年鉴最新版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