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全地区共有卫生机构255个(含私人),其中医院38个、卫生院87个,妇幼保健机构9个;拥有床位6505张;卫生技术人员4562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935人,注册护士1201人。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工作顺利开展。做到报销比例科学合理,资金结余控制较好。2008年,共有153.1万农牧民参加新农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3%,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共筹集资金1.54亿元。农牧民就诊补偿达55万人次,其中参合农牧民住院人次11.28万人,住院总费用为12837.47万元,住院补偿金额7651万元,住院实际平均补偿比例为60%,报销比例达到自治区的要求。 竞技体育事业飞速发展,创历史新水平。2008年,地区业余体校选派125名运动员参加全疆年度青少年体育比赛7个大项(9个小项),共获得4枚金牌、6枚银牌、9枚铜牌,为和田各族人民争光添彩。 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房改、城市住房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投入2.42亿元,比上年增长52.25%,重点做好了城镇供排水管网改造、集中供热、道路改扩建、燃气、垃圾处理等工作。1、完成47公里供水管网改造和民丰县供水清水池1座,投资1762万元;2、完成66.29公里排水管网建设,投资2689万元;3、完成30吨集中供热的锅炉和配套供热管网,投资420万元;4、完成道路改扩建16.87公里和相应的人行道建设项目,投资2311.78万元;5、完成洛浦县、墨玉县天然气输压力管线近50公里,完成天然气县城市政管网和入户建设,投资12100万元;6、环卫、垃圾处理投资1268.51万元,配套设备投资490.51万元;7、新增绿化面积8.6公顷,投资488.5万元。道路路灯投资691.94万元,安装率达到100%。 房改工作进一步深入。2008年全地区累计房改单位175个,房改户数9636户,房改房面积为94.83万平方米,完成了具备房改条件的公有住房的99%以上,并积极争取到自治区财政首批5360万元的大力支持,房改货币化补贴全面开展。 加强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建设。2008年,地区把解决城镇职工特别是享受低保政策住房困难户的住房要求、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加大了督查力度。共建设经济适用住房2576套,是计划开工建设的129%,建设廉租住房590套,完成计划建设任务的112%。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地区总人口为1910054人,比上年末增加26160人,增长1.4%,其中:农业人口1591283人,增长1.2%,非农业人口318771人,增长2.5%,汉族67057人,比上年增长2.9%,维吾尔族1838945人,比上年增长1.3%,其他少数民族4052人,增长3.1%。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8.57‰,比上年上升0.23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6.14‰,比上年下降1.4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2.44‰,比上年上升1.69个千分点;年末家庭户均人口为3.72人,比上年减少0.08人。 2008年,在岗职工平均货币工资为24727元,增长10.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226元,人均增收408元,增长22.4%;据和田市城调队50户抽样调查资料推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788.49元,增长9.8%。 十二、资源和环境 2008年末,地区土地面积249146.58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40337.37平方公里(耕地263.46万亩,人均耕地1.39亩),占16.2%,建设用地938平方公里,占0.4%,未利用地207871.21平方公里,占83.4%。森林覆盖率为1.41%。和田河流域共有冰川3318条,面积5121.48平方公里,储量556.42立方公里,全地区境内有小河流36条,地表水径流多年平均为73.35亿立方米,有泉水60多处,年径流量11.92亿立方米,地下水年平均补给量32.38亿立方米,可开采量21.41亿立方米。2008年全地区全年引用水量44.62亿立方米,其中,河水39.07亿立方米,库水3.64亿立方米,井水1.91亿立方米。 2008年,实有矿山企业数194个,年产矿量284.82万吨,实现总产值1.48亿元,其中砖瓦用粘土企业110个,建筑用砂企业38个,玉石企业9个,煤炭企业8个。2008年全地区共设置探矿权282家,勘察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里,投入勘察资金1.2亿多元。通过勘察,发现铅矿储量30多万吨,铁矿储量5000多万吨。金金属量741.33公斤,银金属量1343.65公斤,锑金属量为19万吨,硫4376吨,找矿工作取得新突破。 环保事业发展加快。 据统计,2008年有专职环保人员136人,比上年减少5.56%, 拥有环境监测站2个,环境监测人员24人。城镇污水处理场1座,年处理污水量600万吨。全年化学需氧量预计排放4984.42吨,比上年增加12.5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36.9%,比上年下降27.48个百分点。预计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7290.71吨,比上年下降6.16%。预计烟尘排放量控制在5348.09吨,比上年增长28.81%。预计工业粉尘排放量5031.88吨,比上年下降33.56%,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1.04万吨,比上年增长23.81%。烟尘控制区1个,面积2.64平方公里,环境噪声监测点134个,监测面积8.37平方公里,其中达标点56个,达标点网格面积3.49平方公里。 2008年,和田市大气有效监测天数为364天。Ⅰ级(优级)天气4天、Ⅱ级(良好天气)天气数为16天、Ⅲ级(轻度污染)天气数为86天,ⅠⅡⅢ级(优及良好以下的天气)106天,占29.1%,比去年上升16.1个百分点,Ⅳ级(中度污染)天气42天,Ⅴ级(重度污染)天气216天,中度以上天气占70.9%,比上年下降16.1个百分点。年平均降尘量为109.8730吨/平方公里?月,比上年增加1.84%;市区内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和降尘。 十三、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全地区年末就业人员69.63万人,比上年增长0.2%,其中城镇就业人员14.20万人,增长16.7%。全年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城镇就业再就业2.08万人,比上年增长3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5373人,增长7.8%,登记失业率3.32%,比上年提高了0.06个百分点。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全地区有39967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比上年增长5.7%,其中离退休人员9101人,增长9.8%;有51367人参加了失业保险,增长3.7%,有2297人领取了失业保险金;有91060人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比上年增长5.5%,其中退休人员23319人,比上年增长10.5%;有43931人参加工伤保险,有57409人参加生育保险,有75949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企业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到基本养老金,共发放10683万元,增长32.2%。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稳步推进。我地区采取严格审查把关、强化资金监管、确保公开透明三项措施,切实加强对城乡低保资金的监管。2008年,全地区城市低保对象34570户,64655人,共计发放低保资金10839万元,其中上级下拨10385万元,地方配套454万元;农村低保对象126153户,303898人,共计发放低保资金13602万元,全部为上级下拨资金。城乡低保资金共计24441万元全部于年底前发放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