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静海县统计局 2008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推进“工业强县、生态立县、文化兴县”战略。围绕“修路、种树、建棚、上项目”四件大事,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审视度势,趋利避害,迎难而上,努力化解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确保了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综合 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40.1亿元,可比增长20.9%。第一产业增加值12.3亿元,可比增长3.9%,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8%;第二产业增加值94.8亿元,可比增长25.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7.7%,其中工业增加值90.4亿元,增长27.6%,占生产总值比重为64.5%,比上年提高2.5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3亿元,可比增长15.3%,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5%。全年财政收入21.5亿元,比上年增长30.5%,比生产总值增幅高4.5个百分点(生产总值按现价增幅为26%),财政收入占GDP比例为15.34%。 图1 2004-2008年生产总值及其可比价增长速度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达到31.51万人,比上年增加1.01万人,其中:第一产业7.44万人,第二产业15.71万人,第三产业8.36 万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5424个,比上年减少507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12人,其中:安置“405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37人。2008年全县养老保险参保单位901家,参保人数29333人,其中新扩面3592人;失业保险参保单位928家,参保人数30785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单位1401家,参保人数56938人。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2.3亿元,可比增长3.9%;完成农业总产值25.66亿元,同比增长6.8 %。其中:种植业产值12.85亿元,增长8.4% ;畜牧业产值9.64亿元,增长11.7%;林业产值1.02亿元,增长6%;渔业产值2.15亿元,增长-18.9%。年末全县共有种植小区16个,占地面积4045亩,带动农户866户,实现销售收入4170万元;养殖小区133个,占地面积6119 亩,带动农户1746户,实现销售收入2.69亿元。 图2 2004-2008年农业总产值及其增长速度
主要农业生产指标:年末耕地面积 102.5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0.78万亩,同比增长-3.8%;粮食总产量23.1万吨,增长7.4%;当年成活造林面积12.81万亩;年末实有林地面积 53.07万亩;森林覆盖率25%;全年生猪饲养量47.11万头,增长29.4%;出栏猪30.3万头,增长17.1%;奶牛存栏2.07万头,增长15.6%;牛奶产量10.18万吨,增长-5.3%;水产品养殖面积3.34万亩,增长-10.9%;水产品产量2.05万吨,增长-23.5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70.4万千瓦,增长0.9%;机电排灌面积35万亩;化肥施用量(折纯量)30868吨,增长7.7%。 三、工业 2008年,全县工业累计完成营业收入750.6亿元、利润总额35.1亿元、工业增加值90.7亿元,同比增长24.2%、14.2%和24.12%,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130.5%、100.2%和103.1%。工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1%。 图3 2004-2008年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2家,实现营业收入581.7亿元、利润总额18.7亿元、增加值63.1亿元,分别增长24.4%、14.7%和27.8%,占全部工业的比例分别为77.5%、53.8%和69.1%。 以钢铁、有色金属、金属制品等为重点的十二个行业,2008年累计完成营业收入605.4亿元、利润总额23.3亿元、增加值5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4%、9.4%和20.5%,占全县工业的比重分别为80.6%、66.4%和63.1%。其中,钢铁行业全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30.6亿元,占全县比重为57.4%,同比增长32.6%,利润13.9亿元,增加值30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3.8%和20%。 2008年,全县工业累计实现总产值758.9亿元,同比增长26.2%,产销率达到98.9%;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29.7亿元,同比增长19.9%。 两个县级工业园区完成营业收入78.4亿元、利润总额2.34亿元、工业增加值1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3 %、38.5%和 49.4 %,分别占全县工业的10.4%、6.6%和17.7 %;七个乡镇工业区完成营业收入60.6亿元、工业增加值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3%和8.5% ,分别占全县工业的8.1%和5.6%。 主要产品产量:钢材965万吨,比上年增长11.6%。其中:管材536万吨,增长18.1%;板材83.5万吨,增长12.4%;带钢202万吨,增长-13.3%;型钢83.8万吨,增长-7.9%。有色金属31.3万吨,增长-5.9%;金属制品48.6万吨,增长4.7%;食品36.5万吨,增长12%;汽车配件2074万件,增长37.7%。 四、固定资产投资、环境保护 我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1亿元,比上年增加51亿元,增长84.8%。按构成分类:建筑工程投资68.5亿元,比上年增长161.4%;安装工程投资3.8亿元,增长-32.8%;设备工具投资31.2亿元,增长10.7%。当年新增固定资产48.3亿元,比上年增长18.4%。按产业分类: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9亿元,增长370.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4.9亿元,增长18.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2.2亿元,比上年增长172.5%。三次产业分别占全县投资比重为3.5%、58.5%和38%。 图4 2004-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工业项目投资完成64.9亿元,较上年增长48.7%,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8.5%。其中:制造业项目的投资比重为54.6%,技术改造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3亿元,占全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40.4%,投资额较上年同期增长41.9%。基础设施投资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4.4亿元,与去年持平,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16.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8.4%。 2008年在建施工项目61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为521个,竣工投产项目418个。完成投资超500万元(含500万元)的项目367个,增长52.9%,实际完成投资额97.7亿元,增长122.5%;完成投资超3000万元(含3000万元)的项目82个,增长127.8%,实际完成投资额65.3亿元,增长149.3%;完成投资超5000万元(含5000万元)的项目42个,增长121.1%,实际完成投资额50.5亿元,增长178.9%;完成投资超亿元(含亿元)的项目34个,增长277.8%,实际完成投资43.6亿元,增长162.5%。 全年环境保护投资合计8.7亿元,其中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3亿元,工业污染防治投资3.7亿元。本年环保投资指数为6.2%,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全年空气质量达二级良好水平以上天数为312天,占全年总天数的8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