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20 和田地区统计局

固定资产投资本年新增生产能力有:发电机组容量0.3万千瓦;水泥30万吨/年;奶粉5400吨/年;各类学校学生席位1811个,建筑面积3.90万平方米;医院病床226张,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城市自来水管道长度12公里,供水能力6.5万吨/日;城市道路扩建长度21公里,扩建面积18.6万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6亿元,比上年增长44.4%。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8.03亿元,增长48.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54亿元,增长25.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03亿元,增长61.8%;餐饮业零售额1.52亿元,增长1.1倍。

全年已实施的续建和新建招商引资项目共206个,总投资金额12.59亿元,实际完成投资5.73万元,其中自治区外项目94个,总投资金额4.57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23万元。在所有项目中,新建项目139个,总投资7.3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3亿元;续建项目67个,总投资5.2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43亿元。

六、交通邮电业和旅游

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2068万人,比上年下降1.4%,完成客运周转量15.88亿人公里,比上年下降25.1%;货运量296万吨,比上年增长25.4%,货运周转量13.5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6.8%。

据初步测算,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93亿元,比上年增长17.7%。普通电话用户9.34万户,增长11.9%,其中,农村电话用户3.3万户,增长17.9%,城市电话用户6.04万户,增长8.8%;移动电话用户(含小灵通用户)继续大幅增加,年末达到16.8万户,比上年增长23.0%。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2.8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2%其中接待海外游客1.68万人次,增长17.0%,旅游总收入达4.06亿元(人民币)。

七、财政、金融与保险业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2.87亿元,比上年下降5.8%,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4亿元,增长17.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1.29亿元,增长19.0%。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0.93亿元,比年初增加5.52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7.04亿元,减少1.4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0.39亿元,增加3.59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4.71亿元,比年初增加0.1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4.45亿元,增加0.62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0.24亿元,减少0.47亿元。全年货币净投放5.13亿元,比上年增长14.7%。

全地区保费收入9961万元,比上年增长8.5%,各项赔款和给付总额3869万元,增长1.1%。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2005年共投入科技三项费用646万元。围绕和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积极组织科技项目的申报工作,向自治区申报各类科技项目80多项,其中32个项目已通过自治区科技厅的评审,同意立项,安排项目资金294.5万元,积极做好自治区已立项项目的启动、实施和管理工作;认真做好地区科技三项经费的立项、实施工作,筛选出重点科技项目8项,安排经费35万元;做好科技成果的管理工作,申报三个项目,经评审后其中《管花肉苁蓉速效接种科技示范研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与北京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成功举办了第三届肉苁蓉暨沙生药用植物学术研讨会;认真做好红柳大芸产业开发的各项工作;圆满地完成"第三届科技洽谈会"参会的各项工作;此外,在信息化推进、加强与区内外科技合作等方面成效明显。

2005授权专利57件,比上年增长3.4倍。

全地区高等教育院校3所,在校学生4968人,比上年下降26.6%;普通中专5所,在校学生2089人,增长31.5%;职业高中7所,在校学生1844人,增长22.0%;普通中学152所,在校学生12.81万人,增长11.7%,其中,高中在校学生9712人,增长3.56%,初中在校学生11.84万人,增长12.4%;初级职业中学2所,在校学生2041人,下降11.0%。小学829所,在校学生22.51万人,下降3.4%;幼儿园15所,在园幼儿9213人,增长9.4%。

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6.7%,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初中学龄儿童入学率76.2%,上升5.9个百分点;初中毕业升入普通高中升学率10.9%,下降0.1个百分点。

九、文化、卫生、体育

2005年我地区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艺术表演场馆5个,公共图书馆6个,文化馆、艺术馆9个,文化站93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3个。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全年举行地区性大型文化活动8次,接待性演出128场;"百日广场"文艺演出535场,观众400余万人次;在自治区举办的民族手工艺品展览会上,我地区参展的"和田玉雕刻工艺品"荣获第一名,"于田传统妇女长袍"、"葫芦雕刻"获第二名。全地区有广播电视台1座,调频转播发射台195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99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7.7%,电视人口覆盖率97.3%,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1.37万户。出版报纸(维、汉和田报)501.72万份,比上年增长23.9%,其中,维文报纸占70.2%。出版杂志(维文《新玉》杂志)1.8万份,增长52.8%。

全地区共有卫生机构27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25个,妇幼保健机构8个,县区诊所107个;拥有床位5075张;卫生技术人员440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775人,注册护士1117人。

我地区运动健儿在自治区柔道比赛中,夺得了二枚金牌、三枚银牌、一枚铜牌,在自治区第十一届运动会预赛中获得金牌9枚、银牌10枚、铜牌9枚,名次奖牌共34个。

十、环境保护

据环保部门统计,2005年有专职环保人员有132人,比上年增长10%;拥有环境监测站2个,环境监测人员25人;城镇污水处理厂1座,年处理污水450万吨。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8682吨,比上年增长19%,烟尘排放量控制在5852吨,比上年增长32%,化学需氧量排放量3870吨,比上年提高14.4%。全地区工业粉尘排放量6494吨,比上年下降11.3%,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4230吨,比上年增长56.7%,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60.4%,比上年下降5.8个百分点。烟尘控制区1个,面积2.64平方公里;环境噪声监测点134个,监测面积8.37平方公里,其中达标点88个,达标点网格面积5.5平方公里。

空气质量与上年相比有所好转,但重度污染天气仍占四成以上。2005年和田市一、二、三级天气比上年增加了35.3%,四、五级天气(中度和重度污染)比上年下降了35.3%,年平均降尘量为104.88吨/平方公里•月,比上年下降了15.5%。2005年有效监测天气354天,其中,重度污染天气(五级天气)148天,占41.8%,下降36.9个百分点;中度污染天气(四级天气)54天,占15.3%,增长1.6个百分点;轻度污染天气(三级天气)136天,占38.4%,和上年同期持平;良好天气(二级以下)16天,占4.5%,城市区内主要污染物仍为总悬浮颗粒物和降尘。