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十、城 市 建 设 进一步完善了2007—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了龙城新区等重点片区规划。年内完成城建工程投资58亿元,实施各类城建重点工程76项。新建、改建道路78.14公里,启动桥梁工程9项。迎泽西大街改造、滨河西路快速化改造等主次干道改造项目竣工通车,完成柳巷南北路改造等一批小街巷改造项目;滨河西路南延工程、汾河美化南延工程等建设项目进展顺利;长风文化商务区、龙城新区等重点片区建设加快推进。 完成天然气置换煤气23万户。集中供热扩网551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3.1%,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8.4%,提高3.4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提高3个百分点。龙潭片区改造全面启动。城市居民棚户区改造新建开工106.9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新建开工68万平方米,廉租住房新建开工14.9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和村镇建设建成村民安置住宅小区164万平方米。 截止2008年末,公交运营线路网长度635.25公里,年客运量33284万人次。全市共有公园35个,公园面积1887.71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8849.75公顷,园林绿地面积7704.50公顷,公共绿地面积2233.74公顷。建城区绿化覆盖率34.6%,绿地率29.8%,人均公共绿地9.6平方米。 十一、教育和科学技术 2008年末共有高等院校35所(其中高职院校23所),中等专业学校31所,技工学校(包括技工部)54所,普通中学237所,职业中学21所,小学663所,幼儿园843所。 表11 2008年各类学校学生数 单位:人 指标 招生 在校生 毕业生 研究生 5912 16150 3966 普通高等教育 106917 315892 87962 中等职业教育 54726 147742 49410 普通高中 27566 78860 27139 初中 56815 155956 45505 普通小学 43629 297819 58338 特殊教育 109 1032 136 学前教育 37079 86242 30554 全市幼儿园入园率保持在92%以上,城区达到97%;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3.1%;初中生入学率达97.5%,巩固率保持在94.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4%。 年末共有独立科研机构109所,工作人员1.47万人。全年安排科技发展项目208项,技术市场共登记技术合同252项,成交金额20253.02万元。全年共取得550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9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43%,转化应用成果及专利847项,经鉴定的科技成果345项。全年共申请专利3012件,比上年增加1224件,增长68%。每10万人专利申请数达到86项,比上年增加35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9%,提高0.3个百分点。 截止2008年末,高新区、经济区、民营区共有入区企业3511家。全年实现科工贸总收入1109亿元,增长19.4%。 十二、文化、卫生和体育 2008年末全市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5个,演职人员1597人。群艺文化馆12个,博物馆3个。公共图书馆馆藏图书367.3万册。国家综合档案馆11个,馆藏档案资料57.3万卷(册)。广播电视台2座,广播节目12套,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电视节目19套,一百瓦以上电视发射和转播台10座。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9.1%,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9.4%。特色文化名城建设步伐加快,正式启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和一批文化建设工程。首届中国·太原晋商文化艺术周荣获“2008年度中国十佳文化节庆”称号。山西星海合唱团荣获星海国际合唱节“星海杯”铜奖;二人台《今年又是三月三》荣获全国第五届曲艺“牡丹奖”优秀节目奖;市老年大学女子合唱团荣获第十届“永远的辉煌”中国老年合唱节“雄鹰奖”。完成了奥运火炬传递电视直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大,其中有20项被确定为省级保护项目,13项列为国家级保护项目公示名单。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年放映1.2万场。 年末共有卫生机构2265个(不含村卫生室),实有医疗床位数2750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7.92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4278人,其中:执业医师13390人,执业助理医师1109人,注册护士12871人。每千人拥有医生4.18人。城乡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率达到96.4%。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7.1%。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为78.4%,比上年提高11.7个百分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实际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有93.2万人,参合率达到94.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迅速组建了34支532人的应急专业队伍。派出卫生援救队12批次166人赴四川都江堰、茂县等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医疗队累计救治伤病员939人,转运45批次128人,举行团体心理治疗30余场;卫生防疫队走访11个灾民临时安置点、464户灾民,建立健康电子档案1915份,消杀面积达15.3万平方米;卫生监督队检查灾民就餐点795个、饮水点64个,圆满完成了各项救援任务。 在2008年度全国各项目锦标赛、冠军赛上,太原运动员共夺得4个冠军、3个亚军、4个第三名。成功承办2008国际自行车联盟小轮车世界锦标赛,来自世界33个国家和地区的817名运动员参加比赛。407名运动员参加省十三届运动会,获金牌156枚。北京奥运火炬在太原顺利传递,北京奥组委授予我市“奥运火炬传递突出贡献奖”。全市人均公共体育场馆面积达到1.29平方米。“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等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十三、绿色转型、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面制定覆盖经济社会各领域的绿色标准。在《太原市绿色转型标准体系 第1部分:总则》、《太原市绿色转型标准体系 第2部分:框架》、《太原市绿色建筑标准》等5个标准的基础上,正式发布了《太原绿色转型标准体系 第3部分:实施》、《太原绿色转型标准体系 第4部分:评价与改进》等15个地方标准。截止2008年共发布地方性绿色标准20个,基本上覆盖了全市经济社会各重点领域。山西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太原市绿色转型促进条例》,成为全国第一个以地方立法形式推进绿色转型的城市。 严格执行“绿色高压线”,全年审批各类建设项目893项,对76个达不到环境容量总量控制要求或选址不当的建设项目予以否决。共关停、取缔、淘汰小石灰窑、小炼铁、小机焦等污染企业及设施226个(座),关停重组了90座9万吨以下煤矿。新建9平方公里的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全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面积达到42.3平方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