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12-28 北京市统计局

海淀区统计局

2004年5月31日

2003年以来,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克服了非典带来的不利影响及经济工作中的各种矛盾与困难,大力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一、面积和行政区划

海淀区全区面积为430.6平方公里。辖区分别与朝阳区、西城区、宣武区、丰台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和昌平区接壤。

至2003年,海淀区辖22个街道,5个镇,2个乡。即万寿路街道、羊坊店街道、甘家口街道、八里庄街道、紫竹院街道、北下关街道、北太平庄街道、双榆树街道、海淀街道、中关村街道、学院路街道、清河街道、青龙桥街道、香山街道、西三旗街道、马连洼街道、花园路街道、田村路街道、上地街道、燕园街道、清华园街道、永定路街道、温泉镇、四季青镇、西北旺镇、上庄镇、苏家坨镇、海淀乡、东升乡。

二、人口民族

截止2003年底,全区总人口达244.6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3.4%;户籍人口178.4万人,增长3.4%,占北京市总人口的比重为15.5%,其中农业人口11.4万人,下降2.2%。全区人口出生率3.3‰;人口死亡率3.1‰;人口自然增长率0.23‰,比去年降低了1.7个千分点。

三、城市建设

我区继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圆清路、香山网路等一大批城市主干道建成通车,环路连通线等一大批路网加密工程顺利完工。2003年末全区道路总长度达到785.0公里,同比增长3.2%。城市环境卫生取得较大的改善,2003年末全区已有生态公厕36座,同比增长20.0%;垃圾桶站156个,同比增长95.0%;垃圾桶690个,同比增长72.1%。

我区继续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全区城市绿化水平稳步提高,2003年末公共绿地面积2194.9公顷,同比增长6%;人均占有绿地面积47.5平方米,同比增长5%;城市绿化覆盖率46.7%;道路绿化总长度624.5公里,同比增长2.0%;公园18个,同比增长28.6%。全区环境保护加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达到63.4%,比去年提高7.8个百分点;降尘量10.1吨/平方公里.月,比去年下降1.7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6.7%,比去年提高1个百分点;工业企业排放达标率都达到了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四、综合经济实力

2003年海淀区生产总值实现892.9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197.3亿元,增长10.4%,其中工业163.7亿元,增长9.9%;建筑业33.6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693.1亿元,增长20.8%。

2003年海淀区生产总值增速始终保持在15%以上,经济总量持续快速稳定增长。

产业结构继续保持具有海淀特色的“三二一”格局,即以绿色产业为代表的第一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依次在海淀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0.3%、22.1%、77.6%。一、二、三产业对海淀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0.1%、13.5%、86.5%。

(一)主要行业

1.工业生产平稳运行,高新技术企业带动力明显

今年以来,我区继续以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为中心,加快体制改革,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和市场升级,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带动力明显。全年现价工业企业总产值实现576.2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海淀园503.8亿元,增长22.5%。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带动力明显,部分高新技术行业增势强劲。

2003年全区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2.2亿元,同比减少14.1%;实现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51.1%;资产负债率55.2%;流动资产周转率1.5次;劳动生产率122511.0元/人;总资产贡献率8.4%。

2.农业生产稳步推进

加速农业转型,农村经济整体素质显著提高。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生态农业开始占据农业主导地位。全区现有农村耕地面积2655.3公顷,同比下降39.8%。全年农业增加值实现2.5亿元,同比增长5.1%;农业总产值(现价)实现4.0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种植业产值1.8亿元,下降0.8%;林业、牧业、渔业产值分别为0.8、0.9、0.5亿元,分别增长0.5%、3.2%、4.8%。

(二)内外需求

1.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89.8元,同比增长29.3%,其中房地产开发178.5亿元,增长32.1%。建筑业总产值实现240.1亿元,同比增长34.9%;竣工产值169.8亿元,增长55.1%。

今年下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呈快速增长态势,从投资构成看,房地产开发投资是投资重点,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1.6%。从投资主体看,非国有单位投资是带动全区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

2.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活

现代流通业快速发展,社区商业强调便民功能,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354.3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吃类56.4亿元,增长21.2%;穿类27.0亿元,增长5.5%;用类259.7亿元,增长3.8%;烧类11.1亿元,增长84.2%。从销售对象看,对社会集团零售额183.7亿元,下降0.7%;对居民消费品零售额170.6亿元,增长18.8%。

3.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2003年底,新批三资企业327家,同比下降2.7%,其中:海淀园259家,下降1.9%;协议利用外资额5.0亿美元,增长32.2%,其中:海淀园4.0亿美元,增长24.0%;实际利用外资额2.8亿美元,增长8.2%,其中:海淀园2.7亿美元,增长23.3%,对外经济发展良好。

大力进行招商引资,开放型经济继续发展。第六届中关村电脑节取得圆满成功。

(三)宏观调控

1.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年财政收入实现47.5亿元,同比增长19.5%。全年完成财政支出58.5亿元,同比增长13.5%。

2.金融形势稳定,资金运动活跃

2003年,金融系统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信贷结构更趋合理。

截止12月底,银行各项存款余额达3675.1亿元,比年初增加492.0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企业存款1742.5亿元,增长14.4%;居民储蓄存款1156.5亿元,增长22.4%;农业存款82.6亿元,增长28.4%;其它存款693.5亿元,增长6.4%。

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进一步增强。截止12月底,银行各项贷款余额达1483.6亿元,比年初增加87.6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短期贷款732.1亿元,同比增长18.0%;中长期贷款484.0亿元,同比减少23.2%;其它贷款191.0亿元,同比增长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