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使全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一个较平稳的运行态势。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取得新的进展;工业整体经济运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一定规模;财政金融形势稳定;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价格水平有积极的变化;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科、教、文、卫、体各项事业都取得新成绩。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有效需求仍然不足,投资需求减弱;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仍很突出;利用外资下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一、综合 随着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和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企业效益有了明显提高,走出了一条实实在在的“内在质量型”的路子。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0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5%。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6.9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64.3亿元,比上年增长11.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90.0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39%,比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九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3.3%,超额完成了“九五”计划的目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元,“九五”计划其他主要目标也都基本实现,为“十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农业 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加大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工作力度,合理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发展加快;农村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共实现农业增加值146.9亿元,增长5.0%。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经比由上年的48.6∶51.4调整为46∶54,粮食面积调减,油料、蔬菜等种植面积扩大。全年粮食总产量385.03万吨,降低5.31%;小麦平均亩产442公斤,居北方冬麦区之首;油料总产量25.38万吨,增长14.28%,棉花总产量1.06万吨,增长73.63%,蔬菜总产量904.22万吨,增长15.48%。 林业生产继续发展,全年新造林面积42496公顷,年末果园面积为127186公顷,比上年增加8110公顷,全年共生产干鲜果品126.1万吨,比上年增长1.62%。 畜牧业和渔业继续保持发展势头。肉、蛋、奶供应充裕,全年共生产各种肉类87.06万吨,增长3.51%;禽蛋79.05万吨,增长4.96%,奶类29.53万吨,增长16.73%。农业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平有所提高。年末机井数12.98万眼,已配套12.88万眼,均比上年有所增加,全市农村拥有各类农业机械总动力1647万千瓦,增长4.55%,农村用电量399366万千瓦时,增长2.81%。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有效灌溉面积比上年有所增加。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建筑业作为我市国民经济的主体产业,全年实现增加值464.3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46.4%。 (一)工业 全市工业战线努力适应市场需求,狠抓结构调整,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的三年目标基本实现;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型企业集团进一步完善,扶优扶强和实施名牌战略成效明显,效益有较大提高;资产重组和资本运营力度加大,强化企业管理,加快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力度,狠抓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的扭亏增盈工作,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整体效益有较大提高。 全年国有及年销售产值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47.22亿元,同比增长14.8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130.41亿元,同比增长12.25%;实现利税87.69亿元,同比增长16.9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税48.86亿元,增长21.66%。市属及以下国有企业亏损额降低47.51%;产品产销率达到97.14%。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加快了传统支柱产业更新改造步伐,加大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并发挥效益。 (二)建筑业 建筑业生产平稳增长,经济效益进一步好转。年末全市建筑企业个数达到249家,全年完成总产值90.47亿元,施工面积1211.19万平方米,当年竣工面积598.07万平方米。建筑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6.48万元/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继续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政策,加大工作力度,狠抓项目的谋划、跑办和建设,积极争取国债资金、银行贷款及其它方面的资金支持,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一定规模。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1.1亿元,同比增长3.78%,其中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4.2亿元,比上年增长7.0%。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在国有及其它经济类型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1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5.4亿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42.1亿元,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25.1亿元,更新改造投资70.0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3.2亿元,全年基本建设施工项目943个,其中新开工639个,新增固定资产87.91亿元;更新改造项目1313个,其中新开工项目427个,新增固定资产56.57亿元。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宝石集团彩壳二期工程、石黄高速公路、西柏坡电厂等重点项目年内建成投产或即将建成投产。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在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中低居民收入、扩大消费信贷等政策因素作用下,消费品市场呈现出稳中见旺的态势。市场规模继续扩大,货源充裕,品种丰富。商业基础设施和销售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连锁、超市等新型业态发展迅速,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发展加快,城乡市场开拓力度加大。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0.88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83.15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47.73亿元,同比增长12.1%,农村市场发展快于城市市场。 年末商品交易市场总数为669个,其中消费品市场591个,生产资料市场78个。全市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为765.91亿元,比上年增长19.25%。其中消费品市场成交额为653.54亿元,增长13.66%,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112.37亿元,增长67.12%。 全市认真贯彻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投资,促进消费,增加出口,有效遏制了通货紧缩的发展趋势,价格水平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指数为100.6,比上年上升0.6%,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3.13%,原材料价格上升6.95%,房地产价格上升1.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