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09-12-22 国家统计局

科技经费投入增加。全年全国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为117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526亿元,增长9.2%。

基础研究工作得到加强,国家技术创新取得新进展。全年国家基础研究投入37亿元,比上年增长26%。组织了一批技术创新项目和新产品试产,完成了15项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及鉴定验收。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加强。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的成果。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2。8万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2500项,应用技术成果2。4万项,软科学成果1500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4700项,获国家奖励的成果543项。全年6次成功发射卫星。全年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121989件,授权专利67889件,分别比上年增长6。8%和33.1%。技术市场更加活跃。全国共签订技术合同28万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430亿元,比上年增长22.8%。

质量、标准化、计量工作和天气预报等项服务进一步加强。全年全国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4500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228个。国家监督抽查 6265家企业200类7804种产品和商品。全国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3875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212万台件。全国共有城乡天气预报服务网发射站点1213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235个。全国共有地震台站1267个,遥测台网28个。全国共有1403个海洋观测、监测站点,共获得2082万组海洋数据。测绘部门公开出版地图1070种。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入,中小学学校布局进一步调整。年末全国普通高校1022所,招生108万人,在校生341万人;研究生培养单位736个,招生7.3万人,在学研究生19.9万人;成人高校962 所,招生100万人,在校生282万人。普通高中13948所,在校生938万人。各类高级中等职业学校17106所,在校生1126万人(含技工学校学生173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55%。全国初中在校生5450万人,初中入学率达87.3%;小学在校生13954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 98.9%。普通初中和小学学生辍学率分别为3.23%和0.93%。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 251万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培训学员8682万人次。全年共扫除文盲321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635个,文化馆2915个,公共图书馆2721个,博物馆1289个。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743 座,广播人口覆盖率88.2%,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283座,电视人口覆盖率89.0%。全国各类电影放映单位6.9万个。全年生产电影故事片82部,向国内销售影片(含复映片)221 部,向国外销售143 部。有10部影片在各类国际电影节上获12项奖。全年出版全国性和省级报纸195亿份,各类杂志25亿册,图书73亿册(张)。年末全国共有档案馆3706个,已开放各类档案 3305万卷(件)。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国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 31万个,床位314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291万张。卫生技术人员442万人,其中医院、卫生院医生141万人,护师、护士107万人。全国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5907个,卫生技术人员22万人。妇幼卫生机构2724个,卫生技术人员7.3万人。达到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的县数占总县数的75%。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5万个,床位74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00万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数占总村数89.5%,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33万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在国内外的各项比赛中,我国运动健儿获得了83个世界冠军;30人3 队68 次创31项世界纪录。在第十三届曼谷亚运会上获得金牌129枚,奖牌274枚,从而3次蝉联金牌与奖牌数亚洲第一。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开展。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国环境保护系统共有11万人,各级环境监测站2144个,环境监测人员5.7万人。自然保护工作取得了新的成就,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单位总数已达111个;全国自然保护区达到926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达到136个。环境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到年末,已制定各类环境保护标准395项。年内设立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达88.0%,当年投产的建设项目同时建设防治污染设施的占90%。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9575个,总投资10.1亿元。全国513个城市建成了2606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402个城市中建成了1994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8684平方公里。

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展开。对太湖流域日排水100吨以上的1035家排污企业进行了限期治理,全流域共投入治理资金14.5 亿元,878家企业完成达标治理任务,14家企业停产治理,关停取缔了143家污染严重又治理无望的企业。年末太湖流域已基本实现全流域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的目标,太湖水质趋于好转。

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与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的实施工作有序进行。至1998年8月止,已竣工项目323个,完成投资额189.9亿元。

全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一些大中城市污染加剧,垃圾、农药、化肥等污染仍然严重,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功能衰退等生态问题比较突出。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全年出生人口1991万人,出生率为16.03‰;死亡人口807万人,死亡率为6.50‰;全年净增人口1184万人,自然增长率9.53‰,比上年下降0.53个千分点。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2481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7942万人,占30.4%;乡村人口86868万人,占69.6%。0-14岁人口比重为25.7%,15-64岁人口比重为67.6%,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6.7%,老年人口达到8375万人。家庭户平均户规模为3.63人。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25元,考虑价格下降因素,实际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160元,实际增长4.3%。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4亿平方米,农村竣工住宅面积8.1亿平方米。

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年末99%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全国有8505万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2735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离退休费社会统筹;1590万职工参加了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152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医疗费用统筹。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国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达106万张,收养80万人。城镇建立起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6万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6629个。全国600个城市、1242个县已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共有332万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城乡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国家救济的达7208万人次。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53万人,妥善安置了退伍军人的生活和就业。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51.4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5.4亿元,接收社会捐赠 12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