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郭楞州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州共有中小学学校460所,幼儿园68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04%,其中,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6%,中等专业学校5所,高等学校2所(含电大),特教学校1所。年末全州民办中小学学校达28所。 全州有科研机构3个,科技三项经费支出110万元,增长1.2倍,“十五”期间,科技三项经费支出累计达到293万元,比“九五”时期增长77.6%。全州各类科技推广单位317个,拥有科技人员31575人,比2000年增长7.8%。全年共完成州级以上科研成果鉴定项目23个,其中,自治区级科研成果2项,州级科研成果21项。全州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35项和25项,“十五”期间,专利申请量累计达到170项,比“九五”时期增长13.3%。2005年已有7个县市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1个县获得自治区科技兴新先进县。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州共有文化馆9个,群艺馆1个,乡村文化站85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4个,全州7个艺术表演团体共举办各类演出632场。共有广播电台9座,中短波广播电台3座,电视发射台9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98.03%,年末有线电视用户9.28万户。 年末全州共有卫生机构167个。其中,医院55个,卫生院76个,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18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8个。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床位5297张,比2000年末增长4%。全州卫生技术人员达到5919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2536人,注册护士1798人。 年末全州共有体育场馆24个(体育系统)。巴音体育中心田径场、体育馆工程已完成工程总量的60%。举办了8次全州性篮球、田径等体育竞技比赛活动,414名运动员取得自治区第十一届运动会参赛资格,参加了2005年自治区年度比赛,获得金牌27枚、银牌41枚、铜牌46枚。举办县以上群众体育活动350项次,参赛人数20万人。在自治区首届体育大会上,120名运动员参加了14项比赛,共获得10个第一名,6个第二名,12个第三名,总排名全疆第三。“十五”期间,全州运动健儿共获得全国、自治区级比赛奖牌408枚,比“九五”时期增加203枚。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州户籍人口117.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3万人,比“九五”末增加13.29万人,人口城市化水平达49.8%。全州人口出生率为10.98‰,死亡率2.59‰,自然增长率7.99‰。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根据对我州城镇住户的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09元,比上年增长8.1%。“十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递增7.1%。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6.1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92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5.9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268元,比上年增加402元,“十五”期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339元,比“九五”时期多增加64元。 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年末全州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为9.88万人、12.5万人、10.1万人和4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净增4985人、9586人、3704人和14967人。其中,基本养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比2000年末增加1.03万人和3万人。全年征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24亿元,征缴基本医疗保险费1.36亿元,征缴失业保险金0.34亿元。全年发放基本养老保险金额1.95亿元,支出基本医疗保险金额1.15亿元,支付失业保险金0.12亿元。全州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1375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19.33万人,占全州农业人口的32.9%,参合率为80.6%。全州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7.11万人,比上年减少0.34万人。 年末全州社会福利院1家,拥有床位104张,收养80人;敬老院41所,集中供养416人。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720万元,接受社会捐赠158万元。 十三、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全州全年平均降水量100.8毫米,比上年增长67%。全年总用水量33.94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30.41亿立方米,增长6%。全社会节水意识增强,全州农业高新节水灌溉面积48万亩,其中,2005年新增32.81万亩, 全州煤炭消费总量172.88万吨,比上年增长1.48%;工业废水排放总量2460.7万吨,比上年增加866.7万吨;烟尘排放量7485.7吨,比上年减少1620.3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8604.37吨,比上年增加2600.37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7.31万吨,较上年增加2.34万吨,污染治理能力提高,工业废水治理设施处理能力11.89万吨/日,较上年增加0.84万吨/日;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57.82%,工业废气治理设施处理能力达到270.35万标立方米/时,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和综合利用量达25.09万吨,较上年增加2.73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59.75%,当年竣工工业污染治理项目19个,共投资3165.5万元;城市污水处理能力4.48万吨/日,处理率达95%。全州95%以上的城市居民饮用自来水符合国家标准饮用水。大气环境污染特征仍为沙尘煤烟混合型污染,总体污染程度与上年相比无显著差异,空气质量(PM10)达Ⅰ、Ⅱ级的天数为320天,比上年增加23天,占全年总天数的87.63% 全州城镇(不含建制镇)建成区绿地率32.04%,比上年提高0.53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3.98个百分点,绿化覆盖率达到36.27%,比上年提高0.51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5.42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1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36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3.2平方米。 全州共完成绿化造林面积33.28万亩,零星(四旁)植树108.20万株。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1.61%,比2000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全州有自然保护区7个,面积为12.39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个、县级自然保护区2个。 公报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增加值为现价,增加值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计算。 3、按国家统计局要求,本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历史数据根据经济普查结果作了相应调整。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全部国有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