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80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结果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1981年4月29日 一九八○年,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经过积极努力,取得新的成果。全年工农业总产值按一九七○年不变价格计算为6,619亿元,完成计划103.2%,比上年增长7.2%。国民收入初步计算为3,630亿元,按一九七○年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注1)。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生活有了进一步改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家财政继续出现较大的赤字,货币发行量增加较多,不少商品价格上涨。 国民经济各部门计划执行情况如下: 一、工业 一九八○年,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工业内部结构逐步向合理的、协调的方向发展。全年工业总产值按一九七○年不变价格计算为4,992亿元,完成计划103.1%,比上年增长8.7%。其中,轻工业产值为2,344亿元,比上年增长18.4%;重工业产值为2,648亿元,比上年增长1.4%。轻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3.1%上升到46.9%。在100种主要产品产量中,完成和超额完成计划的有原煤、原油、发电量、钢、生铁、钢材、水泥、平板玻璃、硫酸、纯碱、烧碱、化肥、汽车、机车、化学纤维、纸、糖、电视机、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93种;没有完成计划的有合成洗涤剂等7种。 一九八○年,由于继续实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以及对一部分产品的生产和供应进行市场调节,进一步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加强了企业的经营管理。在能源生产下降1.3%的情况下,工业生产仍取得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工业产品的品种规格也有所增加,质量有所提高,消耗有所降低。全国有255种民用工业产品获得了国家金质和银质奖章。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2,031元,比上年提高2%。 但是,总的来说,工业企业的经济效果仍然不够好。不少产品的质量指标和单位产品的消耗指标,没有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国营工业企业中还有23.3%的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亏损,影响了财政收入的增长。一九八○年末,全国钢材和机电设备库存超储积压较多。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一九八○年 一九八○年比 一九七九年增长% 原 煤 6.20 亿吨 -2.4 原 油 10,595 万吨 -0.2 天 然 气 142.7 亿立方米 -1.7 发 电 量 3,006 亿度 6.6 钢 材 2,716 万吨 8.8 生 铁 3,802 万吨 3.5 钢 3,712 万吨 7.7 焦炭(机制焦) 3,405 万吨 1.5 木 材 5,359 万立方米 -1.5 水 泥 7,986 万吨 8.1 平板玻璃 2,771 万标准箱 18.9 硫 酸 764 万吨 9.1 纯 碱 161.3 万吨 8.5 烧 碱 192.3 万吨 5.3 化 肥 1,232 万吨 15.7 其中:氮肥 999 万吨 13.3 磷肥 231 万吨 26.9 钾肥 2 万吨 25.0 化学农药 53.7 万吨 持平 乙 烯 49 万吨 12.6 塑 料 89.8 万吨 13.2 化学药品 4.01 万吨 -3.8 电 石 152 万吨 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