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20 阿克苏地区统计局

五、交通运输和邮政电信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运输企业不断深化内部改革,积极转换经营机制,拓宽经营方式,呈现出多元化运输经济结构。

2002年,全社会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739万人,旅客周转量157424万人公里;货运量680万吨,货物周转量281301万吨公里。邮电通讯事业快速发展,邮电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通讯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服务手段和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5214万元,比上年增长12.86%,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9479万元,比上年增长20.03%。

地区年末交换机装机总容量34.12万门,增长18.47%。电话用户21.71万户,增长30.94%,地区市话容量23.88万门,市话用户14.94万户,增长35.45%,农话容量10.24万门,农话用户6.77万户,增长21.76%。住宅电话用户18.32万户。移动电话规模增长迅猛,计算机互联网络有新进展,年末移动电话用户9.81万部,互联网拨号上网用户1.14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10.13部/百人。

六、贸易、市场物价和对外经济

地区城乡市场货源充足,品种丰富,消费品市场活跃,市场销售价格平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1亿元,增长11.68%。其中:市的零售额8.24亿元,增长26.46%;县的零售额8.94亿元,下降2.9%;县以下零售额5.32亿元,增长20.24%。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3.4亿元,增长10.07%;餐饮业零售额2.21亿元,增长13.94%;制造业零售额1.48亿元,增长1.49%;农业生产者零售额3.62亿元,增长56.06%;其他行业(包括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房地产业等)零售额6.89亿元,增长14.18%。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较快,地区共有商品贸易市场142个,年成交额10.47亿元,增长4.86%。其中,城市4.98亿元,增长6.71%,农村5.48亿元,增长3.23%。市场物价呈连续下降趋势,

商品零售物价指数97.8%,比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99.3%,下降3.6%。全年新签定经济技术协作项目和贸易合同共计107项,签约总额39.55亿人民币。其中:经济技术协作项目58项,金额22.64亿元;商贸合同49项,金额16.91亿元。全年外贸出口创汇131.7万美元。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77.25万人次,比上年增加6.49万人次,增长9.2%。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1.53万人次,比上年增加0.2万人次,增长15%,旅游收入5037万元,比上年增加672万元,增长15.4%,旅游创汇12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

七、科学教育文化和卫生体育

地区有科研与开发机构2个,建立科技示范基地34个,实施科技项目38次,科技培训60万人次。地区级获奖科技项目21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8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1项。地区有各级各类学校1176所,其中:普通高校1所,普通成人高校2所,普通中专2所,普通中学144所,普通小学1003所,幼儿园14所。在校学生43.71万人,比上年有所减少,教职工2.52万人,增加618人,其中:专职教师2.24万人,增加67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85.6%。

地区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艺术馆、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3个,文物保护管理所8个,地区有档案管理部门10个,档案馆10个,保管多种门类档案案卷13.27万个,全宗460个,排架4826米,资料8.08万册。地区有广播电台2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电视台2座,各种电视台、录转台和差转台95座,广播覆盖率98.5%,电视覆盖率96.38%。地区有卫生机构24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20个,病床床位6594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6562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8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07人,妇幼保健站6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28人,乡镇卫生院74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328地区参加国家级2项体育比赛,参赛人数16人,自治区级人。25项体育比赛,参赛人数387人,共获奖牌101枚,其中:金牌24枚,银牌34枚,铜牌43枚。获团体总分2153分,排为第三名。举办地区级运动会7次,参赛人数6千人次,举办县级以上运动会50次,参赛人数42万人次。地区有专职教练员98人,在训运动员1300人。

八、人口和人民生活

2002年年末地区总人口214.43万人,比上年增加4.6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58.97万人,人口出生率13.4‰,死亡率4.16‰,自然增长率9.24‰,计划生育率99%。

2002年年末地区单位从业人员人数12.37万人,比上年增加从业人员1851人,从业人员工资总额132279万元,增加14391万元,单位从业人员年均工资10768元,增长13.23%,单位在岗职工人均年工资10911元,增长11.52%。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114元,比上年增加208元。财政收支持续增长,全年地方财政收入61999万元,比上年增收12763万元,增长25.92%,地方财政支出181832万元,比上年增支33284万元,增长22.41%。金融运行平稳,地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2.5亿元,增长20.1%,各项贷款余额76.4亿元,下降19.4%,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1.63亿元,增长12.6%。

九、环境保护

地区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保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地区环境保护系统人数130人,拥有各级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25人,各级监理机构9个,人员68人。建立自然保护区5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0.1万公顷。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46个,项目总投资额18050万元。

注:

1、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总产值、增加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按2000年可比价格计算,总产值按1990年可比价格计算。

2、全地区人口、差转台、电视台和电视人口覆盖率、电话用户数均含农一师,其余数据不含农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