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门头沟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门头沟区统计局 门头沟区经济社会调查队 2008年3月17日 2007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落实区域功能定位,努力建设现代化“生态新区”,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城乡建设,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发展态势,实现了新一届区委区政府工作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经济 经济总量: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3.4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544万元,比上年增长13.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4亿元,比上年增长7.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1.6%、53.1%、45.3%。 财政收支:全区实现财政收入7亿元,比上年下降3%,完成调整预算的124%。实现共享税收6亿元和非税收入4974万元,分别比上年下降4.7%和5.6%。实现固定税收5412万元;比上年增长25.3%。实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为1.2亿元和1.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5%和12.5%。实现营业税2.5亿元,比上年下降18.1%。 全区财政支出完成25.3亿元,比上年增长14%,完成调整预算的108.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4亿元,比上年增长23.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亿元,比上年增长11.5%;教育支出3.7亿元,比上年增长19.9%;科学技术支出2058万元,比上年增长32.8%;医疗卫生支出1.8亿元,比上年增长40.3%。 投资:全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2.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城镇投资完成10.8亿元,比上年增长4.4%,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8.2%,比上年下降3.7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完成4.2亿元,比上年下降1.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8.6%;农村投资完成7.5亿元,比上年增长39.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3.2%,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基础设施投资5亿元,比上年增长50.5%。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生产经营性投资4.7亿元,比上年增长22.5%。表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构成 单位:万元 指标名称 2007年 2006年 比上年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24777.0 199771.0 12.5 其中:生产经营性投资 47407.0 38694.0 22.5 基础设施投资 94140.0 94364.0 -0.2 其中:城镇投资 108273.0 103736.0 4.4 房地产投资 41891.0 42453.0 -1.3 农村投资 74613.0 53582.0 39.3 二、生态环境、能源消耗及安全生产 生态环境:2007年,我区全面落实区域功能定位,认真做好奥运会前环境准备工作,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探索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发展之路。大力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永定大砂坑生态治理、王平河道湿地修复、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等生态建设工程,生态建设完成投资4亿元,比上年增长98.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提高7.7个百分点。创建市级文明生态村10个,被科技部确立为“国家生态修复科技综合示范基地”。 全年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为226天,占全年天数的62.4%,比上年上升4.7个百分点;全区林木覆盖率80.8%,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城市绿化覆盖率38.5%,比上年下降3.9%;2007年底,我区门城地区有园林绿地449处,绿地面积877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4.3平方米。其中门城公园绿地52处,绿地面积327公顷;防护绿地2处,绿地面积200公顷;附属绿地395处,绿地面积390公顷。 资源及能源消耗:2007年,我区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推动低端产业退出和产业结构优化,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带动能源结构逐步优化。初步预计万元GDP能耗1.35吨标煤,比上年下降3.8%;规模以上工业能耗32.5万吨标煤,比上年下降2.8%。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优质能源比重为19.5%,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6%,增幅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自来水售水量1136.6万吨,比上年增长17.3%。 安全:全区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234起,伤104人,死亡25人,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15起,同比下降6%;受伤人数增加18人,同比上升21%;死亡人数减少10人,同比下降28.6%。其中交通事故83起,伤103人,死亡22人;火灾事故148起,未造成人员伤亡;生产安全事故3起,伤1人,死亡3人。 三、行业发展 农业: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农业实现产值5858.9万元,比上年增长9%;林业实现产值7380.2万元,比上年增长41.5%;畜牧业实现产值11163.4万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出栏羊7492只,比上年下降0.3%;牛奶产量3558.4吨,比上年下降29.8%;家禽年出栏259.4万只,比上年增长10.2%;出栏生猪1.6万头,比上年下降42.1%。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94.8万公斤,比上年下降19%。 都市型现代农业实现产值1.5亿元,比上年增长38.5%,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比上年提高8.4个百分点。都市型现代农业具有开放性、城乡互动性和体现“生产、生活、生态”的多功能性等特点,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一区六带”实现产值3318.5万元,比上年增长21.7%。表2: 农林牧渔业产值及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元 指标名称 2007年 2006年 比上年增长%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25222.4 21886.4 15.2 其中:都市型现代农业 14552.2 10508.5 38.5 其中:一区六带 3318.5 2726.4 21.7 其中:农业 5858.9 5369.5 9.1 林业 7380.2 5215.9 41.5 畜牧业 11163.4 11085.9 0.7 主要农产品产量 1.出栏家禽(万只) 259.4 235.4 10.2 2.牛奶产量(吨) 3558.4 5066.6 -29.8 3.鸡蛋产量(吨) 509.3 806.2 -36.8 4.蔬菜产量(吨) 9268.8 12502.9 -25.9 5.出栏羊(只) 7492 7516 -0.3 6.出栏生猪(头) 16463 28453 -42.1 7.粮食产量(万公斤) 294.8 364.0 -19 工业: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3.8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中央市属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7.3亿元,比上年增长7.1%,占总产值比重为50.7%;都市型工业实现产值6亿元,比上年增长5.6%;现代制造业实现产值10.6亿元,比上年增长28.3%;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8.9亿元,比上年增长3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实现利润总额5亿元,比上年下降15.6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