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一师阿拉尔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2010-01-20 农一师阿拉尔市统计局

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全年落实招商引资合同26个,到位资金8.12亿元。新疆海龙粘胶丝、天丰棉业、金沅纺织等一批项目陆续落户园区,初步形成了电力、棉纺、精炼油、棉浆粕、食品果品加工产业体系,园区企业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5亿元,增长了3倍,成为师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公路运输业

2007年,阿拉尔市的交通枢纽地位正在形成,5条进出口大通道基本贯通,与阿克苏、沙井子、玉尔滚三个垦区的交通网全面连接,已成为南疆的交通大枢纽。2007年底,师市拥有民用车辆4.5万辆,比上年增长20.4%,其中:民用汽车拥有量1.1万辆,增长39.1%,民用汽车中:载客汽车3586辆,增长33.5%,载货汽车1336辆,增长80.3%。客运量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公路运输业全年完成客运量501万人,增长19.1%,客运周转量43240万人公里,增长14.6%;货运量692万吨,增长1倍多,货物周转量72717万吨公里,增长1.3倍,实现全年营运业务收入3.6亿元,增长1倍多,个体运输户纯收入1.15亿元,增长1.3倍。

六、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

今年阿拉尔市城镇化建设进一步加快,居民消费环境日益改善,加快各类农产品物流基地建设,经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市场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备。

今年师市营销网点总数达438家,覆盖城乡的商品流通网络初步形成,市场消费环境得以改善。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亿元,比上年增长40.4%。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7.74亿元,增长43.9%;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63亿元,增长25.9%,其他行业零售额0.03亿元,增长39.4%;全社会商品销售总额49.6亿元,增长17.6%,其中:限额以上商品销售总额39.9亿元,增长11.6%,国有经济商品销售总额40.38亿元,增长11.8%,个体经济商品销售总额9.21亿元,增长52%。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销售棉花20.14万吨,增长8.8%,化肥23.34万吨,增长31.2%,农药3247吨,增长87.5%,农膜5819吨,增长27%。

进出口贸易不断拓展业务范围,由单一棉麻产品向纺织机械、棉纱、活畜、果品、医疗器械、农业机械、劳务输出为主的多元结构发展,全年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926万美元,其中:出口总额415万美元,进口总额511万美元。

七、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

2007年师市年末总人口29.1万人,较去年年末增加2000人,增长0.7%,年内出生人口1546人,较上年增长134人,增长9.5%;年内死亡人口915人,较上年减少96人,下降9.5%;人口自然增长率2.17‰,较上年增长0.78个千分点。师市年末从业人员人数11.22万人,增长3.4%,其中:在岗职工人数7.79万人,增长0.9%。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几年制定出台阿拉尔市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建立团场失业人员保险制度,扩大医疗保险范围,提高职工冬季取暖费补贴标准,实现就业再就业4097人,五项社会保险待遇支付率达100%;为3.7万余户、7万余人(次)发放低保金和临时救济金730万元。

八、科教、文化和卫生事业

2007年,师市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强科技工作,阿拉尔市被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市”,师市及四团、十六团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集体”称号。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5.2万人(次)中小学生享受了“两免一补”政策;高中阶段招生规模逐步扩大,录取率达72%;加大继续教育力度,8621名农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聘评农业技师97人。

文化建设富有成效。今年深入推进以“塔里木精神”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化文明单位、文明城镇、文明生态小康连队和十星级文明户“四级联创”,提高了文明创建水平,其中:三团七连获“兵团文明生态小康连队”称号。

医疗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完善,强化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加快连队卫生基础设施建设,57%的团场通过兵团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复审,76%的连队卫生室达到甲级标准。

九、阿拉尔市

2007年,阿拉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进一步发展。完成生产总值30.71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32亿元,增长14%;第二产业增加值5.05亿元,增长54.2%,其中:工业增加值3.24亿元,增长96.9%;第三产业增加值6.34亿元,增长12.4%。财政收入水平逐步提高,2007年阿拉尔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4112万元,比去年增长11.5%。

注:1、公报中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总产值的绝对数均按当年价格计算;生产总值和增加值增长速度按2005年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中数据如有差错,以师市《2008年统计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