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中央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7.47亿元,下降30.5%;省属项目固定资产投资88.58亿元,增长55.9%; 市属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上升,对地区投资拉动作用突出。市属项目投资229.06亿元,增幅达到87.0%。市属投资占地区投资的比重由2003年的59.9%上升为68.4%,对地区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1.5%,拉动地区投资增长52.1个百分点。在市属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65.53亿元,增长79.3%;更新改造投资48.15亿元,增长102.3%;房地产开发投资62.84亿元,增长47.5%;其他投资52.54亿元,增长169.3%。 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8.80亿元,增长51.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72亿元,下降67.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73.69亿元,增长81.8%,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12.8%,塑料制品业增长111.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52.9%,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06.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增长68.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24.39亿元,增长24.9%,其中,批发零售业增长188.5%,教育业增长10.2%,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增长100.0%。 全年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措施项目新增生产能力(或效益)主要有:焦炭20万吨/年,城市公交车57辆,城市供热能力新增蒸气177.80吨/小时、热水23.00兆瓦/小时,城市排水管道铺设长度51.12公里,城市道路扩建长度20.89公里,城市道路扩建面积70.74万平方米,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0.9万吨/日。 五、交通和邮电 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运输业增长。全年旅客、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比2003年有所提高。 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政电信业务总收入42.73亿元,增长27.8%。新增市内局用交换机13.9万门,总容量达158.8万门。年末市话到达162.59万户,增长21.1%,其中,无线市话33万户,增长3.4%;农话到达10.08万户,增长47.2%。城乡话机普及率每百人52部,增加9部。移动电话用户169.63万户,增长16.9%。计算机互联网用户60.58万户,增加8.36万户,其中:宽带网用户21.18万户。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购销两旺。在消费需求不断回升的带动下,消费品零售市场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34亿元,比2003年增长22.1%,增速提高4.3个百分点。 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212.64亿元,增长23.0%,县、县以下零售额分别为4.41亿元和9.29亿元,分别增长32.1%和1.3%。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89.34亿元,增长24.1%;餐饮业零售额29.46亿元,增长12.2%;其他行业零售额7.54亿元,增长14.6%。 七、对外贸易和旅游 对外经济交流进一步扩大,外贸进出口加速增长。全年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33.94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69.3%,增速提高47.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6.30亿美元,增长73.3%;进口7.64亿美元,增长56.9%。实现贸易顺差18.66亿美元,比2003年扩大8.36亿美元。 从出口市场看:出口的国别共125个。对日本、韩国、美国、巴西、荷兰、印度、比利时、意大利、加拿大、英国等十个国家的出口占地区出口的78.8%。 从产品结构看:出口以资源性产品为主。焦炭出口11.7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4.6%,煤炭出口5.97亿美元,占22.7%;金属镁出口2.37亿美元,占9.0%。煤、焦、镁三类产品占出口总额的76.3%。 市属外贸增长较快。中央和省级企业进出口额为30.11亿美元,占地区进出口总额的88.7%。市级外贸进出口总额3.83亿美元,增长63.0%,占11.3%。其中:出口2.88亿美元,增长70.2%;进口0.94亿美元,增长44.2%。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新批准成立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7户,总投资3.89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48.7%;实际利用外资1.43亿美元,增长20.0%。 旅游市场明显回升,旅游收入迅速增长。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338.33万人次,增长45.3%。其中,国内游客1330.5万人次,增长45.0%;海外游客7.83万人次,增长147.8%。在海外游客中:外国人5.67万人次,香港同胞1.01万人次,澳门同胞0.26万人次,台湾同胞0.90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51.06亿元,增长55.7%。国内旅游收入48.56亿元,增长53.3%;旅游外汇收入0.30亿美元,增长115.6%。 八、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地方财力迅速增强。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20.17亿元,比2003年增长31.2%。增速提高4.9个百分点。其中:市级财政完成74.40亿元,增长21.5%;县区财政完成45.77亿元,增长50.6%。完成一般预算收入42.64亿元,增长27.9%。一般预算支出累计执行56.76亿元,增长33.1%。 金融行业正常运行,存贷款增长平稳。截止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25.07亿元,比年初增长23.5%;各项贷款余额1952.82亿元,比年初增长14.9%。在贷款中,中长期贷款余额935.18亿元,增长22.5%;短期贷款余额733.24亿元,增长10.3%。货币呈现回笼态势。全年银行现金收入4091.42亿元;现金支出3976.36亿元,净回笼货币115.06亿元。 保险市场进一步扩大,保险业快速发展。全年保险企业承保总额1849.96亿元,增长14.0%;保险业务收入25.13亿元,增长23.9%;保险赔款支出4.41亿元,增长37.9%。 九、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取得新成果。12项重点工程完工:滨河东路北延工程修建道路5.64公里。新兰路工程修建道路13.3公里,路宽50米。新城大街道路修建工程全长3.9公里,路宽50米。兴华街工程修建道路长1.82公里、宽50米。学府街道路拓宽改造后长3.47公里、宽50米。西北环连接线工程全长15公里,其中罗城段、冶峪段、神堂沟段、南寒段已建成通车,袁家庄和柴村段已完成全部路基施工。儿童公园经过改造,湖水得到净化,园内景点增多,环境得到改善。动物园一期工程使馆容馆貌更趋完善。北涧河动物园段治理,河道清淤、河堤砌护、便道修建已经完工,动物园内及周边环境更加美观。玉门河综合治理已完成首期8公里长工程,沿岸还修建起了护栏、路灯、便道等,成为当地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南北沙河得到治理美化。供热总面积700万平方米的城南热源厂一期工程现已完工,现已投入试运行,采暖热源会更为充足。 和平北路等12条道路大修、70条小街小巷拓宽改造、100条小街小巷路灯改造已经完成。城市绿化美化水平继续提高。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7.6%,绿地率30.6%,人均公共绿地8.8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203公顷。城西水系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