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地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20 塔城地区统计局

塔城地区统计局

2008年3月12日

2007年,塔城地区各族人民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围绕“三大经济板块”和“两大核心目标”,着力突出加快发展主题,围绕外延式扩大向内涵式增长转变,着力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坚定不移走农业稳区、工业强区、科教兴区、生态美区的特色发展道路,以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以加快发展造福各族人民,把加快经济发展作为构建和谐塔城第一位的任务,切实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通过“三大经济板块”共同发展,培育和壮大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扎实推进构建和谐塔城的工作进程,努力实现地区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综合

全年经济运行又好又快,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实现了预期的增长目标。全地区实现生产总值164.59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08亿元,比上年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60.5亿元,比上年增长35.6%;第三产业增加值61.0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在生产总值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26.2:36.8:37,其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减少2.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增加4.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减少了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73%,拉动经济增长2.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9.99%,拉动经济增长1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8.28%,拉动经济增长5.23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地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0.61亿元,比上年增长14.07%。全年总播种面积539.69万亩,比上年增长7.72%,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73.25万亩,比上年增长1.83%;棉花种植面积136.91万亩,下降0.74%;油料种植面积49.01万亩,增长31.92%,其中红花种植面积18.6万亩,增长7.39%;甜菜种植面积15.63万亩,下降8.12%;打瓜种植面积78.41万亩,增长29.52%;番茄种植面积13.62万亩,增长29.1%。全年粮食产量84.37万吨,比上年增长11.75%。棉花产量14.75万吨,下降0.06%;油料产量5.9万吨,增长36.57%,其中:红花1.05万吨,下降3.7%;甜菜产量61.02万吨,下降0.07%;打瓜籽6.05万吨,增长44.05%;番茄64.67万吨,增长39.82%。

畜牧业持续发展,全年年末牲畜存栏数454.55万头(只),比上年下降7.19%。其中:牛存栏46.34万头,增长3.74%;羊存栏376.04万只,下降7.14%。肉类总产量14.74万吨,比上年增长5.21%;绵羊毛产量9816吨,比上年下降0.3%;山羊绒产量为20.83吨,增长25.27%;牛奶产量16.48万吨,增长15.73%;禽蛋产量2.32万吨,下降2.93%;水产品产量2416吨,下降27.28%。全年共完成植树造林面积6212公顷,比上年增长180%。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使全区农业生产条件逐年提高。年末全地区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35.5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89%。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3.82万千瓦,增长6.64%;大中型拖拉机16470台,增长13.18%;小型拖拉机41954台,下降0.9%;化肥施用量(折纯)98509吨,增长19.11%;农村用电量23993万千瓦时,增长8.43%。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加强,年末有效灌溉面积达326.43千公顷,比上年增长7.6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全地区共完成工业增加值43.7亿元,比上年增长52.5%,增幅比上年增加了19.9个百分点。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完成增加值9.88亿元,增长743.91%;集体经济完成增加值0.4亿元,下降13.37%;其他经济共完成增加值33.42亿元,比上年增加了8.3亿元。

2007年,全区原煤生产440.8万吨,增长5.34%;发电量82679万千瓦时,增长25.25%;水泥123.9万吨,增长17.13%;白酒1281千升,下降7.92%;啤酒68156千升,增长0.01%;面粉31.54万吨,增长14.64%;番茄酱6.17万吨,增长7.01%;原盐31.5万吨,增长22.09%;成品糖3.8万吨,下降2.56%;食用植物油16.05万吨,增长10.53%;纱1.95万吨,下降3.97%;布1376万米,下降6.9%;配混合饲料1.86万吨,增长24.61%;塑料制品12588吨,增长8.63%。

2007年,全部工业企业产销率89.47%,比上年增加了3.2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92.06%,比上年减少1.5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06亿元,比上年增长61.66%,盈亏相抵后实现净利润3.57亿元,增长4.1倍,亏损企业亏损额为0.83亿元,比上年下降51.3%。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施工工程个数18个,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达95.46万平方米,增长32.08%,其中投标承包施工面积72.79万平方米,增长12.4%,房屋竣工面积51.64万平方米,下降18.34%。全地区建筑企业实现税金2722.2万元,增长32.3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步快速增长。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17亿元(不含公路投资2.13亿元),增长30.37%。从隶属关系看:地方投资继续快速增长,共完成投资5.84亿元,增长29.94%;中央投资1.76亿元,增长19.14%。从投资渠道看:农村非农户投资9.7亿元,增长52.39%;房地产开发投资4.69亿元,增长55.3%;城镇工矿区私人投资1.76亿元,下降2.87%;农村集体投资1.57亿元,增长3.38%;农村私人投资4.9亿元,增长5.83%。从经济类型看:国有、集体经济投资18.98亿元,增长51.7%;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完成24.72亿元,增长33.96%;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完成1.12亿元,下降18.85%;私营、个体及城乡私人投资完成投资14.4亿元,增长21.08%;港澳台外商投资9478万元。从一、二、三产业来看:用于第一产业投资7.71亿元,同比增长2.28%;用于第二产业投资26.85亿元,同比增长49.7%;用于第三产业投资25.61亿元,同比增长23.84%。三次产业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是12.8%、44.6%、42.6%。分行业看:采掘业投资完成6.92亿元,同比增长40.05%;制造业投资完成11.86亿元,同比增长28.07%;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投资完成8.07亿元,同比增长117.22%。

五、交通运输、邮政通信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西部大开发战略步伐的加快,全区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各种交通运输工具共完成货物周转量177897万吨公里,增长15.2%;完成客运周转量191102万人公里,增长14.4%;客运量2780.3万人,增长12.9%;货运量12568万吨,增长13.4%。2007年实现邮政业务收入4102万元,增长10.7%,通信实现业务收入29888万元,增长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