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四师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2.03亿美元,同比增长1.65倍。其中出口11.94亿美元,增长1.76倍。 七、金融、保险和社会保障业 金融业年末各项本币存款余额377672万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储蓄存款余额224778万元,增长10.7%,对公存款余额152894万元,增长6.2%。 各项贷款余额49527万元,比上年下降47.0%,其中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11182万元,下降79.7%,不良贷款占贷款总余额22.58%。 保险业全年保费收入16325万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7139万元,增长17.3%;农业险保费收入4432万元,增长1.4%;人身险保费收入4754万元,增长25.1%。全年赔款、给付总额12503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3942万元,农业险赔款5755万元,人身险给付2806万元。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五项社会保险费征缴率均为100%。征缴养老保险费2.19亿元,为4.59万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6.38亿元,发放率100%,征收医疗保险费7296万元,支出6982万元;征缴失业保险费1276万元,支付以团场为主的失业保险待遇3096万元;征缴工伤保险费97万元, 支出153万元;征缴生育保险费142万元,支出164万元。 社会救助体系日趋健全。全师7599户、1.4万人纳入低保,发放低保金2245.7万元,比上年增长54%;实施医疗救助1040人,支出救助费用158万元;临时救济6201户、1.5万人,发放临时救济金161.3万元,比上年增长46%。2008年新增社区慈善超市6个,连队慈善超市2个。全师现有慈善超市26家,共发放各类救助物资价值110余万元,救助弱势群体1.3万余人次。 全师踊跃向汶川地震灾区爱心捐赠款物392.5万元,同时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活动,共捐赠衣被27699件(条),捐款13.35万元。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向灾区捐款100万元,董事长徐勇辉同志获国家民政部颁发的”中华慈善奖“。 全师30个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逐步规范,102个社区居委会组织健全,社区党组织组建率达到100%,开展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目前获全国优秀社区服务中心1个、全国文化先进社区2个、兵团示范社区4个、师示范社区26个。 共青团组织积极探索服务大局、服务青年、服务社会的有效途经,深化”四行动两计划一工程“、 青春建功新型团场、青春装点新型团场等重点工作,积极构建”基层团委+青年中心“的新型基层青年组织网络。 师残联共走访慰问残疾人1500余人,发放慰问金18.6万元,发放慰问品合计折款15.2万元。2298名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共发放低保金412万元。全年做白内障复明手术89例,为122名贫困残疾中学生发放助学资金6.83万元,资助8名残疾高中、大学生1.8万元。 安全生产工作得到高度重视,开展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年共发生企业职工伤亡事故10起,受伤9人,死亡1人,同比事故起数下降17%;受伤人数下降11%;死亡人数下降50%。 八、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事业 2008年全师投入科研计划项目及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经费145万元,其中:科学技术研究项目35万元,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110万元。获得兵团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师级科技进步奖15项。深入开展”科技之冬“活动,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 1068期,参加培训人次为232789人次,覆盖率92.6%;播放科技录像744场次,观看人数129299人次;举办科技知识竞赛81场;发放科技资料304种,共计51358册。出版《伊垦科技》4期1.24万册。 教育事业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品德、学习、健康、能力的全面进步与提高。全年学生获国家级奖项120多人。以团场义务教育为重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完善和落实团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2.93万名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资金446.63万元;8372名团场贫困寄宿生享受生活费补助623.46万元。全师拥有完全中学8所,九年一贯制中学19所,独立小学11所。教职员工3111人,其中专任教师2623人。普通中小学在校生39188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5743人,初中在校学生11733人,小学在校学生21712人。全师幼儿园20所,幼儿园在园学生5483人,其中学前班幼儿195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5%,初中适龄少年毛入学率为116.54%。2008年全师普通高考本专科上线人数2114人,本科上线率49.5%。自学考试取得单科合格证51个,8人毕业。参加兵团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取得6枚金牌、3枚银牌、5枚铜牌。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顺利推进,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最后5个团场通过了师初评。疫情监测和传染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师拥有卫生机构354个,其中:师、团医院20家,连队卫生室174个,社区门诊25个,师、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家,预防接种、医学门诊38个。全师拥有病床1414张,卫生技术人员1643人,形成了师、团、连三级医疗保健网络。开展了全师18个团场的生活饮用水检测和9个团场的居民食用盐合格情况和碘盐普及状况调查,和驻团场卫生监督所联合开展了食品卫生场所、医疗机构监督检查129户次。 文化事业取得新成效,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举办了”2008年春节电视晚会“,在全师广泛开展评选”感动四师十大人物“评选活动,以奥运会为契机,组织开展了全国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和奥运志愿服务活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新成效,全师涌现出一批国家级、兵团级的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全年累计刊稿27650.5篇,其中中央级189篇,省区级7879.5篇,地州级19582篇。《伊犁垦区报》共出版152期,期发行量1万份,有14件作品(版面)获得20个奖项。师电视台全年共制作播出电视新闻6596条,在中央电视台发稿19条,兵团电视台发稿210条。开展了”回眸四师30年“大型系列报道活动,光缆联网工程覆盖了全师18个农牧团场及工交建商企业,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工程进入试播入户安装阶段。 师文联和基层文联积极参与和举办美术、书法、摄影展、广场演唱活动。全年有99幅(个)作品在国家、省级文联、协会组织的展赛活动中入选、入展、获奖。 九、人口、职工生活和环境保护 2008年,全师年末总人口224197人,降低2.6%。其中,男性114647人,女性109550人,性别比105:100。在总人口中,汉族182456人,维吾尔族10678人,哈萨克族20469人,回族6833人,蒙古族2262人,其他少数民族1499人。年内出生人口1328人,人口出生率5.85‰;年内死亡人口1069人,死亡率4.71‰;人口自然增长率1.14‰。年底总户数75011户。全师计划生育率100%,晚婚率90.4%,共有19934人领取了独生子女证,领证率55.5%。综合避孕率9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