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09-12-22 国家统计局

科技经费投入增加。全年全国科技机构、高等院校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等单位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630亿元。其中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222 亿元,增长 13.3%,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0.5%。

科技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全年全国共取得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2.6万项。主要科技成果有:原子级操纵和原子级加工居世界前列、国家计算机与网络设施(NCFC) 实现国内国际联网、培育出270个农作物新品种、研制成时速160公里的准高速机车和东风4E型重内燃机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科学项目3537项,资助金额3.1亿元。新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5个,国家工业试验基地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0个。全年国家组织完成了100项技术开发、新技术推广、消化吸收、工业性试验项目,完成了17套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并经鉴定验收交付使用。

质量检测、标准化建设、专利申请和天气预报服务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国共有产品质量监测机构3000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234个。全年制定、修订各类国家标准1414个。全年共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7.8万件,授权专利4.3万件。全国共建立了超短波天气警报服务系统发射台1894个。测绘部门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图 67761幅,公开出版地图893种。

技术市场更加活跃。全年全国共签订技术合同21. 2万份,成交金额228.8亿元。1994年参加“产、学、研”合作的单位33997个,设立合作开发项目12844 项,参加人数45.4万人。

各类教育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全国招收研究生5.1万人,比上年增加0.9万人;在学研究生12.8万人,增加2. 1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90万人,下降2. 6%;在校学生279.9 万人,增加26.4万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继续发展。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844. 6万人(含技工学校学生182.2 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1509万人的56%。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进一步发展。全国初中在校学生4317万人,小学在校学生1.3亿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4%;小学毕业生升学率由上年的81.8%提高到86.6%。普通初中和小学学生辍学率分别为5.11%和1.85%。中、小学办学条件继续得到改善。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高速发展, 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蓬勃展开。成人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包括电大、函授及夜大招生的普通班学员)101.7万人,比上年增长17.9%;在校学生235.2万人,增长26.3%;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221.4万人,增加14.6万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培训学员6625万人次;成人中、小学在校学生761 .5万人;全年共扫除文盲486.2万人。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681个,文化馆2875个,公共图书馆2597个,博物馆1140个,档案馆3585个,广播电台1108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748座,电视台764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12 3座。广播人口覆盖率77.4%,电视人口覆盖率83.3%。各类电影放映单位10.9万个。全年生产电影故事片148部,发行各种新片(长片)213部,有16部(次)影片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全国性和省级报纸全年出版186.7亿份,各类杂志出版22.5亿册,图书出版59.3亿册(张)。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国医院共有病床283 .2万张,比上年增长 1.3%。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19.9 万人,增长2%。其中医生188.2 万人(含中、 西医师142.5万人),增长2.8%;护师、护士109.4万人,增长3.6%。

体育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我国运动员获得79个世界冠军;26人4队72次创41项世界纪录,24人5队44次创37项亚洲纪录,73人21队131次创 89项全国纪录。在第12届亚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取得的金牌和奖牌总数列第一位。群众体育在全民健身计划的指导下,更加有序地发展,有87%的在校学生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环境保护

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7.7‰,死亡率为6.49‰,自然增长率为11.21 ‰。年末全国人口为1198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33万人。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为3179元,比上年增长3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20元,比上年增长32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一部分居民实际收入水平下降。劳动就业工作稳步发展。各类职业介绍所发展到1.7 万多家,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15万人。年末城镇失业人数480万人,失业率2.9%。年末全国城镇职工1510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50万人。城镇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1322万人,增加206万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2亿人,增加722万人。乡村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2438万人,增加242万人。

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全国有9500多万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8000多万企业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1850多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社会统筹。各地劳动部门为180多万失业人员提供了失业救济,帮助106万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职工工资水平提高较快。全国城镇职工工资总额6650亿元,比上年增长35%;职工平均工资4510元,增长3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分别为8%和7.2% 城乡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城镇新建住宅2亿平方米,农村新建住宅5.8亿平方米。

社会福利事业日益发展。年末全国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达94万张,收养73万人;全年城乡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国家救济的达4300万人次。全国已有32%的乡镇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网络;城镇社会服务网络也有较大发展,已建立起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0.1万个。

环境保护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国环境保护系统共有8.5万人,各级环境监测站2306个,环境监测人员3.4万人。全国自然保护区达763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0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618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6 .8%。年末制定的各类环境保护标准已达325项。在全国647个城市中建成了3134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11588平方公里;在573个城市中建成了1928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4683平方公里。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6285个,总投资26.2亿元。

――――――――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未包括台湾省和香港、澳门地区;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