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五师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20 农五师统计局

2007年,师宣传、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紧紧围绕师党委工作大局,以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和创建文明生态小康连队为重点,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全师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围绕构建和谐五师和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全年组织了三次理论研讨会,对各单位报送的100多篇理论文章进行评选,并报送兵团,其中4篇文章在兵团获优秀论文奖。加大文明生态小康连队创建力度。2007年,81团八连成为首批兵团级文明生态小康连队。精心组织策划了“孝行天下--感恩父母”系列教育活动。3月师启动了“十大孝星”评选活动,共收到选票7052张,并组织“十大孝星”在全师巡回演讲。积极开展各种群众文化活动,6月16至23日,师成功举办了 “新赛股份杯”农五师第七届广场文化节,共有14支职工合唱团、66名青年歌手参赛,观众达4万余人;6月下旬,组队参加兵团合唱节,获得第二名;师举办农五师第二届美术、书法、摄影、民间艺术展览,共有21个单位选送了380余件作品参展。加强兵地文化交流,与博州党委宣传部、文体局联合举办了博州春节文艺晚会、博州第七届广场文化节和2007年那达慕草原节。

加快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抓紧实施广播电视覆盖工程。投资344万元,建设了83团、87团、90团和91团4套无线发射台,解决了边远地区看不到电视的问题。完成了10个20户以上居民广播电视空白点建设任务。积极实施“2131”连队电影放映工程,全年放电影130多场次,观看人数3万人。加大对外宣传工作力度,全年刊稿16500余篇,其中国家级3200余篇,人民日报刊稿11篇,中央电视台刊稿1篇,兵团日报525篇,兵团电视台530篇,比上年同期有了较大增长。2007年,报社胡维斌同志被评为兵团“十佳新闻工作者”,89团通讯站被评为兵团“十佳通讯站”。全年在省级以上新闻奖获奖36篇。

八、人口、职工生活

2007年年末全师总人口109758人。总人口中:男性57262人,占52.2%;女性52496人,占47.8%。汉族97228人,维吾尔族3577人,其他少数民族8953人。年末总人口中,农业人口63329人,占总人口的57.7%。全师出生人口697人,出生率6.35‰;死亡335人,死亡率3.23‰,人口自然增长率3.12‰。年底总户数36302户,户均3人,农业户17337户,占总户数的47.8%。2007年年末从业人数42705人,其中在岗职工36961人,全师在岗职工工资总额52606.8万元。

2007年五师劳动保障工作以和谐抓民生,民生促保障,不断完善覆盖各类人群的社会保障体系,圆满完成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三年调整目标。2007年调整养老金待遇惠及五师14564名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月增资119元,补发养老金349.46万余元。全师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38225人,参加医疗保险52720人(其中农民工参保500人,个体参保1557人),参加工伤保险34924人,其中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1015人,完成兵团下达指标101%。失业保险参保33904人,生育保险参保33904人,五大保险参保率、征缴率、社会化发放率均达100%。

精心策划举办用工招聘会15场次,提供就业岗位信息1100个,免费办理求职登记4843人,职业介绍成功率同比增长2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4%以内。安置下岗失业人员490人,完成兵团下达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100%。完成“零就业”家庭141户,就业141人,基本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的目标。

去冬今春以师党委全面推进职工综合素质工程建设,构建五师培训大格局为载体,积极开展冬季职工培训工作,开展各类培训46900余人次,培训初级工3874人,中级工2272人,高级工1739人,技师46人,分别是2006年的22.8倍、2.7倍、2.8倍。继2006年参加兵团职业技能大赛取得砌筑工一等奖后,2007年农五师参加兵团农业职业技能竞赛又创佳绩,81团马东旭取得农艺工职业(工种)第一名,获“兵团技术能手”、“兵团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屯垦戍边劳动奖章”和农艺工技师职业资格证书;81团杜峰取得农机修理工职业(工种)第四名,物资公司王平安取得农机修理工职业(工种)第六名,农五师代表队荣获团体第三名,受到兵团劳动保障局的表彰和奖励。

2007年师社保基金管理中心、就业服务中心获兵团劳动保障系统先进集体、陆惠林等6人获兵团劳动保障系统先进个人,受到表彰。

注:公报中生产总值、总产值指标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