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八师石河子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农八师统计局 石河子市统计局 2005年,垦区人民在师市党委和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紧紧抓住经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提升一产,做大二产,搞活三产,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经过师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克服了经济发展中的诸多困难,实现了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及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一、综合 初步核算,石河子全垦区完成生产总值77.73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师市完成生产总值74.88亿元,增长11.9%。第一产业增加值23.5亿元,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24.33亿元,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27.05亿元,增长8.7%。三次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分别为22.1%、49.9%和28%。在11.9%的增速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贡献2.7个百分点、5.9个百分点和3.3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13222元,增长10.6%。 二、农业 垦区农业认真贯彻落实师市党委五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师市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突出主业、突破调整、强技强管、注重效益”的发展思路,以农业六大精准技术和“十大”主体技术为核心,以狠抓各项技术的到位率为突破口,农业管理和生产水平明显提升,以棉花为主的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特色种植步伐加快,鲜食葡萄基地建设进展顺利,结构调整初具规模,农业产业化经营已见成效。职工收入大幅提高,团场经济明显好转,为师市“十一五”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年师市完成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6.96千公顷(250.44万亩),比上年增长2.7%;完成农业增加值23.50亿元,增长8.1%,完成农业总产值48.95亿元;粮食总产17.02万吨,增长29.1%;棉花总产23.34万吨,增长14.8%;油料0.2万吨,增长77.1%;蔬菜47.39万吨,降低18.3%。 林业生产稳中有升,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进展顺利。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28千公顷,退耕还林面积0.08千公顷。全年水果产量2.03万吨,增长43%。 在做大做强棉花产业的同时,垦区畜牧业加速发展,实现规模化经营,牲畜出栏数明显提高,主要畜产品产量又上新台阶。年末牲畜存栏头数为81.53万头,增长11.7%,其中牛4.96万头,猪22.5万头,羊53.87万只,分别增长16.4%、21%和7.9%;牲畜出栏头数为65.8万头,增长6.7%;全年肉类总产量3.52万吨,增长9.9%;牛奶产量6.78万吨,增长32.5%;羊毛产量0.14万吨,增长32.9%;禽蛋0.83万吨,降低16.2%。 水产品产量为0.35万吨,与上年持平。 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7.5万千瓦,增长4.9%;平均每公顷耕地拥有机械动力2.85千瓦,增长2.5%;有大中型拖拉机4837台,小型拖拉机6443台,采棉机132台。农用地膜施用量9471吨,农药施用量1883吨,化肥(折纯)施用量5.95万吨,增长4.4%。团场和农村全年用电量4.30亿千瓦时,增长16.2%。 乡镇企业加快结构调整,稳步发展。全年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3.1亿元,实现利税0.68亿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师市工业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按照师市党委确立的“突出工业主导地位,提高工业运行质量和效益”的要求,在大力发展纺织、食品、建材、现代农业装备、电力能源等产业的同时,突出发展重化工业,六大支柱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一批企业快速扩张,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师市工业经济济保持了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全年师市完成工业增加值20.19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工业总产值64.01亿元,增长26.7%。工业总产值中,国有控股企业完成51.29亿元,增长68.1%;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产值25.05亿元,增长3.9%,重工业产值38.96亿元,增长62.1%;其中大中型企业完成38.32亿元,增长28%。 产品结构有所调整,产销衔接正常。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97.8%,比上年提高16.8个百分点;全年产品销售收入58.11亿元,增长4.2%;实现利税总额4.09亿元,增加1.82亿元。反映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各项指标:工业增加值率30.3%,比上年高0.7个百分点;资金利税率4.2%,提高0.3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5.1%,提高1.3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81.7%,下降23.1个百分点;企业资产负债率74.4%,提高9.7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1.13次,增加0.16次;成本费用利润率2.1%,提高0.2个百分点。 师市建筑业积极开拓建筑市场,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全年师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14亿元,比上年降低4.6%;全年共完成建筑业施工产值15.29亿元,降低4.4%;房屋竣工面积208.35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建筑安装工程18.65亿元,设备工器具购置13亿元,其他费用4.33亿元。第一产业投资7.70亿元,降低3.6%;第二产业投资19.02亿元,增长14.6%;第三产业投资9.26亿元,增长27.4%,其中住宅投资5.53亿元。一、二、三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25.1:52.1:22.8变为21.4:52.9:25.7。在总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为2.56亿元。 全年新开工基本建设、更新改造项目207个,其中5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108个,建成投产项目208个。当年新增固定资产23.71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88.5%。形成了一批新的生产能力及效益(见表2)。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2005年,师市交通运输业生产广开客货源路、寻找新的增长点,运输收入增加,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年师市交通运输完成公路货运量0.15亿吨,增长43%,货物周转量8.33亿吨公里,增长14.3%,其中个体货运业占30.9%;公路客运量0.12亿人,增长6%,旅客周转量7.46亿人公里,下降0.8%,其中个体客运业占29.9%。拥有各类民用车辆44007辆。 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年末本地网拥有固定电话(含小灵通)户数29.7万户,比上年增长10.9%,移动电话17.37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数达1.97万户。年末固定电话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47.07万户,城乡居民电话普及率73部/百人。全年完成邮政、电信业务收入3.61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