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8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地质工作成绩显著。全国新发现有价值的矿产地200多处。石油、煤、铁、铜、铝、磷、硫铁矿等13种主要矿产新增储量计划全面超额完成。其中新探明煤矿储量240亿吨,铁矿储量8.8亿吨。全年完成地质钻探进尺1107万米,比上年增加157万米,创近几年来最高纪录。 四、交通、邮电 交通部门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运输能力,客货运输量有较大增长。一九八四年交通部门所属各种运输工具共完成货物周转量1451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1%。其中,铁路货物周转量7247亿吨公里,增长9%;公路货物周转量359亿吨公里,增长7.2%;水运货物周转量6329亿吨公里,增长9.3%;空运货物周转量3.1亿吨公里,增长34.9%;输油、输气管道运输周转量572亿吨公里,增长9.2%。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27550万吨,比上年增长10.4%。 一九八四年交通部门所属各种运输工具完成旅客周转量357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5.5%。其中,铁路旅客周转量204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5.2%;公路旅客周转量1294亿人公里,增长17%;水运旅客周转量152亿人公里,下降1.3%;空运旅客周转量84亿人公里,增长42.4%。 邮电通信继续发展。一九八四年邮电业务总量24.9亿元,比上年增长12%。信函增长12%,报刊发行增长23%,长途电话增长18.9%,电报下降3.3%。年末市内电话户数比上年末增长13.3%。 在体制改革中,交通部门开始打破独家经营的局面,开创了多层次、多渠道的经营方式,集体、个人办运输的增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个体户和联合体拥有汽车13万辆,各种船舶270万只。 交通邮电部门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铁路运输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7.7%;每台货运机车平均日产量比上年增长1.9%;铁路机车每万吨公里的综合燃料消耗比上年降低5.8%;交通部直属水运轮船每一载重吨位平均年产量比上年增长6.8%。外贸船舶平均在港停泊时间由上年的9.9天缩短到8.8天。但交通运输与邮电通信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情况仍相当突出。 五、国内商业 市场商品货源继续增加,商品零售大幅度增长。一九八四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357亿元,比上年增长17.8%,扣除零售物价上升因素,实际增长14.6%。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8.7%;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增长12.7%。主要消费品的社会零售量同上年比较:粮食增长19.5%,食用植物油增长18.1%,猪肉增长3%,鲜蛋增长16.1%,食糖增长9.7%,棉花化纤混纺布增长4.9%,化纤布增长13.3%,纯棉布下降3.3%,呢绒增长23.8%,绸缎增长19%,毛线增长29.6%,针织内衣裤增长5.8%,手表增长24.6%,自行车增长9.9%,照相机增长17.7%,电风扇增长54%,电视机增长53.3%,录音机增长59.7%,洗衣机增长83.7%,电冰箱增长1.3倍。 在商业体制改革中,初步形成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的商业网络。到一九八四年末工业品二级批发站已下放489个,占应下放数的82.3%;到年末已建立起城市贸易中心2248个。其中工业品贸易中心1254个,农副产品贸易中心753个,综合贸易中心241个。全国有58060个小型国营零售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企业放开经营,其中改为国家所有、集体经营的46589个,转为集体所有制的5554个,租赁给个人经营的5917个。城乡集市贸易点由上年末的4.8万个增加到5.6万个。各种经济形式的零售额都比上年有所增长,合营经济②和个体经济增长更快。全民所有制经济零售额增长9.7%;集体所有制经济零售额增长16.4%;合营经济零售额增长1.1倍;个体经济零售额增长76.4%;农民对非农业居民的零售额增长27.8%。 一九八四年主要生产资料销售量比上年增加。煤炭增长6.3%,钢材增长13%,木材增长5%,水泥增长12.4%。其中,由物资部门供应农村的煤炭增长26%,钢材增长7%,木材增长31%,水泥增长11%,载重汽车增长28%。为搞活经济和扩大流通,物资销售网点由上年的2.9万个发展到3万多个,其中各种物资贸易中心有96个。但是有些统配物资的合同完成率低于去年。 市场物价上升,有些商品价格上升幅度较大。由于粮食收购数量增加,超购加价比重增大,以及议购议销范围扩大,一九八四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比上年平均上升4%。零售物价总指数比上年平均上升2.8%,其中第四季度比上年同期上升4.2%。分商品看,鲜菜价格上升7.5%,肉禽蛋上升5%,水产品上升11.1%,鲜果上升9.5%,干果上升4%,中药上升9%,西药上升2.1%,农业生产资料上升8.9%。粮食、衣着、文化娱乐用品、家用电器等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全年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比上年上升2.7%,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2.5%,服务项目价格上升5.4%。一些单位随意提价、变相涨价的现象比较严重。 六、对外经济贸易、旅游 进出口贸易大幅度增长,国际经济技术交流进一步扩大。根据海关统计,一九八四年全国进出口总额为1201.2亿元,比上年增长39.7%,扣除价格和汇率变动因素,实际增长19.6%。出口总额580.6亿元,比上年增长32.5%,扣除价格和汇率变动因素,实际增长14.6%;进口总额620.6亿元,比上年增长47.1%,扣除价格和汇率变动因素,实际增长24.7%。进口大于出口40亿元。 在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比上年增长12.6%,所占比重为54.4%;初级产品增长24%,所占比重为45.6%。在进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增长42.6%,所占比重为81%;初级产品减少10.3%,所占比重为19%。 利用外资进一步扩大。一九八四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2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7%。其中,使用各种贷款1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7%;吸收国外直接投资1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7.3%。在吸收国外直接投资中,用于海上石油合作勘探开发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9.3%。 一九八四年全国对外新签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585项,合同金额为1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2.6%。完成营业额为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 旅游业继续发展。一九八四年全国共接待来自162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参观、访问以及从事各项交流活动的人数12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5.6%。其中,外国人11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华侨和港澳同胞117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2%。全年收入外汇1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2%。 七、科学、教育、文化 科学技术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一九八四年全国有1万项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获得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奖励。经国家批准的发明264项,比上年增加52项。其中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的有7项,主要有新型MIG焊接电弧控制法、河蟹繁殖的人工半咸水及其工业化育苗工艺、沙丘驻涡火焰稳定器设计原理及方法。中国环流器一号建成启动,使我国受控核聚变研究进入新阶段。试验通信卫星的研制、发射和定点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一九八四年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一批科技成果在生产中得到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增产和工业的技术进步。科技队伍继续壮大,一九八四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已有自然科学技术人员735万人,比上年增加50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