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地区共有集市贸易市场137个,年成交额9.98亿元,增长8.01%。商品零售物价指数99.7%,比上年上升3.2个百分点。 全年新签订经济技术协作项目和贸易合同共计118项,签约总额71.61亿人民币。其中:经济技术协作项目90项,金额50.81亿元;商贸合同28项,金额20.80亿元。全年外贸出口额达51.4万美元。 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70.76万人次,比上年增加24.74万人次,增长53.76%。其中:接待旅客1.33万人次,比上年增加0.05万人次,增长3.91%,旅游收入4365万元,比上年增加598万元,增长15.87%。 六、科学教育文化和卫生体育 地区有科研与开发机构3个,承担国家和自治区计划5项,当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1项。 地区有各级各类学校1213所,其中:高校2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4所,职业教育4所,普通中学140所,普通小学1038所。在校学生44.26万人,比上年减少314人,教职工2.46万人,增加399人,其中:专职教师2.18万人,增加42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8.5%,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84.3%。 地区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艺术馆、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1个,文物管理所7个,地区有档案管理部门10个,档案馆11个,保管多种门类档案案卷12.09万个,全宗365个,排架4273.96米,资料8.89万册。 地区有广播电台2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其中:电视台2座,各种电视台、录转台和差转台85座,广播覆盖率96.28%,电视覆盖率92.79%。 地区有卫生机构334个,其中:医院44个,病床床位7022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8090人,其中:医生3316人,护师、护士2477人。 地区参加自治区级10项体育比赛,参赛人数155人,共获奖牌43枚,其中:金牌10枚,银牌17枚,铜牌16枚。获团体总分909分,排为第四名。举办县级以上运动会98次,参赛人数41060人次。地区有专职教练员52人,在训运动员1326人。 七、人口和人民生活 2001年年末地区总人口209.82万人,比上年增加4.7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57.18万人,人口出生率13.7‰,死亡率4.23‰,自然增长率9.47‰。 2001年地区单位从业人员年末人数12.19万人,比上年减少从业人员2351人,从业人员工资总额117891万元,增加22432万元,单位在岗职工人均工资9784元,增长28.11%,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906元,比上年增加228元。 财政收支持续增长,全年财政收入49236万元,比上年增收8282万元,增长20.22%。财政支出148548万元,增长41.65%。金融运行平稳,地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7.02亿元,增长4.82%,各项贷款余额94.78亿元,增长17.9%,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1.35亿元,增长9.3%。 八、环境保护 地区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保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地区环境保护系统人数111人,拥有各级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23人,各级监理机构10个,人员51人。建立自然保护区3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0.5万公顷。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7个,项目总投资额678.9万元。 九、农一师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农一师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4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农业全面丰收,农业总产值达到24.16亿元,增长10.4%,农业增加值11.48亿元,增长3.3%。粮食总产量12.77万吨,下降22.6%,棉花总产量17.63万吨,增长7.5%,年末牲畜存栏头数36.4万头,与上年持平,肉类总产量1.13万吨,增长1.1%。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37亿元,增长3.0%,固定资产投资7.95亿元,下降1.3%。全年完成运输业增加值6393万元,增长6.0%,完成货运量280.5万吨,货运周转量31658万吨公里,分别增长1.6%和下降11.4%,完成客运量181万人,客运周转量19629万人公里,分别增长5.8%和8.5%。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全年实现增加值2.05亿元,增长4.9%。2001年末,全师从业劳动力11.29万人,减少3.3%,其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7.35万人,减少13.2%。全师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8.5亿元,增长4.9%,职工年均工资性货币收入9060元,增长5.7%。 注: 1、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总产值、增加值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按2000年可比价格计算,总产值按1990年可比价格计算。 2、全地区人口、差转台、电视台和电视人口覆盖率、电话用户数均含农一师,其余数据不含农一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