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20 和田地区统计局

体育事业继续发展。在竞技体育方面,和田地区在全疆第五届少数民族运动上,获金牌6枚、银牌2枚、铜牌2枚,奖牌4枚。

十、环境保护

环保事业发展加快。2002年有专职环保人员有29人,有污水处理厂1座,共处理污水361万吨,拥有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15人。全区二氧化硫排放量8180吨,烟尘排放量5445吨,工业粉尘排放量4876吨,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4200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54.2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6.91%,比上年增长1.5个百分点,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3408吨。烟尘控制区1个,面积2.64平方公里。

环境质量有所好转。2002年全地区重度污染天气占82.66%,下降7个百分点,中度污染天气占4.05%,下降2个百分点,轻度污染天气占10.4%,良2.89%(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

十一、人口

年末全地区总人口为1717872人,比2001年增加30730人,增长1.82%,其中:农业人口1492976人,非农业人口224896人,汉族50884人,维吾尔族1663434人,其他少数民族3554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6.74‰,比上年下降0.69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6.38‰,比上年上升0.29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0.36‰,比上年下降0.99个千分点,2002年末家庭户均人口为4.04人。

十二、劳动与就业

劳动就业工作得到加强,但就业压力有所增加。2002年末,我地区全部从业人员数为74198人,比上年减少5.85%,其中:国有经济从业人员65912人,减少7.69%,集体经济从业人员5956人,下降18.37%,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54656人,增长7.14%,下岗人员办私营和个体工商业的比重增加。年末城镇失业人数为5510人,增长10.69%,登记失业率为4.2%。

2002年各类职业介绍机构有9家,安排就业人数7254人,比上年增长1.03倍。全年我地区共有下岗职工5147人,本年通过各种途径帮助330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02年,全地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为98738.9万元,比上年增长17.03%,在岗职工平均货币工资为13321元,增长21.53%。

经抽样调查推算,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884.04元,比上年增长13.0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5562元,比上年增长31.2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3元,增长9.45%。年末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为16.65平方米,村镇人均居住面积为6.88平方米。

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较快。全年有21412名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有6293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离退休社会统筹,全年有53324人参加了失业保险。有21667名在职职工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参加医疗费用统筹的退休人员达到6975人。“两个确保”继续得到落实,确保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共发放968.2万元,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到基本养老金,共发放4648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地区有社会福利院1所,床位60张,收养57人;儿童福利院8所,床位724张,收养667人;精神病福利院1所,床位50张,在院治疗人数47人;农村收养性老年福利机构77所,床位1135张,收养930人。全区城镇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56727人,比上年增长81.25%,销售彩票412万元。

注: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各项产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乡镇企业产值绝对数和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为初步测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