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郭楞州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20 巴音郭楞州统计局

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进一步发展,国有集体投资规模逐步缩小,股份制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迅速增长。

投资结构进一步调整,工业投资比重迅速上升。第一产业投资8亿元,同比增长5.7%;第二产业投资92亿元,增长86.9%;其中,工业投资90亿元,占全州固定资产投资59%,比上年上升17.4个百分点,同比增长88.5%,其中能源工业投资76亿元,同比增长89.1%,制造业投资13亿元,增长1.6倍;第三产业投资53亿元,增长2.5%,其中: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15亿元,增长5%。

固定资产投资效果显著。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建成投产项目623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73.6%;新增固定资产96.38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62.9%。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5.9亿元,增长13.9%;农村消费品零售额7.7亿元,增长13.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1.6亿元,增长18.7%;餐饮业零售额4.6亿元,增长19.6%。各类商品市场较快发展。年末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63个,其中:消费品市场56个,生产资料市场7个。

六、对外贸易

2004年,全州地方对外贸易实现进出口总值3792.15万美元,剔除不可比因素,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2.67%。其中:实际出口总值为3146.52万美元,剔除不可比因素,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5.94%;进口到货645.63万美元,同比增长63.25%。全州实现出口收汇1534.7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994万美元(包括三资企业中直接利用外资资金和世行贷款资金)。

出口商品以服装、棉纱、蛭石、番茄酱、辣椒酱香梨等为主。

七、交通、邮电业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定增长。全州客运总量1245.6万人,同比增长20.5%,货运总量2134.8万吨,同比增长17.7%。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2004年邮政业务总收入5672万元,同比下降1%,邮路总长度4680公里,农村投递线路总长度14968公里。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8.29万户,新增9.2万户;其中城市固定电话用户17.17万户,乡村固定电话用户11.5万户。住宅固定电话用户25.6万户。全州固定电话普及率达33.3部/百人,比上年增加7.5部。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4.26万户,新增6.53万户。全州移动电话普及率达38.53部/百人,比上年增加5.03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70.5万门。年末互联网用户1.52万户。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州接待游客总人数19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1%,其中海外旅游者3509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2%,全年旅游总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19.6%。旅游宾馆29家,其中星级宾馆25家,主要宾馆饭店接待人数118.79万人次,同比增长26.85%,旅游直接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28.32%;旅行社13家,接待总人数4.39万人次;20个旅游景区接待总量为60.27万人次,营业收入0.43亿元,增长21.2%。旅游投资力度加大,全年新增旅游投资4.04亿元,同比增长69%。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28.39亿元,同比上年增长39.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亿元,增长14.8%。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0.54亿元,增长10.7%。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全州货币信贷总量增长有所减缓。年末各项存款余额为217.15亿元,比上年增长4.73%,较上年同期回落16.8个百分点,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为124.54亿元,同比增长11.5%,企业存款57.4亿元,同比下降11.32%。由于受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影响,金融机构严格控制贷款规模,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36.71亿元,同比增长4.38%,增长速度较上年回落10.43个百分点。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2004年我州保险业收入迅速增长。2004年末,全州有各类保险公司9家,全年保费收入5.95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人寿险保费收入3.9亿元,同比增长11.4%,占保费收入的65.57%,财产险保费收入2.05亿元,同比增长9.6%,占全州保费收入的34.43%。全州赔款支出3.47亿元,同比增长3倍,其中:财产险赔款支付1.56亿元,占45%,寿险赔款支付1.91亿元,占55%。

九、科学技术、教育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州有科研机构3个,各类技术推广单位317个。全年完成州级以上科研成果11项,其中:自治区级科研成果5项,州级科研成果6项。申请国家专利30件,比去年增加4件;发明专利6项。

全州已有8个县市通过全国科技工作考核,1个县通过自治区科技兴新先进县考核。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州共有中小学学校527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04%,其中,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92%。中等专业学校5所,高等学校1所,特教学校1所。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州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2个;共有广播电台9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73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8%和98.03%。有线电视用户8.6万户。

卫生事业得到加强。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7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30个,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16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8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5018张,其中医院、卫生院病床4800张。全州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5891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2529人,注册护士1793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我州成功举办了三次具有国内较高水平的篮球比赛,即:全国优秀青年男篮新疆巴州时润杯邀请赛;美国大学生明星队对新疆广汇飞虎队的篮球对抗赛;全国甲A男篮西部行库尔勒站比赛,和全国第三届中老年太极柔力球比赛。在全国群众性体育比赛活动中,共获得32个第一名(或一等奖)、16个第二名(或二等奖)、16个第三名(或三等奖)的好成绩。全年承办田径和沙滩排球2项自治区年度比赛。在自治区级竞技体育比赛中共获金牌27枚,银牌32枚,铜牌29枚,1人达运动健将标准,5人8次打破6项、平1项自治区田径、射箭等项目的最高纪录。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年末全州共设立自然保护区7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个,县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5.02万平方公里,占全州土地面积的29.32%。各种污染物排放量有所增加,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总量控制范围之内,工业废水排放总量1594万吨,比上年增加103万吨;烟尘排放量9106吨,比上年增加414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6004吨,比上年增加506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4.97万吨,较上年增加2.47万吨。污染治理能力有所提升,工业废水治理设施处理能力11.05万吨/日,较上年增加0.72万吨/日;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70.9%,较上年提升32.9个百分点;工业废气治理设施处理能力达到284.89万标立方米/时,较上年增加129.46万标立方米/时;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和利用量达22.36万吨,较上年增加3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62.91%,较上年提高10.51个百分点。全州90%以上的城市居民饮用自来水符合国家标准饮用水。大气环境污染特征仍为沙尘煤烟混合型污染,总体污染程度与上年相比无显著差异,空气质量Ⅰ、Ⅱ、Ⅲ级天数达到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